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爷党是如何把隆科多吃干抹净的,你看剧中缺少的2次谋反!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7 21:07 1

摘要:伴随着隆科多雄赳赳气昂昂的出现,康熙临终前留下来的托孤重臣,终于还是站到了雍正的对立面,成为了“八王议政”中最关键的一环——兵谏!

文丨卿心君悦

图里琛:“御林军都让隆中堂调来的步军统领衙门的人换防了。”

雍正:“隆科多在哪?”

伴随着隆科多雄赳赳气昂昂的出现,康熙临终前留下来的托孤重臣,终于还是站到了雍正的对立面,成为了“八王议政”中最关键的一环——兵谏!

正是这次倒戈,本能继续享受富贵荣华的隆科多,也随着八爷党的覆灭被关进了理藩院,期间还险些被弘时灭口。

对此,隆科多可谓是万分悔恨,痛恨自己被猪油迷了心,妄想通过谋反来获取非分恩荣。

然而在二月河的原著《雍正皇帝》中,隆科多扶雍正登基之后,并没有这么多的贪念,他就想踏踏实实当他的托孤重臣。

可惜却被八爷党拿住了他对佟国维下杀手的把柄,从而只好配合八爷党进行了两次剧中没有的谋反,直到被榨干所有的价值沦为一枚弃子。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二月河的原著,来给大家盘盘剧中没有的那两次谋反,以及隆科多因此而生的悲剧。

在六叔佟国维叫他去烧老四胤禛的“冷灶”时,只当作是让他当陪衬的隆科多,根本就没想过康熙在临终之前会钦命他为顾命大臣,叫他辅佐的人还真是那个最没胜算的皇四子胤禛。

由此当老四于畅春园顺利继位,见滔天富贵唾手可得,隆科多立马就跟八爷党撕破了脸。

过程中更是多次未经雍正示意,就以顾命大臣的姿态主动向八爷党出手。

正因如此,当科场舞弊案结束,年羹尧已开始西征平反,隆科多受老九允禟所邀,叫他前往老八允祀的府邸一聚时,满是提防与戒备的隆科多的心里既腻味八爷党的没完没了,又恐慌此行会被雍正误会猜忌。

在二月河的原著中,双方一见面,隆科多便想脱身而去。

孰料屁股刚刚抬起,就被老九允禟若无其事的一个问题惊得全身冷汗直流,随即身体一软又跌回了座位。

老九问的问题很简单——

你六叔佟国维是怎么死的,谁下的毒手,又为什么下毒手?

对此,惊慌失措的隆科多还没来得及狡辩,老九允禟就缓缓道出了其中的真相!

原来,当初在烧热灶和烧冷灶时,遵从佟家“不能一条路走到黑”的祖训,佟国维曾与隆科多私底下签订了一份契约——由佟国维辅佐老八,隆科多辅佐老四,无论谁登上龙椅宝座,到时佟家都可以左右逢源继续延续那份荣光。

最终最没胜算的老四顺利继位,作为陪衬的隆科多成了顾命大臣。

为了毁掉那份契约,保住来之不易的富贵荣华,隆科多狠心出手除掉了毒杀了佟国维,可却没有找到那份契约。

随后,得知佟国维在生前将自己的宅子送给了弘时,隆科多又只好暗中向弘时示好站队,可惜后来他将那座宅子挖地三尺,白纸黑字的契约仍旧没有找到。

直到这一次老九说出其中的真相,隆科多这个才知道佟国维竟在生前把那张契约给了老九允禟。

至此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隆科多纵有千般委屈万般不愿,也只能化为一声叹息,抬起半只脚,缓缓踏上了八爷党的贼船。

第一次谋反

知道八爷党握有他的把柄,隆科多的心就一直悬着未曾放下。他清楚对方随时都有可能向他下达某种特殊的指令,从而打破他这位顾命大臣的宁静生活。

因此,他迫切希望这一天能晚点降临,可惜这世间发生最多的事便是事与愿违。

再次受邀来到八爷府,隆科多远比第一次更加忐忑,为了保住现有的荣华,隆科多在老八等人开口之前,先一步进行了游说。

隆科多劝老八,到了哪座山就唱哪座山的歌,雍正虽说刻薄,但对你还是蛮好的,不仅提拔了你的手下,还将你推上了总理王大臣的宝座,既如此,又何必折腾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然而老八等人只有阵阵冷笑,冷笑过后便说起了老十允䄉被安排到张家口,以及老九允禟即将被发配到西北军营的事情,话里话外只有一个中心:

