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底《新闻女王2》的悄然上映,让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都感到惊喜。前年《新闻女王1》拍的有多好,相信看过的人都会竖起一根大拇指,点个赞。这部不管当成政治隐喻剧来看,还是当成职场成长剧来看的电视剧,每一集都“诚意满满”。
年底《新闻女王2》的悄然上映,让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都感到惊喜。前年《新闻女王1》拍的有多好,相信看过的人都会竖起一根大拇指,点个赞。这部不管当成政治隐喻剧来看,还是当成职场成长剧来看的电视剧,每一集都“诚意满满”。
所以2023年的年度电视剧解析,我选了这部剧,也从头到尾和大家聊了40多个小时。以《解读:新闻女王-职场竞争手册》的角度,聊了一下职场成长需要注意什么,剧中每个角色在职场中是怎么吃亏?怎么竞争?怎么合作?以及所谓的办公室政治,又到底是个什么玩法?
可以说:
我讲的很过瘾,
很久没有这样的壳了。
因此《新闻女王2》的上映,虽然还没有细看细想,但是依然陪着星嫂一块,边聊边看的看完了20多集。依旧是很好的作品,依旧有很多东西可以说,依旧代表着TVB即便滑坡却依旧有的实力,以及说依旧是香港借着这部电视剧在传递很多的信息。
但《新闻女王2》的上映,率先走上热点的并不是好评或者差评,也不是因为这部剧隐喻与传递出来的消息引发了多大的反响。而是因为与另一部剧的比对,让她走上上了微博的头条。
事情挺简单,10月28日,网友在《新闻女王2》的官方账号评论区留言称“该剧有《许你耀眼》想拍出来的感觉”。然后账号运营回复到“不是一个赛道”。进而引发了“拉踩同行”的争议,导致于网友发起攻势,迫使《新闻女王》剧组道歉,并将账号运营人员调离岗位。
为什么:
这事想要写篇文章聊一下呢?
因为这事确实有意思,一方面是网友的评价没有错,《许你耀眼》和《新闻女王2》拍的是同样的东西。说《新闻女王2》拍出了《许你耀眼》想要拍出的感觉,这话真的没错。
但另一方面,《新闻女王2》账号运营人员回应的“不是一个赛道”,也确实没说错。而且这个账号运营人员应该是真的看进去了这部剧,且确实喜欢自己运营的这部作品,真正看明白了这部剧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因此有这个回应,恰恰说明了其专业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两者拍的是同样的东西。
不管是《许你耀眼》,还是《新闻女王2》拍的都是女性的成长史。而且拍的从职场跳出来,由职场到创业的故事。两部剧都在聊女性创业的困难,以及说创业过程中的不容易,讲述了经历各种困境之后,找到了自己成功的故事,都是大女主剧。
而这两部剧在这个层面上,也确实拍出了其他女性作品没有详细聊过的部分。比如创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不是随随便便几个贵人帮一下就可以了。也不是资金无限大的游戏,干什么都不用算成本。更主要的是,讲清楚了100万到底是多大的数额,资金流为什么是企业的核心命脉。
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上,虽然晚了一些,但也都确实算得上是送给女性的礼物。两部剧但凡能看进去一些,至少对于“宝妈创业”,以及说“女性发展”会有一些参考价值。
但是:不是一个赛道,怎么说呢?
因为网友那句“《新闻女王》有《许你耀眼》想拍出来的感觉?”确实没说错了,虽然讲的都是女性创业与发展。但是内核真的是差太多了,所传递的精神,以及参考也真的是差太多。
首先是《许你耀眼》,同样是女性成长剧,同样是最后依托于创业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但是这部剧中,女主的选择虽然看起来都是自己决定的,但基本上都是被逼的。每一次主动地选择,都是现实迫使之下的决定:看似主动,其实被动。
然后是《许你耀眼》,说的女性成长,但成长的过程中都是需要“外力”帮忙的。每个问题的解决,都不是因为自己克服和解决了什么问题。都是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贵人的欣赏,最后由“贵人相助”,通过外力解决了困境,打一个顺风仗。
最后是《许你耀眼》,这部剧中所有成长问题的解决都是在人上。女主的成长史,就是一个琢磨人的过程。每一步往上走,都是搞定了某位“贵人”的结果。而搞定的方式,也都是从个人的喜好上下手。通过投其所好,提供情绪价值,而交换来了善意,从而成为了自己成长的依托。
无非是把这种“搞定人”,从以往的“算计”,变成了“善意的计算”。其核心还是在“人”上下功夫。至于事情的解决,只是解决“人”的副产品。不过这个价值观也没错,因为在上个时代的“经济环境”中,很多人就是靠这种方式上位的。不管是小三、还是大家说的狗腿子、又或是社会倡导的“会来事”,有着太多的案例与支撑,证明着这个价值观的正确。
搞定人,确实就能搞定事。
在上个时代的“经济环境”,贵人随手给予的一些资源,简单的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你很多的困境与问题。这个时代中虽然依旧如此,但是随着自顾不暇的审计与审核严格,企业反腐与内部督查频繁的时代,还有多少贵人愿意为“情绪价值”,付出如此之高的代价呢?不能说没有,但是值不值得就成了一个问题。
所以比之《新闻女王2》传递出来的“自强不息”,想做女王就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置身绝境的准备不同。《许你耀眼》确实一部极具国内职场文化特点的“大女主”剧,确实就如同那句“不是一个赛道”的评价一般。
两者确实不是一个赛道,《新闻女王2》承接第一部的故事,讲的都是女主如何克服问题的。没有什么贵人,贵人不是傻子,贵人也有所求,所求就有代价。女主是如何在欲望与迷茫,博弈与权衡中,选择了依靠自己,又如何依靠自己走出了一条女王的路。
