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唐朝诡事录3》热播,剧里出现的“阀阅”,搞得观众一头雾水
最近《唐朝诡事录3》热播,剧里出现的“阀阅”,搞得观众一头雾水
今天这期我们就来讲一讲“阀阅”
阀阅不是门把手,而是身份的象征
你以为阀阅是门上的装饰?错!它可比门把手金贵多了。
阀阅指的是世家大族门前的两根柱子
“阀” 是 “功”(显性的功绩、爵位)
“阅” 是 “历”(隐性的资历、履历)
简单来说,就是“我家祖上阔过”的豪华版简历。
想象一下,你走在长安街上,看到某家门口两根大柱子金光闪闪,刻满“某某尚书”“某某将军”——不用问,这家人绝对惹不起!
没有阀阅?那你基本算个“路人甲”
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鼎盛,“阀阅” 成为士族的专属代称,此时 “阀阅” 的核心是 “血缘 + 仕宦履历”,成为区分士庶的核心标准。
唐宋以后:科举制兴起,门阀制度衰落,但 “阀阅” 仍沿用为 “家世、门第” 的雅称
在唐朝科举制度兴起,门阀世家开始衰落,此时名门望族对寒门弟子的排挤达到顶峰
毕竟之前社会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顶级士族中,对于分一杯羹的寒门,自然不屑
剧里苏无名为啥总被排挤?因为他“寒门出身”,
而卢凌风为啥走到哪儿都有人跪舔?范阳卢氏的阀阅,那可是刻满了三公九卿!
阀阅背后,是唐朝的“职场潜规则”
你以为唐朝科举公平?太天真了!没有阀阅加持,考中进士也只是个“高级打工仔”。
唐朝官场有句话叫“崔卢李郑王,天下半数官”,说的就是顶级门阀垄断了仕途。
因为阀阅不仅是荣誉,更是权力和利益的保证书。
谁动了阀阅,就等于动了整个家族的命根子
用现代人思路那就是家里有个“一等功牌匾”来个该溜子给砸了,那肯定要跟他拼命的
现代人看阀阅:不就是个“凡尔赛朋友圈”?
用今天的话说,阀阅相当于“凡尔赛豪华版朋友圈”:
普通人家朋友圈:“今天搬砖好累”
门阀世家阀阅:“曾祖宰相/祖父大将军/父亲州刺史”
更绝的是,这“朋友圈”还是世代相传的!
难怪《唐朝诡事录3》里,为了阀阅能闹出人命
下次再看剧时,听到“阀阅”二字,记得露出“我懂”的微笑
PS:在2023年冬天,陕西考古院在长安郭杜镇挖出一根韦氏阀阅,石柱残高 3.8 米,基座刻着 “京兆韦氏,累叶蝉冕”。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至今没有照片流出,待后续可以展出时,大家一定要去看一看
来源:文加不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