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骂编剧“刀子嘴”,有人连夜下单同款玉镯,结果淘宝客服自动回复:亲,这是道具,不辟邪,也不保婚姻。
“镯子是假的,眼泪是真的。
”
昨晚《四喜》最后一集刚播完,朋友圈就被这句话刷屏。
有人骂编剧“刀子嘴”,有人连夜下单同款玉镯,结果淘宝客服自动回复:亲,这是道具,不辟邪,也不保婚姻。
戏里,沈明珠把那只“传家宝”塞进弟媳手里,镜头给了镯子一个特写——纹路里一道暗裂,像极了中国式家庭表面光、内里碎的样子。
下一秒,她喊了声“爸妈”,声音不大,却把观众的心一起喊豁了。
弹幕里飘过一句:“原来和解不是拥抱,是先把假面子摔碎。
”
很多人以为故事到这儿就圆满了,其实最扎心的在后面。
字幕走完,屏幕上突然蹦出一行小字:特别篇春节见。
导演后来补刀:“我们留了一堆烂摊子没收拾,医生到底要不要表白,冯美奇她妈欠的工人工资谁补,都得再拍90分钟才能喘口气。
”一句话,把观众刚捂热的心又晾在冷风里。
更离谱的是那只假镯子。
道具组透露,成本不到两千块,南阳独山玉边角料做的,拍完戏本来打算扔仓库,结果南京一家拍卖行找上门,说愿意当慈善拍,起拍价直接写十万。
网友笑疯:“花十万买一只道具裂镯,图啥?
”底下高赞回答:“图个提醒——家里真东西不多,假客气倒不少。
”
戏外,演员自己玩脱了。
张晓晨和王凯干脆开了个账号叫“四喜小厨房”,复刻剧里那桌“和解宴”。
最新一条视频,王凯围着围裙炒红烧肉,手腕上晃着一只碧油油的镯子,眼尖网友截图放大,纹路和道具一模一样。
评论区瞬间炸锅:“所以真镯子在你这儿?
剧组撒谎?
”制作人赶紧出来灭火:“那是王凯老婆自己的嫁妆,跟戏无关。
”一句话,又把观众踹回现实:原来连演员家里也有真真假假的镯子梗。
上海妇联连夜把这段“镯子戏”剪进调解课件,标题就叫《一只假玉镯,如何劝退真彩礼》。
讲师说,现在小两口吵架,只要把“沈家模板”甩出来,双方父母就能秒懂——彩礼不是钱,是面子;面子给够,里子可以慢慢补。
网友调侃:“建议全国民政局循环播放,比发结婚证还管用。
”
中国传媒大学的老师倒冷静,说《四喜》最狡猾的是“不给糖吃”。
传统家庭剧最后一集必须热气腾腾,它偏把火关小,留一桌子半生不熟的菜。
观众饿得慌,才会自己回家找食材补做。
换句话说,编剧把“未完待续”拍成了生活本身——谁家不是一边夹生,一边往下咽?
特别篇预告里,沈明珠站在老宅门口,背对镜头说了一句话:“镯子可以假,日子得真。
”底下字幕打:春节档,咱们把没说完的废话接着说完。
评论最高赞只有六个字:
“行,那带酒来。
”
来源:小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