雍正一直在暗中拉清单。

见对方态度如此坚定,隆科多自知多说无益,于是顺势装出一副今日方知雍正真面目的姿态,悔恨畅春园那晚没将传位诏书改成老八的名字,询问对方如今有何章程。

而老八的章程很简单,外部由即将前往西北军营的老九去拉拢年羹尧,内部则想办法除掉雍正的左膀右臂。

交给隆科多的任务,便是让他在雍正即将进行热河秋狩中,利用领侍卫内大臣的身份,以进畅春园抓贼的名义,杀掉雍正特聘的军师方苞。

一听这个任务恰在他的职权范围内,隆科多根本没法拒绝,但沉思片刻还是拎出了太后当挡箭牌,言称到时若太后不让他带兵进畅春园,这个任务仍旧执行不了。

怎知话音刚落,毒蛇老九就让隆科多大可放心,称太医院传来的消息,太后不久就将离世。

见此隆科多只好领命而去。

孰料等到太后归天那天,八爷党却突然改变了计划,要在国丧期间直接兵变——叫隆科多封闭九门,利用步军统领衙门的2万多兵马直接举事。

而之所以决定得如此匆忙,则是老八收到了年羹尧在西北打赢胜仗的消息,而此时这份捷报正被老十四扣在了手里,再不趁机兵变,等西北大捷曝光,他们也就没有了胜算。

一听老八的话,隆科多当即又是一身冷汗。

看似计划可行,可其中的风险太大,就算他能顺利关闭九门来禁城,可城外还驻扎着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一着不慎便是四面楚歌,尤其是西北还有年羹尧的军马。

于是隆科多提出了给他十天准备时间的要求,让他找个机会将丰台提督换成自己的人。

可最终老八却只给了六天的时间,理由是到了“头七”,外地的官员如李卫等人就会返京奔丧,到时见城门禁闭这些人就敢硬闯。

听此隆科多只好作罢,而等隆科多走后,一个意外变故却陡然发生了。

隆科多离开后,老十四说出了他心里的担忧,他觉得隆科多瞻前怕后,很可能指望不上,但老八却不以为然,随后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

事情交给隆科多去办,事成则罢,事若不成,那便是隆科多一人的罪过。

一听此话,老十四当即拍手叫绝,而就在这个时候却见李德全捧着圣旨走了进来。

计划破产

收到让他们进宫守灵的圣旨,老八和老十四并不意外,可大感意外的,却是对守灵一事的具体安排:

“在京十二个孝子,每五位爷一处,共是四处灵棚。”

恰好老八和老十四这两位八爷党又不在一处灵棚。

由此一来,他们兵变谋反的计划便受到了阻碍,毕竟老八和老十四不能在灵棚里窃窃私语的密谋了,隆科多也不方便在灵棚与灵棚之间乱窜。

即便老八和老十四对制定这个主意的人极为痛恨,但圣旨已下他们也只能遵旨而行,为此他们商定了“每隔一个时辰,准时解手碰面”的应对措施。

而让他们恨得牙痒痒的不是别人,正是老八此前已动杀心的方苞。

那么方苞为何会有如此安排呢?

原来老十四虽然扣押了年羹尧的捷报,但是雍正还是通过密匣收到了西北打赢了胜仗的奏折。

一见密折,雍正自然满心欢喜,可一旁的方苞却一脸沉重。

若按常理,西北打赢了胜仗,势必会有加急的捷报传来,可偏偏捷报迟迟没有收到,京城里还萌生了一股谣言,声称年羹尧战死大军惨败。

基于此,方苞有了猜测:

捷报很可能早已到了京城,只是被有心人截了下来,而四处蔓延的谣言配合被掩盖的捷报,其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杀人”。

于是才有了方才那道旨意。

而当雍正听了方苞的分析,虽觉得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做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其中既包括密调顺天府、丰台大营以及西山锐健营等兵马驻守神武门、西华门和东华门,也包括命太监在各灵棚乃至厕所轮流倒班管灯取暖进行监视。

就这样八爷党这一次谋反计划无疾而终。

事后,雍正回想国丧二十七天里发生的种种诡异事情,比如老八和老十四每隔一段时间便会不约而同地去解手,比如隆科多多次前往灵棚游窜,再比如国丧期间隆科多向军机处索要调兵符……

最终得出了一个让雍正很难相信的猜测——难道畅春园那晚如实宣读诏书的顾命大臣,竟然倒向了八爷党的阵营?

第二次谋反

相比上一次谋反的匆匆忙忙,八爷党的第二次谋反可谓是充足从容得多。

在二月河的原著中,当时正值年羹尧凯旋回京的前夕。

在这期间雍正率张廷玉微服南巡视察河工与吏治民情,因弘历被派往西北劳军,便命皇三子弘时掌总,留老八、老十三、马齐、隆科多、方苞等人在京辅佐。

眼见年羹尧回京在即,而前往西北的老九也并未完成拉拢年羹尧的任务,由此八爷党并没有太多的妄想与杂念,孰料在这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件特殊的事情。

