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意人:李万堂真实身份暴露!这才是古平原在考场被陷害的真相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7 05:33 1

摘要:因为古平原当年是在科举考场上犯了事才被流放到这里的,所以他不仅满腹经纶,还写得一手好字,加之祖上经商,所以打算盘,算账理财同样是一把好手。

男主古平原一出场的身份便是被发配到宁古塔的流犯。

都说“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古平原凭借着其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胆识,在宁古塔待了五年的他,

不光是在流犯当中能一呼百应,声望日隆;就是在官府那里,也成了得用的、不可或缺的存在。

因为古平原当年是在科举考场上犯了事才被流放到这里的,所以他不仅满腹经纶,还写得一手好字,加之祖上经商,所以打算盘,算账理财同样是一把好手。

为了躲避做重苦力的厄运,一介书生古平原便发挥其所长,帮许营官这些驻守宁古塔的官家人做一些理账的营生。

古平原心思活络,智谋过人,在理账之外,还总能帮许营官这类人解决一些燃眉之急。时间一长,许营官这类人也开始倚重古平原。

不过,古平原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对许营官在此地作威作福,往死里压榨流犯的行为古平原一向很看不惯。

所以他不仅不肯帮着许营官等人为非作歹,还常常替流犯在官家面前腾挪周旋。

这些行径虽然让他在流犯当中积累了不少人望,却也让许营官对他心存审视戒备,一不遂心意便想煞煞古平原的威风,折辱折辱古平原。

这也更坚定了古平原尽快逃离这里的决心。

说起来古平原被发配宁古塔,且刑期还是漫长的十年,真相可太冤了。

古平原是徽州歙县古家村人,因为家乡地势不利于种粮,所以家乡人大多以经商为主业。

古平原的祖父原是个粮商,随着京杭大运河的漕船做生意,祖父时代家道还算殷实。

后来官府征收漕粮征收得狠,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官府派兵来弹压,就在这动乱中,古平原的祖父赔了老本不说,且把命送在了扬州。

当时的古平原刚刚出生,古平原的父亲古皖章为了还清欠下的债务,也跑起了买卖。

因为古平原的父亲经商手腕很是高明,做起生意来驾轻就熟,不仅很快还清了债务还颇有盈余,家里的生活也肉眼可见地步入了小康。

谁知古平原的父亲野心可不止于此,他想做的是更大的生意。

在凑足了一定数目的钱之后,古平原的父亲便去了北方寻求大的发展机会,当时的古平原仅仅五六岁,弟弟古平文两三岁,妹妹古雨婷刚刚半岁。

父亲这一走便再没回来,连封书信也没往家捎过,更别提银钱了,村里人都说古皖章定是把命丢在外面了,要不怎么可能在十来年里一点音讯也无。

自古父走后便是古母胡氏一人拉扯着三个孩子过活,她靠给人缝补为生,日子过得极其艰难,遇到荒年,如果不是乡邻族人接济,一家人就有活活饿死的下场。

好在古平原打小就聪明懂事。因为看到古家两代人经商都没有好下场,于是古母打定主意不让古平原经商,而是走读书科考之路。

因为家境困窘,古母便将家中三进的宅子卖了两进用来专供古平原读书。

古平原倒也争气,读书那是一点就通,十四岁便进学成了秀才,十七岁上又在乡试中一次中举,接下来如果古平原能在会试中脱颖而出,古家的苦日子就算是熬出头了。

可送儿子进京赴考的盘缠却让古母犯了难,最后还是古平原的恩师白老师仗义资助,他把省吃俭用存下的纹银慷慨相赠,一心要帮古平原博取功名。

就这样古平原才得到了去京城赴考的机会。

考场飞来横祸

会试考场里,古平原才思泉涌,发挥稳定,谁料却发生了一件从此改变古平原命运的事。

这日近午,古平原在号房里刚接下从小窗户递进来的午饭开吃,忽听得外面有人低声询问负责值勤警戒的号卒“安徽举子古平原住在哪间号舍?”

