《小巷人家》背后的真实故事:阮仪三平遥古镇“刀下留城”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4-12-06 18:50 3

摘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庄家的大儿子庄图南(范丞丞饰)考进了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在学校里,庄图南接到了一个紧急的工作任务——跟着阮老师去古城“云遥”做测绘,要保住这座古城。

年代剧《小巷人家》自开播以来收获了不少好评,不断有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接近收官之时,获得了豆瓣8.2的高分。

故事讲述了苏州某棉纺厂家属区的巷子里,几个家庭经历的悲欢喜乐,有大时代社会变迁之下普通人命运的更迭,也有小家庭中鸡毛蒜皮的烟火生活。

剧中有一句让人印象很深刻的话就是“建筑是人的根”,所以房子在剧中也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小巷人家》开场的第一个矛盾冲突,就是围绕着分房子展开的,庄林两家人分到了一个小院里,剧情正式走入主线。

随着剧情的发展,庄家的大儿子庄图南(范丞丞饰)考进了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在学校里,庄图南接到了一个紧急的工作任务——跟着阮老师去古城“云遥”做测绘,要保住这座古城。

《小巷人家》中的阮老师

这段情节和剧中的阮老师,在现实中都是有原型的。

阮老师的原型,便是现任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现年90岁高龄的博士生导师阮仪三,他是当之无愧的“古城保护第一人”。

现实中的阮老师

我国的140多个历史名城,差不多有一半都是阮仪三参与规划的,如果没有他的无畏与坚持,这些古城古镇或许早都不在了。

《小巷人家》的剧情,再现了阮仪三“刀下留城救平遥”的真实故事,这已经成为中国古城遗产保护的一段佳话。剧中的“云遥”,就是现实中的山西平遥古城,这里保留了完整的中国古代县城格局,而且明清时期,当地金融业发达,城内除了民居、寺庙,还有票号、镖局等建筑,它保存有完整的城墙

上世纪60年代,做中国城市建设史研究时,阮仪三就曾在山西大同沿线做历史城镇调查,平遥、太谷、忻县、祁县、介休等城市都保存得非常完整。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大兴土木,提出了“要致富,先开路”“旧城换新貌”等口号。在这股建筑热潮的冲击下,很多古老的建筑、街道被夷为平地。

按平遥县的规划,古城中心建广场,造环形交叉口,修商业大街,当时介休、太谷几座古城都已经拆了,平遥当时因为太穷没钱拆,所以动作慢了一点。

1981年,阮仪三接受山西省建设厅的委托,到山西榆次做城市总体规划时,看到的平遥已经不一样了,30多栋明代建筑,100多栋清代建筑已经被拆了,古城西边的城墙也拆了一个大口。

那个时候,四十多岁的阮仪三还只是同济大学一个普通的讲师,看到古城被毁心痛不已,他立即找到山西省建设委员会领导,要求给平遥做规划,保护古城,终于争取到了一个月的时间

阮仪三向学校借了3000元带领12名优秀的学生前往平遥,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了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岗位上的中坚力量

阮仪三和学生们在平遥

《小巷人家》截图

到平遥后,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当时人们满脑子都是发展经济,他们却提出保护古城,当地人的抵触情绪极大,他们只能住条件最差的招待所,每个人的身上都长了虱子染上了菌痢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测绘了双林寺、文庙、清虚观等古建筑以及多幢优秀民居,为以后专家了解平遥古城的价值打下了基础。

阮仪三拿出的规划方案是,旧城要保护,新城也要发展,总的方针就是“新旧截然分开,确保老城,开发新区”。合理发展古城不动在周边发展工业区。新规划在古城周围设计安排了电力、电信工程、给水排水的管网,既要保护古城,又要改善古城居民的生活条件。

只是当地政府当时不理解为什么要保护古城,只想发展经济,不接受新规划。阮仪三便独自背着图纸资料和行李,冒雨连夜赶火车前往北京,找到时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的罗哲文和时任建设部总顾问郑孝燮两位重量级的专家,请他们到平遥亲自察看,就这样筹措到了第一笔保护经费8万元。

后来,罗哲文、郑孝燮在阮仪三的规划书上写下“这是刀下留城救平遥”的批文,规划书被山西省建委批准了,平遥古城就这样被保了下来。

阮仪三还在平遥发现了两处重要的古建筑,一个是双林寺,一个是镇国寺,这两处寺庙都是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

双林寺中的彩塑

双林寺最为人称道的是保存有元代至明代的2000余尊彩塑造像,这些彩塑造型精准、形神兼备,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在镇国寺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万佛殿内的五代彩塑佛像,这些佛像身形高大,神态各异,充满了古朴的气息。

