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人浮于爱》爆火!心理医生爱上患者,这个男人凭啥成热搜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11-27 06:46 1

摘要:有观众追剧追到上头,说这男人简直是理想型;也有人看得血压飙升,觉得他就是个情感操控高手。

台剧《人浮于爱》最近播到高潮,全网都在讨论顾厚泽这个角色。

有观众追剧追到上头,说这男人简直是理想型;也有人看得血压飙升,觉得他就是个情感操控高手。

能让大家吵得这么凶,这剧也算成功一半了。

这部剧翻拍自同名小说,讲的是台北城里几段纠缠的爱情故事。

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心理医生顾厚泽和艺术品销售周晓琪的感情线。

一个是戴着温柔面具的心理咨询师,一个是被富商包养却有盗窃癖的女孩,这组合想不狗血都难。

顾厚泽这角色确实有意思。

身为心理咨询师,本该保持专业边界,却对着患者周晓琪说"我能帮你"。

这话听着暖心,仔细想想全是坑。

他所谓的"拯救",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欲。

前几集里,他被控制狂前女友持刀威胁的剧情,算是把他的底色扒得明明白白。

表面上是温柔体贴的好好先生,实际上是个不敢面对冲突的逃避者。

这种男人,平时看着岁月静好,真遇到事儿跑得比谁都快。

心理学上管这叫"拯救者情结",通过拯救别人来掩盖自己的无力感。

顾厚泽对周晓琪的过度关心,与其说是动心,不如说是在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他以为自己是救世主,结果把所有人都拖进泥潭。

周晓琪这个角色太真实了,真实到让人心疼。

被富商包养是为了生存,有盗窃癖是因为童年创伤,想摆脱却又没能力独立。

她和顾厚泽的感情,更像是两个残缺灵魂的互相撕扯。

台湾那边的统计数据显示,女性贫困率比男性高不少,低收入女性里七成有心理焦虑。

周晓琪就是这数据里的一个缩影。

她不是不想逃,是根本逃不掉。

没有经济独立的底气,谈何人格独立?

剧里其他几条线也挺扎心。

富二代爱上孤女,前风尘女操控男友,说到底都是权力关系的变种。

爱情在这儿成了阶层跨越的跳板,成了控制对方的枷锁。

顾厚泽式的温柔,不过是换了种方式的压迫。

观众为啥对顾厚泽又爱又恨?因为他身上有大家想要的影子。

渴望被拯救,又害怕被控制;想要温柔体贴,又讨厌优柔寡断。

这种矛盾心理,不就是当代人感情状态的真实写照吗?

这部剧最难得的是没给童话结局。

周晓琪最后谁也没选,自己走了。

这才是现实。

真正的救赎从来不是靠别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顾厚泽再好再坏,终究只是别人故事里的人。

现在的台剧是越来越敢拍了,把爱情里的那些不堪扒得明明白白。

不像有些剧,光讲风花雪月,回避现实问题。

《人浮于爱》虽然狗血,但狗血里透着真实。

这大概就是它能火的原因吧。

顾厚泽哪里好?或许他哪里都不好,只是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拯救,渴望在这个操蛋的世界里找个依靠。

可惜啊,爱情从来不是救生圈,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这部剧就像面镜子,照出了当代人的情感困境。

阶层固化、性别权力、心理创伤,这些问题哪是谈个恋爱就能解决的?顾厚泽式的男人之所以让人着迷,不过是因为我们都在渴望一个不存在的完美救赎。

看完这部剧,与其争论顾厚泽好不好,不如想想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感情。

是找个人拯救自己,还是先学会自己站立?毕竟,健康的感情从来不是谁拯救谁,而是两个人并肩前行。

现在台剧越来越会用爱情故事讲社会问题了。

从《不够善良的我们》到《人浮于爱》,都在撕开生活的体面。

这种剧看着扎心,但比那些无脑甜宠剧有意义多了。

至少它让我们思考,爱情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顾厚泽这个角色的争议,本质上是大家对理想伴侣的期待在打架。

想要温柔体贴,又怕对方软弱;想要强大可靠,又怕被控制。

这种矛盾心理,说到底还是没搞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追剧归追剧,可别把剧里的感情当真。

现实里哪有那么多顾厚泽?就算有,也未必是你的救赎。

与其期待别人拯救自己,不如努力成为自己的光。

毕竟,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人浮于爱》能引发这么大讨论,说明大家对感情的思考越来越深了。

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甜或虐,开始关注关系里的权力平衡、人格独立。

这种变化是好事,说明我们都在成长。

最后想说,顾厚泽哪里好?或许他最大的好,就是让我们看清了自己。

看清了自己的渴望,看清了自己的软弱,也看清了爱情的真相。

这大概就是这部剧最大的价值吧。

来源:世间一分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