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 |《遗产继承人》:一场产教融合的“实战演练”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6 21:39 1

摘要:随着行业对“微短剧+”融合模式的持续探索,“千行百业入‘剧’来”的进程正在加速。如何提升内容质量、推动内容与产业深度联动,已成为微短剧行业关注的重点。近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七批推荐剧目的《遗产继承人》,通过“文旅+非遗+产教”三重融

随着行业对“微短剧+”融合模式的持续探索,“千行百业入‘剧’来”的进程正在加速。如何提升内容质量、推动内容与产业深度联动,已成为微短剧行业关注的重点。近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七批推荐剧目的《遗产继承人》,通过“文旅+非遗+产教”三重融合实践,为这一命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该剧由西影传媒、华商影业出品,西安欧亚学院、四川创新视界、浙江燃点时代联合出品,并在红果短剧、抖音等平台上线。作品凭借对陕北文化的深入挖掘与正能量主题的生动表达,受到了业界与观众的关注。

微短剧《遗产继承人》海报

《遗产继承人》以陕北农村为背景,讲述了陕北说书艺人秦家根与外甥李小宝,循着姥爷留下的神秘“遗产”线索开启寻亲之旅的故事。舅甥俩在旅程中化解隔阂、共同成长,“遗产”的真相也随之揭晓。剧中,秦家根对非遗技艺的质朴坚守,以及李小宝从顽皮到主动扛起传承责任的蜕变,既构成了温暖的亲情主线,也自然带出了一系列文化符号。作品最终落脚于“精神遗产远胜物质财富”的核心主题,传递出关于“传承”的深刻意义,让南泥湾精神与非遗传承使命以最朴实的方式直抵人心。

微短剧《遗产继承人》剧照

这部剧的突破在于构建了多层次的内容融合体系。在“文旅+非遗”方面,剧情将南泥湾、宝塔山等革命地标融入叙事,并通过陕北说书、剪纸等非遗技艺的串联,使非遗元素成为推动情节的关键部分。制作团队特别选取了《刮大风》《尊老爱幼》等陕北说书的经典唱段,在保留其原有艺术特质的同时,与剧中的情感节奏相呼应,让传统文化在新语境中焕发新活力。这种“以文化为筋骨、以剧情为血肉”的融合方式,使微短剧不仅具备文旅宣传功能,更成为“景、情、文”有机结合的鲜活实践样本。

微短剧《遗产继承人》剧照

此外,《遗产继承人》在“微短剧+产教融合”方面的尝试,为破解行业人才短缺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的学生深度参与了该剧从前期筹备到后期推广的全过程,为作品注入了年轻视角,也探索出影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对接的新路径。这种模式若能持续推广,其价值将超越单部作品,为微短剧行业的长期发展积累人才资源。

《遗产继承人》的实践,展现了主流机构与地方文化资源协同创作的可能。它也提示我们,当微短剧真正扎根于地方文化,在追求流量的同时更注重精神内涵的传达,作品便更容易唤起与观众的情感共鸣。期待看到更多精品微短剧,在融合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创作方向上,持续拓展微短剧的艺术表达空间与社会价值。

作者:樊星平

来源:南都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