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古装大剧《大生意人》开播。同为晚清商战题材,人们很自然地将它和《那年花开月正圆》联系起来,而且两部剧都是由陈晓主演!
近日,古装大剧《大生意人》开播。同为晚清商战题材,人们很自然地将它和《那年花开月正圆》联系起来,而且两部剧都是由陈晓主演!
当古平原身着长衫、长辫垂落,眼神中满是沉郁与审慎时,不少观众恍然间忆起八年前《那年花开月正圆》里那个飞扬跳脱、眼里闪烁星辰的沈家二少爷沈星移。
同样是陈晓演绎的清代传奇人物,同样历经命运起伏、完成人生蜕变,沈星移与古平原却好似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烈火焚身般的少年觉醒,一面是寒雪砺心式的儒商修行。
而陈晓用十年的演技沉淀,不仅勾勒出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传奇,更实现了从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到而今尝尽愁滋味的转变!
他的人生起点,是泾阳首富沈家的优渥生活。
作为备受宠爱的二少爷,沈星移自幼桀骜不驯、玩世不恭,是个十足的“混世魔王”。
他的世界里没有生存的压力,初期的成长带着浪漫主义色彩,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周莹的爱慕与追求。这份热烈又笨拙的喜欢,催生了他的责任感与担当,让他从一个胡闹的少年,逐渐学会放下身段学经商、扛起家族重任,最终觉醒家国大义,成长为敢于投身革命、慷慨赴死的热血志士。
古平原的登场,完全是一场悲剧。
他本是恪守“学而优则仕”的寒门书生,14岁中秀才、17岁中举,前程光明,坚信“士农工商”的阶级秩序,将科举入仕视为唯一正途。
然而,一场精心设计的陷害让他功名被革、流放宁古塔,毕生信仰瞬间崩塌。他的从商之路并非出于兴趣,而是绝境中的唯一出路!
成长路径:烈火绽放 与炭火深耕
他的成长是向外拓展的“破而后立”。
从对周莹穷追不舍的纨绔子弟,到为家族存续奔波的商人,再到投身革命的志士,沈星移始终带着一股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决绝。
他眼里的星光,是生命本能的炽热与纯粹——前期是懵懂欢喜的灵动,后期是理想坚定的决绝。他的魅力在于那份不顾一切的率真,以及最终以热血赴山河的壮烈,哪怕结局归于沉寂,也留下了滚烫的印记。
陈晓彼时的演绎,自带少年感的澄澈与张力,眼神里的灵动与炽热,恰是沈星移这个角色最动人的底色,让观众一眼就能读懂他的纯粹与赤诚。
他的成长是向内探寻的“步步为营”。
从宁古塔的绝境求生,到涉足晋商票号、茶叶盐业,再到对抗东印度公司、联合商帮守护家国利益,古平原每一步都走在信义与生存的钢丝上。他没有“开挂”的逆袭,只有在官、商、洋的罗网中,用智慧与骨气为自己和家国撑起一片天。
他的光芒藏在眼底深处,不再是少年时的外放锋芒,而是历经磨难后于深潭中点燃的沉稳炬火——是算计时的审慎,是坚守道义时的执拗,是面对不公时的悲愤,是看到希望时的微光。
这份内敛的成长,没有轰轰烈烈的爆发,却在日复一日的沉淀中愈发厚重,最终成就了“商王”的传奇。
近几年,观众热议“陈晓眼里没有光了”,恰恰是他演技进阶的最好证明。
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沈星移的核心是“纯粹与觉醒”。
陈晓需要用一双清澈、灵动,时而任性、时而深情的眼睛,完成少年从懵懂到成熟的蜕变。那时的“光”,是角色自带的少年气,也是演员与角色高度契合的自然流露,直白而有感染力。
而在《大生意人》中,古平原的核心是“沉重与挣扎”。
一个背负逃犯身份、肩负家庭重任、在乱世中艰难求生的书生,眼神里怎能再有不染尘埃的星光?陈晓刻意收敛了少年时的灵动,将外放的光华内化为更深沉的情感——是历经沧桑后的沉稳,是看透人心后的通透,是坚守本心时的隐忍。
他不是眼睛没了光,而是把光藏进了角色的命运里,藏进了每一次利益与道义的抉择中。这份“藏”,正是演员深度理解角色、与角色共情的体现,也是从“依靠外形气质”到“深耕角色内核”的华丽转身。
沈星移与古平原,是陈晓演艺生涯中两座风格迥异的里程碑。
沈星移让我们看到了他最好的“少年时”,那份眼里有星的纯粹与锋芒,成为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古平原则让我们见证了他步入黄金期的“成熟时”,那份心中有戏的沉稳与通透,彰显了演员的厚度与可塑性。
从为爱成长的纨绔子弟,到为国转型的末世儒商;从眼里有星的少年,到心中有炬火的行者!
陈晓用十年时间证明:
演技是在生活中不断地沉淀,岁月的痕迹都会体现在角色的身上,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那是一种洒脱,而今尝尽愁滋味却是一种阅历,从三十而立,到年近不惑,陈晓用两个角色给了观众最好的答案!
来源:兰姐的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