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红果短剧创作服务平台首次公开了演员分账数据,三位短剧演员跻身“百万分账俱乐部”。短剧《半熟老公》的男主角王凯沐凭借该剧预估分账超150万元,该剧女主角徐轸轸预估分账金额超100万元。另一部作品《你装绨绔,我装瞎,看谁能演》的女主角至春禾同样预估分账金额超
中时财经原创出品
作者:沈 阳
编辑:周雪松
制图:乔寒云
近日,红果短剧创作服务平台首次公开了演员分账数据,三位短剧演员跻身“百万分账俱乐部”。短剧《半熟老公》的男主角王凯沐凭借该剧预估分账超150万元,该剧女主角徐轸轸预估分账金额超100万元。另一部作品《你装绨绔,我装瞎,看谁能演》的女主角至春禾同样预估分账金额超100万元。
这一数据刷新了短剧演员收入的“天花板”,其分账机制也引发了行业内广泛关注。近年来,短剧行业进入了“野蛮生长”的阶段,粗制滥造、剧情同质化等问题频现,演员分账的形式能否成为行业精品化的“催化剂”?短剧创作又需具备哪些核心能力以支撑这一转型?
01 平台为何推出分账机制?
今年9月份,红果自制推出“演员合作计划”,即红果自制引入分账机制,平台会基于演员产能及作品质量等综合因素,制定保底或分账激励方案,分账周期为全生命周期。
此外,平台会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作者,提供相应的创作服务,帮助提高创作效率。平台也会向短剧出品方提供更多的创作人才选择,提升行业供需两端的匹配效率。编剧、承制、演员等各类短剧创作者未来可入驻平台,参与短剧生产与分账。
据了解,今年9月份播出的大热短剧《盛夏芬德拉》的主演刘萧旭、郭宇欣通过直播、专访等宣传活动带动剧集热度,最终实现45天分账1600万元。
据红果短剧创作服务平台发布的10月份剧本分账报告,10月剧本总分账达到了7300万元,其中,2家工作室当月分账破千万元,5名个人编辑当月分账破百万元,超150部剧本当月分账破10万元,工作室当月激励金额破400万元。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分析称,红果推出分账机制的核心动机,一是绑定核心参与者,构建竞争壁垒。将演员收入从固定片酬转为“保底+全生命周期分账”,使其身份从“打工人”变为“内容合伙人”,既能激发演员积极性,还能通过利益绑定留住优质演员资源,同时吸引制作方入驻,强化平台在剧本、制作等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
“此外,此举也契合行业转型趋势,当前短剧正从流量粗放扩张转向品质竞争,分账机制可倒逼演员打磨演技,契合用户审美提升后的市场需求,提前抢占精品短剧赛道的先发优势。”宋向清谈道。
02 短剧如何走向精品化?
DataEye最新发布的《2025年H1微短剧行业数据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参与投流的微短剧总数(去重)超6.63万部,其中新剧总数超3.96万部,占比约60%。这一数据较2024年全年参投短剧4.46万部激增49%,反映出行业内容供给端的旺盛活力。
在短剧数量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一些行业问题和乱象也逐渐显现,在内容上,同质化严重,大量霸总、穿越等套路化剧情泛滥,部分作品为博眼球,充斥色情低俗、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等负面情绪,宣扬不正确价值观。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采访时分析称,目前,短剧发展的一大问题就是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所以这几年各方都一直在呼吁短剧向精品化路线发展。
他表示:“短剧要实现精品化,首先就要在内容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有资金的投入,但如果短剧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盈利模式,很多投资方会担心无法回本而不敢去投入。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些低成本制作的短剧就会出现‘你抄我的,我抄你的’的现象。”
就短剧制作如何进行精品化转型等相关问题,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联系了红果短剧创作服务平台,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宋向清分析认为,短剧精品化还需具备几个核心能力。一是优质内容创作能力,要跳出“狗血爽感”套路,挖掘非遗、现实民生等有深度的题材;二是工业化制作能力,借鉴长剧的精细标准,在场景还原、服化道等细节上把控品质;三是合规与品控能力,当前违规作品会丧失分账资格,精品化需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确保作品符合价值观导向与行业规范。
03 短剧未来路在何方?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677.9亿元,同比上升34.40%,预计2030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伴随文化出海进程的加速与多元文化创新题材的持续涌现,中国微短剧有望突破以往爽剧主导的单一内容格局。
欧阳日辉也谈道,近几年,短剧正在加速出海寻求新的市场。他表示:“未来,短剧出海是一个发展的重点方向,东南亚市场以及拉美等地区都对短剧比较感兴趣,但是短剧出海要注意跟当地的文化和习俗相结合。”
上述报告称,有不少企业已经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例如,中文在线、新悦时代、畅读科技主攻北美市场;九州文化则在东南亚、欧美均有尝试。
除了全球化发展,宋向清分析称,未来3至5年,短剧行业发展的关键一是差异化内容IP,不再局限于传统爆款题材,而是打造“微短剧+文旅”“微短剧+非遗”等特色IP,以及具有长尾价值的现实、文化类内容;二是技术与内容的融合能力,借助用户情绪分析等技术反哺内容优化,提升制作与运营的精准度。
除此之外,技术的发展也为短剧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当前,AI技术正在应用于短剧制作之中。例如,今年2月份,红果就上线了首部AI短剧《玄幻:从拉二胡开始》,4月份又上线了AI动漫短剧《心动的信号》。
对此,宋向清表示:“AI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层面看,它能显著提质增效、降低玄幻等题材的制作门槛,同时能创新内容形态;但在消极层面则可能导致部分创意同质化,若过度依赖AI生成剧本,易出现情节模板化问题,挤压部分基础创作岗位的生存空间。”
理性|客观|独到
总监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
监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出品人丨王松才
主编丨周雪松 副主编丨张丽敏 李捷
来源:中时财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