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里一个站长真能管上千人?军统地方站的实权到底有多大?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8 13:06 1

摘要:根据历史记载,军统为了管辖地方,在地方设置很多地方站、外勤情报机构,具体按“区-站-组-队”四级架构进行设置。

根据历史记载,军统为了管辖地方,在地方设置很多地方站、外勤情报机构,具体按“区-站-组-队”四级架构进行设置。

大区上有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海外站点等8个大区,分管全国以及海外军统事务。

在大区之下,第二级机构是地方站,咱们《潜伏》中的天津站就属于第二层级地方站。

地方站又根据地理区位、战略重要意义,不同的编制规模,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甲种站主要指直辖市、重要省会城市、主要战略地区设置,像咱们《潜伏》中天津站,就是甲种站。

甲种站的编制人员大概在160人以上,有些特别重要的地方站,人员可以达到300-400人。

站长级别也大多在少将级别,剧中的吴敬中就是少将,这在现在相当于副部级。

但根据实际记载他的顶头上司是戴笠,作为军统副局长,也才少将军衔,只是去世后,才被追封为陆军中将。

因此估计,吴敬中最开始是大校,其后被晋升为少将。

余则成作为副站长,级别只是中校,按现在的级别属于副厅级,说明还有上升为大校(正厅级)的空间。

根据史料推断,《潜伏》剧中天津站规模应该在300人级别。

乙种站主要在普通省会城市,战略意义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的省份设置,管辖人员在110人左右。

乙种站的站长级别也相对来说低一级,在上校水平,在现在也就是正厅级水平。

丙种站则是在相对偏远地区的省会城市设置,管辖人数更少,在60人左右。

丙种站相应的站长级别以此顺推,在中校(副厅)、少校(正局)级别。

​以上人数只是编制内人员数量,而对于编制外的人员,像秘密特务这类的人,大概是编制内人员的5倍。

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军统天津站,编制内人员外加编制外人员,人数可达到接近1800人的级别。

以上是具体的地方站的种类、规模,而对于具体的各个地方站,又设置行动组、情报组、电讯组、总务组等职能部门。

行动组作为地方站的“业务核心”,主要负责暗杀、绑架、破坏等工作,像天津站这样的甲种站一般配备30-40人,分为多个行动队,每组大概在6名队员的样子。

像《潜伏》中的行动组前期由马奎掌管,后期由李涯掌管。

​情报组作为地方站的“中枢大脑”,则主要负责情报收集、整理和分析,像天津站这样的甲种站一般配备40-50人,下设多个行动科,《潜伏》中情报组由陆桥山掌管。

电讯组作为地方站的“神经中枢”,主要负责无线电通讯、密码破译、电台监控等工作,像天津站这样的甲种站一般配备12-15名专业技术人员,并配备多台秘密电台。

总务组作为地方站的“后勤补给站”,主要负责后勤保障、财务管理、人员接待等行政管理工作,像天津站这样的甲种站一般配备20-30人,下设庶务科、管理科、交通科等分支机构。

《潜伏》中余则成早期因其精通电讯担任电讯组的主任,后来升为副站长后,还分管总务工作。

​虽然他管辖的领域并非核心领域,但因为他与站长吴敬中的师生关系,外加利益同盟,他才能晋升副站长,虽为参与直接行动,但其染指情报工作。

《潜伏》中余则成的身份也有点像《沉默的荣耀》中的吴石将军的身份,虽非核心职位,但因为特殊的身份关系,加上他们都是低调、谨慎的做事风格,能很好的为潜伏打掩护。

加上特殊的身份又给予了他们接触到重要的情报的机会,成就了他们的不朽功勋。

军统地方站的这类组织架构体系,是现代管理学上非常传统的管理架构。这类架构具有“金字塔”等级模式,职责分工明细,但层层机构却让组织显得过于臃肿、部门冗余,资源过于分散,不利于组织的高效运转。

​这类“金字塔”型组织机构在规模较小的时候,效率突出,但到了后期,则因为人员过于臃肿,在规模上失去管控,加上贪污腐败盛行,导致这类组织架构成为低效机器。

这也就是为啥现代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等,都采用扁平化组织架构的原因。

来源:那个小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