因为号场寂静无声,所以这声音清晰可辨。

接着便听到有人轻轻敲了敲窗户,低声说道:“古举子,你家里来信,说令堂重病垂危,要你知晓。”古平原急推窗而视,却只看到那人的半张侧脸。然后来人便疾步而去。

古平原闻听此言却如五雷轰顶,他是母亲一手带大的,母亲的艰辛和不易他感知最深,一想到母亲生命垂危他便无心再考,收拾了文房四宝便想提前退场。

谁知古代科考最是制度森严,只要进场,就算是昏厥,也要让大夫在号房里把脉开方,不到时间绝不能放人出场,以防提前出场的举子泄露出去考题,再做好答案传递进来。

这些规矩古平原都知道,可他现在早心神已乱,什么也顾不得了,本来他以为最多获个“喧哗科场”的罪名,被打一顿板子后逐出考场。

可不想在他与号卒推搡之际,他手中的包裹被扬起,里面装着的墨汁没来得及倒掉,顺着他扬起的手砚台重重砸在了正好走过来的房官脸上,

把房官砸了个乌眼青不说,一兜墨汁还将房官的脸染成了黑脸包公。

这一下事情可闹大了,古平原当即被扭送到了京兆尹衙门。

京兆尹倒是个明事理的好官,虽然事甚荒唐,但如果古平原所言句句属实,便也不是不能从轻发落。

但问遍号里号外,连一个肯为古平原做证的证人都找不到。再到安徽会馆打听,竟然也没发现有任何人从徽州过来给古平原送过口信。

这下古平原真是百口莫辩,只能被京兆尹衙门依律治罪,被发配流放到了奉天尚阳堡,且十年刑期,这已经算是京兆尹对他的从轻发落了。

古平原待在宁古塔这苦寒之地,五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蹊跷事。

出事后经过他的多方打听,得知他的母亲在他去参加科考后一直在古家村好好的待着,并未曾身染重病,更不曾派人去给他传过口信,可见他是被人给陷害了。

可是他一个未曾踏入社会的穷举子,又哪来的机会和人结下这么大的冤仇,被人如此栽赃陷害,非要毁他前程,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古平原后来逃离了宁古塔,开始走上了经商之路。

可是只要是遭遇上京商李家,古平原便不死也得脱层皮。

无数次的被为难算计,无数次的被设置障碍,无数次的险象环生,无数次的身处绝境,似乎背后总有一只黑色的大手在试图一次次将他置于死地。

直到最后谜底揭晓古平原才知晓:害他的不是别人,却是他的亲爹----李万堂。

为什么李万堂会对自己的亲儿子如此歹毒呢?

原来,早在二十年前,当时京城李家的李老爷已将生意做到了京商的头把交椅,可李老爷不仅自己就是李家单传,自己膝下也荒疏,只有一个女儿。

为免身后自己多年奋斗下的家业被族人瓜分殆尽,便想着为女儿招个赘婿进门。

条件首要一个便是必须要有经商天分,其次是只要入赘李家,便须彻底斩断过往,和所有的家人、亲朋好友都绝不能有所往来。

而徽商古皖章便从一众客商中脱颖而出,入了李老爷的法眼,而李皖章面对着李家的滔天富贵也不禁动了心。

他虽然是个有本事的人,可凭他的本事,他自忖这辈子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京城李家这富庶程度,于是在权衡利弊之后,他决意做了李家的赘婿。

李家为了瞒天过海,也摒绝亲戚,尽遣下人,把府中服侍的人全部换新,赋予了李万堂新的身份----李家的亲儿子,

不过是从小就过继给了别人,长大后才被接了回来,而李家女儿则是以外甥女的身份被养在府中,如今孩子们长大了,索性亲上加亲结成连理。

等到年代一长,旧人凋蔽,这谎话也便成了事实,再无人追究,无人拷问。

如果不是这回李万堂执意想回到原藉偷偷看看父亲的灵位,却意外撞上来此地祭祀的古母和其儿女,这个谜团恐怕这辈子都无法解开了。

正因为李万堂惧怕古平原一举中第,从此走上官路,在京城和自己有诸多交集。

就此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毁掉自己好不容易求来的富贵前程,这才有了他对儿子古平原的一系列极端行为:

在考场上无端陷害古平原,害得古平原被流放到了宁古塔;

与古平原在经商过程中处处为敌,恨不能对其赶尽杀绝。

原来自己经历的所有苦难,大半是拜亲生父亲所赐。

来源:1975秋天的回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