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丽热巴扛剧底盘遭质疑?《枭起青壤》的争议藏着内娱真相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7 08:32 1

摘要:《枭起青壤》一开播,#迪丽热巴的扛剧底盘#就吵上热搜。一边是粉丝晒数据力证实力,一边是质疑声骂“高开低走”,这场骂战看似针对演员,实则撕开了内娱剧圈的遮羞布——到底是谁在盯着“扛剧”二字死磕?

《枭起青壤》一开播,#迪丽热巴的扛剧底盘#就吵上热搜。一边是粉丝晒数据力证实力,一边是质疑声骂“高开低走”,这场骂战看似针对演员,实则撕开了内娱剧圈的遮羞布——到底是谁在盯着“扛剧”二字死磕?

先看实打实的成绩:开播6分钟腾讯视频热度破20000,1小时冲至25000,创下2025年平台现代剧最快破纪录战绩,服务器都被挤到卡顿。海外更是风光,版权卖到115国,Netflix开播两分钟播放量破亿,冲进全球日榜第二,澳洲、美国等地直接登顶。社交平台上,840个话题词条累计15亿阅读,迪丽热巴的睡衣打戏、雨林刀战刷屏,二创内容超5000条,这些数据搁哪部剧都是“爆款标配”。

可质疑声照样汹涌:“没剧粉盘”“打不过95花”“魔改原著毁IP”。豆瓣短评区撕成修罗场,原著党怒喷四十万字剧情被砍半,“爱即催命”的宿命感全没了;路人吐槽前三集节奏慢,暗黑滤镜把夜戏拍得“看不清人脸”。更有人抓着热度回落说事儿,认为粉丝“云包场”刷数据,真实观众留不住。

但把“数据波动”怪到迪丽热巴“不扛剧”,未免太双标。首先题材就有先天短板,中式奇幻+地底世界观本就比甜宠、权谋冷门,能做到这个热度已是超常发挥。其次剧方操作拖后腿:空降开播没给足宣发时间,锁V策略堵死路人口碑发酵路,平台还早早就下调了热度达标线,反而引发“数据放水”争议。

再说“扛剧”的定义本就被玩坏了。内娱现在的逻辑是:演员要扛得起流量,还要背得动剧本、制作的锅。迪丽热巴在剧中的表现可圈可点,黑衣“疯刀”人设贴脸,原声台词有代入感,成家班指导的打戏被夸“年度最佳”,40秒连劈招式又飒又狠。可剧本魔改、剪辑拉胯、滤镜翻车这些问题,难道该演员来买单?

质疑声的背后,藏着三类人的心思:对家团队趁机踩一脚,抢占顶流话语权;流量时代的“数据洁癖者”,见不得热度有起伏就扣“扑街”帽子;还有被宣发忽悠的观众,前期被“剧王”噱头拉高期待,稍有落差就放大不满。毕竟迪丽热巴作为女顶流,自带舆论放大镜,任何一点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

更讽刺的是,内娱早就没了“单人扛剧”的神话。一部剧的成败,剧本是根基,制作是骨架,宣发是推手,演员只是其中一环。《枭起青壤》单集1200万预算,实景搭建+敦煌美学质感在线,却栽在节奏把控上,这明明是主创团队的问题,却要让演员来扛“不扛剧”的锅。

粉丝忙着晒数据挽尊,黑子盯着跌幅骂街,可没人在意:现在的“扛剧争议”,早已偏离了看剧的本质。观众想看的是好故事、好表演,而不是拿着数据表格互相攻击。迪丽热巴的热度能让冷门题材出圈,能让中式奇幻走向海外,这已经是她“扛剧能力”的最好证明。

这场骂战终会过去,但内娱该想明白:别再把所有压力都甩给演员。当“扛剧”变成攻击艺人的武器,当数据变成唯一的评判标准,最终毁掉的是整个行业的创作生态。与其纠结谁扛得起剧,不如先让剧本身配得上观众的期待——这才是《枭起青壤》争议背后,最该被重视的真相。

来源:月下从容吟诗的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