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曾为《消失的爱人》中双线性的叙事手法着迷,也曾在《大小谎言》的女性困境中找到共鸣,那么这部剧很可能让你一集入坑!
如果你曾为《消失的爱人》中双线性的叙事手法着迷,也曾在《大小谎言》的女性困境中找到共鸣,那么这部剧很可能让你一集入坑!
它不靠血腥与暴力,却依然让人看得神经紧绷,根本停不下来。
虽然11月初才在流媒体首播,但它迅速登上了豆瓣一周全球口碑剧集榜榜首。超过五万名豆瓣用户打出9.2的超高评分。
这就是年末黑马《都是她的错》。
《都是她的错》
All Her Fault
故事始于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午后。玛丽莎(莎拉·斯努克 饰)按照短信上的地址去接儿子米洛(杜克·麦克劳德 饰),开门的却是一个陌生女人。
玛丽莎试图联系给她发送短信的珍妮,可电话无人接听。她赶紧联系幼儿园家长代表莎拉(劳伦·格里姆森 饰),询问珍妮(达科塔·范宁 饰)的其他联系方式。
莎拉恰好和珍妮的儿子雅各布在一起,但她对雅各布和米洛的玩伴聚会并不知情。她给了玛丽莎另一个号码,让她再试试联系珍妮。
这次珍妮的电话接通了,但珍妮却说她从未发过任何关于孩子聚会的消息。
玛丽莎的儿子米洛失踪了。
玛丽莎和丈夫彼得(杰克·莱西 饰)立即报警。面对警方询问,玛丽莎解释道,下午早些时候她收到一条来自“珍妮”的短信,问她米洛放学后能否一起玩。
由于米洛的保姆安妮请假,丈夫彼得也要上班,这条短信对不愿因照顾孩子而取消工作会议的玛丽莎而言,简直如同雪中送炭。
但她万万没想到,发信人根本不是珍妮。
警方随后联系上米洛的老师,得知接走米洛的是一名叫作凯莉·芬奇(凯特·李斯特 饰)的女子——而她,竟是珍妮家的保姆。
警方推测,凯莉可能已策划这场绑架多时。她似乎是以珍妮为跳板,真正目标却是玛丽莎一家和米洛。
两位原本素不相识的母亲——玛丽莎与珍妮,因为这起失踪案,被卷入同一场风暴。
随着调查深入,她们逐渐意识到:解开谜题的钥匙不在当下,而在过去。
尘封的记忆悄然苏醒,曾被忽略的细节成为了破案的关键。看似一直陪伴在玛丽莎身边的人,其实都有自己隐藏的秘密。
彼得,这位事业有成的金融精英、家中的“听话丈夫”,在米洛失踪当天,他谎称开会无法照顾孩子,实则根本没去公司;社区集体搜寻米洛时,他独自消失,全程缺席。
更可疑的是他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彼得的弟弟布莱恩(丹尼尔·蒙克斯 饰)因事故瘫痪,暂住在他家中;妹妹莉亚(艾比·艾略特 饰)则因自己是事故的导火索而深陷自责,难以摆脱药物依赖,情绪极不稳定。
背负着这段梦魇般的家庭重负,彼得并未退缩。相反,他很享受照顾弟弟妹妹,甚至对他们的生活有超出一般的操控欲。
那场改变一家人命运的事故,背后似乎另有隐情。
彼得在儿子失踪那天究竟去了哪里?为何对儿子的搜寻漠不关心?
剧集改编自安德烈亚·玛拉的小说,但编剧将其拓展为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深刻剖析了人性的复杂。
它揭示了亲密关系中的裂痕如何在压力下崩裂,也呈现了人们如何用谎言自我欺骗、自我保护。
第一集结尾,一位警探在总结米洛失踪案时说:“你知道吗,我真没想到会这样。”
这句话,也可以用来评价这部剧。
该剧感冲击力极强。每一集都有新的反转,牵引观众不断猜测。剧中角色看似生活光鲜亮丽,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完美好人”,他们都是在努力维持最佳形象的普通人。
除了扎实的剧本,这部剧赢得广泛口碑的关键,在于“敢言”。
这种“敢言”并非依赖口号式台词,而是通过镜头语言,毫不避讳地展现了职业女性试图在家庭与职场间寻找平衡的艰难。
玛丽莎和彼得一样拥有全职工作,但当彼得在旁酣睡时,是她半夜起身哄孩子、学习育儿知识。
警 察询问米洛的生活习惯时,彼得一问三不知,而玛丽莎对答如流。
可一旦出事,媒体与舆论的枪口便齐刷刷对准玛丽莎,抨击她“擅长作秀”,是个“标榜精英人设、实则依赖保姆偷懒的母亲”。
她自己也觉得,一切都是她的错。
只因为保姆休息几天,接送孩子的责任就自然落到了她肩上。而彼得的不在场,却从未被质疑,更不曾被视为失职。
莎拉·斯努克将一位充满愧疚、疲惫与焦虑的母亲演绎得极具层次。她通过细微的表情、吞咽、咬牙与声音的变化,精准传达出角色内心的坚韧与崩溃。
她不是“失控”的母亲,而是一个在绝境中却始终保有行动力与自主性的女性。
此外,剧集也触及了中产与精英家庭的敏感神经——一场意外导致的稳态打破,清晰映射出现实中产家庭所共有的深层焦虑。
剧中是戏剧化的孩子失踪,现实中则可能是失业或突发重病,这种强烈的代入感,促使观众在追剧之外反思自身处境。
这部剧无意提供简单的道德答案,而是打破平静表象,逼迫观众思考:
母亲这一身份,究竟是庇护,还是枷锁?
在性别偏见根深蒂固的家庭责任分配中,真的存在“公平”吗?
当制度失序,个体是否有权自主寻求正义?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部娱乐性与思想性兼具的剧集,《都是她的错》无疑是近期的最佳选择。
图源于网络
Herring / 作者
来源:分派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