雍正在视察完河南之后,下一站的安徽巡抚迟迟等不到有关雍正的信息,于是便向上书房递了密折,言称“圣踪不详”。

作为总理王大臣的老八,一见奏折,心思立马就活络了起来。

随后便称病寸步不出王府,将一干政务全部推给了上书房留守大臣马齐,然后严令对生病的老十三和马齐封锁消息,给出的理由是:老十三重病在身需要休养,马齐分身乏术太忙。

做完这些前期准备,老八把重头戏仍旧交给了隆科多——

按例畅春园的护卫应该三个月一轮换,由此老八叫隆科多以圣上即将回宫,需清理检查畅春园和大内两处禁地为名,用步军统领衙门的兵力暂时接管畅春园。

同时还叫隆科多以安排年羹尧三千兵马驻扎营地为由,让丰台大营腾出中军行辕。

只要隆科多控制住畅春园,并打乱丰台大营的指挥体系,就能彻底断掉雍正的归路,到时再发文天下,以雍正在外蒙难为由,即可推皇三子弘时上位。

这就是八爷党第二次谋反的具体章程,只可惜纵然计划万无一失,但过程中却意外重重。

先是雍正离开河南之后,乘船在河道上走了没几天,张廷玉得知前方的主航道早已被康熙五十六年的那场大水冲毁。

为防止与朝局断了联系从而防止意外,当即谏言雍正直接从陆地返京。

本就忧心朝局走向的雍正,稍一迟疑便接受了这个建议,但是却提出了乔装返京的冒险想法,而张廷玉考虑到雍正的政敌不在民间而在庙堂之上,便默认接受。

由此,不仅造成了雍正失联的假象,还隐去雍正返京的行踪。

而等雍正和张廷玉临近京城,为确保万无一失,张廷玉又提出在丰台大营过夜,并特意派人传信叫老十三连夜赶来保驾护航。

正是在这一晚,雍正不仅从老十三的口中得知了京城流传他在途中病重的谣言,还得到了老八和隆科多为糊弄老十三编造的谎言,说他已由安徽水路回京。

谣言配合谎言会达成什么效果,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目的,雍正心知肚明,也是在那一刻他十分庆幸自己听从了张廷玉的一系列安排。

这就是第一个意外,而仅凭这个意外就已经敲定了八爷党第二次谋反的失败。

而第二个意外则发生在隆科多的身上——

雍正夜宿丰台大营的第二天,由于八爷党并未收到雍正返京的消息,于是隆科多仍旧按计划率兵以清检为名要接管畅春园。

当时在畅春园内只有马齐一个阻碍,按老八等人的想法,马齐这个没管过军务的上书房大臣,未必会关注换防的问题,即便有所察觉,慌乱中也未必会有恰当的应对。

孰料马齐不仅察觉到了其中的问题,还强忍着内心的慌张,一边派人通知老十三和方苞,一边凭手谕直接逼退了闯进来的兵马:

言称未经合议的调防,既是越权非礼的擅入,若不听令退出,便请王令诛杀众人,再调丰台大营进宫关防。

逼退隆科多的兵马之后,马齐便叫来隆科多进行对峙。

正当隆科多要呼喊老八和弘时这两位外援,想要以势压人之际,老十三及时从丰台大营赶到,随即宣读了召众人前往丰台大营面圣的旨意。

至此,一场风波戛然而止。

被榨干的隆科多

第二次谋反失败之后,隆科多就始终处于忐忑的状态。

虽然雍正没有丝毫的动作,可他却清楚雍正不可能察觉不到他的种种异常,为此隆科多主动提出辞去他九门提督的职位。

为了稳定朝局,起初雍正并没有应允,直言他是信任隆科多,可等年羹尧凯旋回京之后,一心想要整顿吏治的雍正,终于还是对隆科多下手了。

而这一出手,便是一系列的处罚——

先只保留隆科多上书房大臣的职位,随后又对其进行了抄家与圈禁。

等到年羹尧被处死之后,雍正又将隆科多从养蜂夹道,命他前往阿尔泰和罗刹国合议边界问题,言称差事办得好,便免去他之前的罪行。

眼见有了些许生机,隆科多在临行之前又去了一次八爷府。

而这一次去找老八,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要回他帮皇三子弘时从皇史宬借出来的“玉牒”,所谓玉牒记载的却是皇四子弘历的生辰八字。

当时为了从弘时的手中要来佟国维的宅子,隆科多冒着巨大的危险从皇史宬中借了出来。

孰料弘时拿到手后迟迟没有归还,后来又兜兜转转到了老八的手里。

对此,老八并没有太多的刁难,隆科多拿到玉牒便扭头离去。

在二月河的原著中,看着隆科多落魄的背景,老八身旁的人满是鄙夷:

“就这么放过他去了!便宜他了。”

而对此,老八则如释重负地说:

“他已是灯干油尽了。强逼着他出来给我们效力,急了,不定一下子把弘时和我们一古脑儿卖掉。他是当过宰相的,如今又罢了职,一行一动多少眼睛盯着,我们不吃他的背累就不错。”

就这样,一位被康熙临终前钦定的顾命大臣,被八爷党榨干所有价值之后,成了一枚弃子。而隆科多固然将玉牒还了回去,但事情还是暴露了。

至于索要玉牒有何用?

只看当年老大胤禔为何会为康熙永久圈禁就清楚了。

最终隆科多也赴了胤禔的后尘,被永久圈禁。雍正对此还特意下旨:遇赦不赦!

卿心君悦,一部剧,一群人,一个草台戏班子!看戏!说剧!品人!观道!

来源:卿心君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