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生意,印度靠低价疯狂抢滩,好莱坞放下身段急寻生机,一场横跨多国的百亿蓝海争夺战已经打响。而中国短剧能在群雄围堵中领跑,手里藏着的王牌到底是什么?
哈喽大家好,今天小无带大家聊聊最近杀疯全球的短剧赛道!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生意,印度靠低价疯狂抢滩,好莱坞放下身段急寻生机,一场横跨多国的百亿蓝海争夺战已经打响。而中国短剧能在群雄围堵中领跑,手里藏着的王牌到底是什么?
多国抢滩短剧赛道
印度直接靠着“地板价”操作杀疯了,2025年7月以2107万次下载量登顶全球短剧应用下载榜,把印尼、巴西远远甩在身后。
这背后的Kuku TV简直是逆袭典范,2024年12月才上线,四个月就冲上印度App Store榜首,母公司Kuku FM更是以5300万次下载量拿下全球网文应用第一。
好莱坞这边就显得有点拧巴,行业都快撑不下去了才转头抱短剧大腿。
2023年编剧、演员工会双罢工闹了6个月,北美上映影片从2019年的835部骤降到124部,2024年更只剩约100部,华纳兄弟、派拉蒙这些巨头市值暴跌,短剧成了“救命稻草”。
可好莱坞放不下身段搞低成本,非要走高端路线,米拉麦克斯前CEO搞的GammaTime拿了1400万美元融资,专攻“高品质罪案短剧”,迪士尼前高管的MicroCo也凑凑热闹。
说实话,这路子有点悬,短剧的魅力不就是轻量化、快节奏吗?好莱坞非要往复杂了整,大概率会水土不服。
短剧爆火真相
很多人说短剧火是因为疫情,其实不然,疫情顶多算个加速器,就算没有疫情,短剧迟早也会爆。
现在大家的时间早就被拆得稀碎,通勤、午休、排队,哪有功夫坐下来看两小时电影、追几十集长剧?10分钟左右的短剧刚好填缝,剧情紧凑、冲突密集,每集都有钩子,看完还意犹未尽,简直是为碎片化时代量身定做。
Z世代早就习惯了TikTok的快节奏,对冗长的铺垫根本没耐心,短剧的“即时满足”刚好戳中他们。
而且爱情、亲情、逆袭这些主题不分国界,简单直接的叙事方式打破了文化壁垒,不管是印度观众还是欧美观众,都能快速代入,这才是它能全球化的核心密码。
想领跑就得从铺量到走心
在这场全球混战里,中国短剧能领跑,手里的王牌确实硬。从编剧、拍摄到后期,完整的供应链已经成型,能快速响应全球需求,题材上古装、修仙、逆袭玩得飞起,既保留中国文化元素,又让海外观众看得懂。
但想一直领跑,光靠“铺货式出海”可不行。
我觉得,中国短剧的破局点就在“精品化+本土化”。不是说要提高制作成本,而是要在保持快节奏、强共鸣的基础上,多做“定制化”内容。
比如给北美市场做贴合当地价值观的罪案剧,给印度市场把修仙题材和瑜伽文化结合,让内容既有中国味,又能戳中本土观众。
文化输出从来不是硬灌,而是情感共鸣。当年韩流靠优质影视剧风靡全球,现在中国短剧也有这个机会。
只要摆脱“路径依赖”,从“铺量”转向“走心”,把中国文化里的侠义精神、奋斗内核,用当地人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能稳住市场,还能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新窗口。
来源:成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