1986年以后,去平遥参观古城的人多了,古城里的县政府招待所要扩建,设在文庙里的平遥中学也要建新楼,校长还扬言说要盖得比金代的大成殿还漂亮。阮仪三在平遥安插了“眼线”,一得到消息就赶了过去,新楼盖了一半儿,阮仪三硬是想办法“砍”下来2层

平遥县委县政府将古城环城南路命名为“阮仪三街”

1997年12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把平遥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赞之为存世的“清明上河图”,平遥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的重大成就。

平遥古城抢救的成功,并没能让阮仪三高兴多久,他知道需要抢救的古城还有很多。

在《小巷人家》中,阮老师带学生去周庄的情节被一笔带过,而在现实中,周庄的抢救也是一段重要的文化古城保护历史

昆山市的周庄镇保存了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石桥,四面萦水,烟雨石桥,黛瓦白墙,临水而筑。20世纪80年代初,江苏省南部农村经济大发展,上海的联营企业正准备进入周庄大搞建设,可以说是“兵临城下”。

修缮前的周庄

1986年3月,阮仪三带着四男二女共六名学生前往周庄,准备把古镇老街区全部画下来,并免费给周庄做规划,他们划定了周庄老区、新区和工业区的位置,先保护古镇,然后在古镇外面建工厂,使周庄古镇得以保全

自1986年起,周庄对传统建筑进行了详细的普查和维修,阮仪三提出“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理念,建筑必须是真实的,是符合时代城市风貌、历史状况的,绝不能建一堆新的“假古董”。灰色的古墙没有被刷成白色,断了的桥栏杆就让它断着,保留历史的原真性。

修缮后的周庄

周庄共恢复历史人文景观十余处,修复古桥10座,石驳岸5100米,河埠201座,完整地保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

1986年,国务院正式提出,要保护有历史或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在各方努力下1989年周庄古镇开门迎宾,当时的游客达到了5.5万人次。后来,周庄的开发衍生了知名的“周庄模式”。

1998年底,苏州市要规划修建一条公路,阮仪三敏锐地注意到,这条公路会从周庄内部穿过,如果修成了,就好比在美人的脸上划了一刀。

阮仪三铁了心要阻止此路的修建,为此不惜与各级官员发生正面冲撞,他说:“你不是要开路吗?如果一定要开,我就躺到马路上去,让汽车轧死算数!”

前有“刀下救平遥”,后有“以死护周庄”,阮仪三打响了“全国古城保卫战”,在他的努力之下,甪直、同里、南浔、西塘、乌镇等古镇都得到了保护。

让人遗憾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规模建设中消失的古镇,比抢救下来的更多,阮仪三每次提起都非常痛心:“它们一点都不比周庄差!这样的江南水乡有二三百个,都毁掉了!”

《小巷人家》中,庄图南毕业后入职上海的建筑设计院,在上海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的时代背景下,前途一片光明,庄图南参与了多个上海开发建设的大项目,享受了建筑行业的“黄金时代”。在那个大拆大建的时代,如果没有阮仪三,上海外滩很可能早就被改得不像样了。

20世纪80年代的外滩

外滩浓缩了上海160多年开埠的历史,是上海老建筑最集中、特色最鲜明的地区,这里矗立着52幢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楼,高低错落、和谐别致,构成了上海最初的轮廓线

20世纪80年代,时任上海市长的汪道涵邀请阮仪三做外滩区域的规划,1991年,阮仪三领衔制定了《外滩保护规划》,提出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发展。根据建筑的不同价值和特点,确定保护类别,并提出不同的保护措施,最主要的是要求外滩建筑恢复原来的使用功能,他还把外滩的25幢大厦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不允许随意改动。

1992年上海提出改革开放,很快外滩就出现了外商投资的3幢新高楼,阮仪三后来回忆说:“当时有三幢楼,一幢联谊大厦,一幢金陵大厦,一幢文汇报大楼,破坏了老外滩传统的轮廓线,我认为它们都应该被腰斩、杀头。这么说以后,外滩再也没有突兀的建筑进来了。”

这些年来,仅在上海,被救下的建筑除了外滩区域的历史建筑,还有划船俱乐部、提篮桥犹太人保护区、上海老北站等。阮仪三挽救的建筑,塑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上海城市风貌

电视剧《小巷人家》中,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和改革开放等时代变迁,让剧中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实中的中国也伴随着这些大事件,逐步强大起来。

古建筑的留存,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华彩篇章,亦是中华民族寻回自信的象征。那些真正能代表中国建筑特色和居住文化的建筑,并不炫目,却是高耸的摩天大楼无法替代的。

来源:市井探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