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就是说,现在的古装剧真的越来越糊弄人了——不是工业糖精从头甜到尾,男女主光谈恋爱不干活;就是后宫争斗老三样,下毒、争宠、装无辜,剧情套路熟到我能提前念出下一句台词。服化道更别提,塑料头饰反光刺眼,廉价布料一看就没质感,看两集就想划走。直到《明月录》带着“双向
咱就是说,现在的古装剧真的越来越糊弄人了——不是工业糖精从头甜到尾,男女主光谈恋爱不干活;就是后宫争斗老三样,下毒、争宠、装无辜,剧情套路熟到我能提前念出下一句台词。服化道更别提,塑料头饰反光刺眼,廉价布料一看就没质感,看两集就想划走。直到《明月录》带着“双向重生+太监男主”的设定杀出来,我直接被勾住魂!这剧连完整预告片都没放,预约量直奔420万,我天天蹲官博扒路透,连一张模糊的剧照都能和闺蜜聊半小时,总算从剧荒里熬出头了。
剧情简直把“遗憾与救赎”焊死在骨子里,光扒细节就够我揪心:故事发生在嘉靖年间,那时候严嵩父子一手遮天,朝堂上敢说句公道话的忠臣全被搞死,倭寇还在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百姓活得苦不堪言。王楚然饰演的魏采薇,前世太惨了——她爹是个好医官,平时给穷人看病都不收钱,结果就因为不愿给严世蕃炼害人的“长生药”,被诬陷通敌砍头,脑袋挂在城门上示众三天,没人敢收尸。魏采薇为了翻案,只能入宫当小宫女,天天端茶倒水受气,被管事嬷嬷骂、被宫女排挤,最后还被政敌堵在柴房浇上汽油,活活烧死。她到死手里都攥着给汪大夏绣了一半的平安符,红布烧得焦黑,针脚还歪歪扭扭的,连“安”字最后一笔都没绣完。
辛云来饰演的汪大夏更让人心疼,他的命就是被乱世逼的:小时候爹被倭寇杀了,娘重病没钱治,为了让娘活下去,他只能自宫入宫,从最低等的小太监做起,冬天在冷水里洗衣服,手冻得全是冻疮,硬生生熬成权倾朝野的冷面督公。他心里一直护着魏采薇,却连给她送碗热汤都要偷偷摸摸,怕被政敌抓住把柄。魏采薇死的时候,他被侍卫拦住,眼睁睁看着柴房烧塌,连她的骨灰都没抢到。最后他也没好下场,被严嵩的人下毒,倒在宫门口,口袋里还装着魏采薇之前给他治咳嗽的甘草片,凉得像他的心,到死都在喊魏采薇的名字。
双重重生后,剧情直接开了“逆天改命”模式,最戳我的就是巷口那段路透:魏采薇不再是任人拿捏的小宫女,背着她爹留下的旧药箱,装成游医回京城——药箱上有个小缺口,是她小时候摔的,还绣了朵小兰花遮着,里面除了药材,还藏着她爹的冤案卷宗和小时候的铜铃。汪大夏则装成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天天揣着鸟笼逛茶楼、斗蛐蛐,故意输钱让人觉得他没野心,背地里却偷偷记着严嵩党羽的恶行,把名单藏在鸟笼夹层里。两人第一次重逢,就是魏采薇在巷口死死攥住要去净身房的少年汪大夏,哭着喊“别去!那不是你的路,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汪大夏愣了几秒,眼神从疑惑变成了然,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像在说“我懂了,谢谢你”,谁看了这画面不眼眶发热啊?
别以为这剧就靠设定吸睛,往深了扒全是戳中普通人的内核:
首先,双向重生不是“开金手指爽文”,是咱普通人藏在心里的遗憾救赎。以前看重生剧,都是主角单方面开挂杀全场,男主就是个陪衬。但《明月录》不一样,魏采薇记着汪大夏自宫的痛苦,拼尽全力拦着他;汪大夏带着前世的深情,魏采薇被追杀时,他假装路过解围,自己被打得胳膊青一块紫一块也不吭声;魏采薇打听翻案线索时,他偷偷递上关键纸条,字写得歪歪扭扭还怕她嫌弃。这哪是古装剧剧情啊,分明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声!我闺蜜去年为了考公,放弃了学了十年的插画,现在天天后悔,看这段路透时跟我说“魏采薇拦汪大夏那下,我好想穿越回去拦当时的自己”。是啊,魏采薇拦的不是汪大夏的自宫刀,是我们想改写遗憾的执念;两人互相守护的样子,治愈的是我们心里那些没说出口的“对不起”和“来不及”。
其次,太监男主终于不是工具人,活成了“反抗命运的普通人”。以前古装剧里的太监,不是阴狠反派就是端茶倒水的背景板,没一点立体感。但汪大夏不一样,前世自宫是为了活命,不是为了权力;掌权后也没作恶,反而偷偷给受灾百姓送粮食,给被诬陷的忠臣递消息。今生装纨绔,是为了逃离那个吃人的宫廷,哪怕被人骂“没出息”“烂泥扶不上墙”,也不愿再走前世的老路。这像极了现实里的我们:有人为了父母期待,干着不喜欢的工作,天天唉声叹气;有人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却不敢轻易改变。汪大夏告诉我们,哪怕命运给你画好了轨道,你也有权利撕了它,重新走一条自己想走的路,这种倔强比任何爽文剧情都让人共情。
最后,制作上的诚意,才是对观众最基本的尊重。现在很多古装剧,绿幕抠图、塑料头饰糊弄事,《明月录》却把钱花在了刀刃上。我看网友扒细节,王楚然的明制袄裙是照着故宫文物做的,领口的盘扣、裙摆的刺绣分毫不差,连腰带流苏都是南京云锦博物馆的师傅手绣的;辛云来的飞鱼服更绝,胸口的暗纹居然是“守护”二字的变形,平时看不出来,太阳一晒才显金色,阴天就是深灰色,刚好贴合他“表面纨绔、内里藏锋”的人设。剧组还建了60亩的明代实景基地,石板路上的车辙印都还原了当时的样子,连茶楼里的茶碗都是仿明代官窑的款式,这种不糊弄人的态度,比流量明星加持更让人买账。
其实观众对古装剧的要求从来都不高:我们不想看工业糖精,想看有羁绊、有救赎的真心;不想看敷衍的服化道,想看能让人沉浸的时代氛围;不想看一路开挂的主角,想看有挣扎、有成长的普通人。《明月录》的未播先火,本质上是观众用期待投票,告诉市场“好好讲故事、用心做制作,我们就愿意等、愿意看”。
等开播那天,我肯定提前备好纸巾和奶茶,和闺蜜连麦追剧。我还特意把前世没绣完的平安符图案存了下来,就等着看剧里魏采薇补完的样子;也想看看汪大夏不用再受宫刑之苦,和魏采薇在宁波抗倭的战场上并肩作战,把前世没说出口的“我喜欢你”、没吃完的桂花糕,全都补回来。好的古装剧从来不是让我们逃避现实,而是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面对遗憾的勇气,学会珍惜当下。《明月录》能不能成为年度黑马,咱就搬好小板凳,等着它开播封神!
来源:林lin玲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