《新闻女王》的内核,一直在琢磨事情上。从来不把他人当成救世主,也不期望与绑架他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感情是感情,事业是事业,区分的非常清楚。如果去除性别之外,叫《新闻男皇》,也一样会是部很好的作品。
因为这部剧中,没有什么感情戏,也没有什么男女性别差异的对待,更没有性别的政治正确。就像香港职场一样,男女都要竞争,生活对男女一样的残忍,公司也不会因为男女就有所区别对待。能干就干,干不了就换,哪怕是董事也一样,股东只看盈利。
因此《新闻女王》这部剧,就算是去除性别,改成男主剧本,叫《新闻男皇》。这也一样会是部很好的作品,甚至于连剧情的改动,都不需要有多大的变化,依旧可以讲好这个故事。
所以说两部剧确实不是一个赛道,《许你耀眼》讲的是琢磨人,依靠人来解决问题,一步步往上走。最终自己成为那个开始被他人琢磨的“人”,完成“阶级跃迁”。
而《新闻女王2》讲的是琢磨事,以解决事来获得成长。通过对事情的解决,得到对能力的培养与经验的积累。最终完成个人与团队,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最终所有人一起打进了“新世界”,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不是一个赛道,
我觉得评价非常准确。
其实关于人重要,还是事重要的这点,我和大家聊过非常多次。我的态度与看法一直没有变化过,我一直认为“琢磨事”才是最关键的。理由说过太多次了,实在不想炒冷饭。所以借这两部剧的壳,再聊一下,做个记录吧。
正文开始:
说到创业,大家总是会有一个错觉。觉得好像只要创业创起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无数的影视作品与成功人士故事,都好像在给我们强调这个点,成功,成功,还是成功。
但是创业从来不是考试,不是考完就结束了。不像想象中那样,好像签完合同就万事大吉了。就算是签完了合同,还需要交付完成,才能拿到尾款。除非,你的创业就是个皮包公司,就是个给贵人洗钱走账的渠道。否则,项目没有结束,结束的有问题,那么你都不可能拿到全款。
因此创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算贵人能帮你把台子搭起来,怎么把戏唱好,那是需要依靠你的本事的。你把贵人哄得再好,总不能期待贵人帮你把戏一直唱下去吧?不然那是贵人,还是爸爸,还是仆人?
因此任何的创业,都需要有能独立运营的能力。而要独立运营,就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解决问题?这是需要长期的训练,以及实操才能得到的结果。琢磨人,是不可能得到这项能力的。
《许你耀眼》那部剧拍的很好的地方,就是没回避这点。女主折腾了一部剧,那么多贵人无偿相助把她公司扶起来。但她那扶起来的公司,最大的客户居然还是他“老公”。你说这扶起来,算是哪门子的扶起来?
无非就是从道德上立住了,自己也是企业老板了。老公和自己的合作,是企业间的合作,而不是个人层面的合作。自己能拿到那个订单,是疑问自己和公司够强。
但实际上真的如此吗?
上市公司真的需要和小企业合作吗?
地产公司真的需要和服装公司合作吗?
我想,这个答案其实不需要说的太明白。任何一家正常且有发展的公司,其客户的组成,绝对不应该也不会是某一个或者几个客户占据了主要的“利润来源”。这样的企业,但凡没有维护好这个大客户,分分钟就是关门。
而这种需要依靠某个大客户才能活下去的企业,到底是大客户的公司,还是你的公司呢?(这里请自行配图,《投名状》中狄大人对庞青云说的:“你山自营姓赵啊”?)
因此上个时代为什么外包公司盛行,以及说皮包公司遍地,说白了除了说监管的问题之外。对于贵人来说,这就是遍地的韭菜啊,还是送上门求着自己下刀的那种,不割都对不起自己。不用来走走账,分担分担风险,都对不起从小的家庭教育。
所以说什么是创业?
《新闻女王2》拍的是真的好,非常直白的说清楚了。创业是一个要能独立运营的过程,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哪怕是在喜欢你的股东,他也有他需要负责的人。所以对待看重自己的人,自己的“贵人”,一定要做到:负责,靠谱,有担当。
贵人帮你,是需要你能反馈帮他的,不是为了你那还不如商K的情绪价值。贵人也不可能帮你养着公司,持续不断的为你提供多样化的订单。那种人不是没有,但你觉的都2025年了,还能够有几个“宋思明”?而你是海藻,还是你有个海藻妹妹?
因此创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开头难,发展难,守业更难。创业十个里面九个死,不是说创业成不成功,是说能不能一直活下来。十个里面,五个死在了开头,两个死在了中途,一个死在了终点,一个死在了终点之后,只有最后一个没咽气,成了你最后看到的那个“成功人士”。
所以我常说,琢磨事才是关键。你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有了1,才有后面的无数个0。如果1没有,0就是个寂寞。而如果先琢磨0,那么大多一辈子都不会有1了。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说到这就说完了,
最后把选择权交给大家,《新闻女王2》是继续开个预购贴?还是干脆写成文章?期望的价格是多少?有兴趣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了。
关联文章:
【解读】:《新闻女王》-职场竞争手册
【解读】:《繁花》背后的“花样繁杂”
【解析】:《繁城之下》人物志
【拆解】:《天道》藏起来的秘密
【解读】:《新生》温柔一刀,最致命!
来源:MercuriusJin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