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女”当道,越坏越红?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5 10:54 1

摘要:在都市剧《许我耀眼》中,女主角许妍(赵露思 饰)不惜伪造家境嫁入豪门,其“恶女”形象成为前半段剧情的主要看点;剧外,其人物slogan“好女人得到名声,坏女人得到一切”更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二创热潮。

越来越多的“恶女”,正悄然占据影视剧的讨论中心。

在都市剧《许我耀眼》中,女主角许妍(赵露思 饰)不惜伪造家境嫁入豪门,其“恶女”形象成为前半段剧情的主要看点;剧外,其人物slogan“好女人得到名声,坏女人得到一切”更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二创热潮。

悬疑剧《命悬一生》中,吴细妹(李庚希 饰)从盲婚哑嫁的受害者,一步步蜕变为两次杀夫并策划“杀夫骗保”案的复杂角色。她的故事既是女性受难史,也是一部“恶女”的成长史。

此外,戏份不多的田宝珠(姜珮瑶 饰)同样因一段“坏女人宣言”意外走红,被不少观众视为剧中潜藏的“大女主”。

近期热播的韩剧《亲爱的X》,改编自同名漫画,自宣布影视化起就高举“恶女”旗帜,宣传中不断强调“韩剧史上最坏恶女”“历代级坏女主”。播出后,这部剧在中文互联网的热度持续走高,女主角白雅珍(金裕贞 饰)的形象也的确颠覆了以往韩剧女主的传统设定。

“恶女”当道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审美趣味与情感诉求的转变。这种转变与表达,或许比“恶女”形象本身,更值得被关注。

01

《亲爱的X》是一部方方面面都很“极致”的作品。

对比的极致——

故事始于一个小女孩的独白。大雨滂沱的夜晚,她熟练地处理脸上的伤口,随后平静地目睹父亲杀害了母亲并伪装成意外。

下一刻,镜头切换。小女孩成长为万众瞩目的女明星。在闪烁的聚光灯与光鲜的红毯之下,屏幕上缓缓浮现的,却是这样一段介绍:“姓名:白雅珍;职业:演员……她是反社会人格,她将他人视为工具,她刻意只接近对她有利用价值的男人……她心中仍怀有未完成的杀人计划……”

后续剧情中,类似的对比与反转层出不穷。女主角可能上一秒还在承受校园霸凌,下一秒就以运筹帷幄的布局者姿态登场。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制造了悬念,也为观众带来十足的“爽感”。

设定的极致——

从《白夜行》的唐泽雪穗到《许我耀眼》的许妍,“恶女”角色往往都会被赋予不幸的原生家庭。而在《亲爱的X》中,这种“不幸”被推向极致。

白雅珍的母亲酗酒、家暴,父亲好赌、出轨,再婚后甚至与新任妻子企图利用幼年雅珍的隐私视频牟利。成年后,独自生活的雅珍长期遭受父亲勒索,原本考上法学院的她因此失去入学资格。

这些不幸的叠加,最终促使雅珍彻底“黑化”。起初她的“恶”仅用于反击,但在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后,为摆脱悲惨过去,她开始主动利用他人,种下“恶因”,并终将自食其果。

表现手法的极致——

《亲爱的X》导演是李应福,曾执导《太阳的后裔》《鬼怪》等爆款作品。如果说他过去的镜头语言是以唯美浪漫见长,那么在本剧中,其风格明显更贴近当下的网络审美:运用光影、构图、特写镜头等不断强化人物情绪,增强视觉冲击,高度适配短视频的传播逻辑。

透过这三重“极致”,便不难理解,在长视频遭遇困境的今天,这部单集时长超过一小时(最新一集更长达1小时23分钟)的剧集,为何仍能获得观众的青睐。

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视听表达、节奏设计,《亲爱的X》都代表着一种更适配网生代观众审美的创作趋势,对国内影视剧创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02

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的影视“恶女”风潮,本质上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审美变迁。

最初引发“恶女”走红的,并非当下热播剧中的角色,而是那些曾在老剧中长期背负骂名的女反派。

例如,2001版《封神榜》中温碧霞饰演的妲己,在网友的重新解读中,她成了“第一个事业型妲己”,其台词也被视作“反娇妻文学”的典型。

再如《小鱼儿与花无缺》中的江玉燕(杨雪 饰),作为全剧最大反派,多年后她赢得了观众的理解与欣赏。从底层一路攀爬,甚至一度接近登顶称帝的她,是这届网友眼中的“爽文女主”,这部剧也因此被戏称为《江玉燕传奇》。

紧随老剧翻红之后的,是“配角上桌”,且在“恶女”类角色中尤为显著。

从《长月烬明》中高呼“没有人比我自己更值得我去爱”的叶冰裳(陈都灵 饰),到《莲花楼》中“得不到就毁掉”的焦丽谯(王鹤润 饰),再到《云之羽》中白切黑的上官浅(卢昱晓 饰),这些角色性格各异,却都因“恶女”这一标签引发广泛共情,成为观众情感投射与价值认同的载体。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主角也开始拥抱“恶女”特质,已然显示出创作者对观众审美转向的感知,进而影响了女性向作品的叙事逻辑与角色塑造的范式。

又因文化基因上的高度相似,与作品的广泛传播,高热度的韩剧往往也能较为准确地满足国内一些观众的审美偏好。

因此在方方面面追求极致、高调标榜“韩剧史上最坏女主”的《亲爱的X》,反而是国内恶女风潮一个很好的标记点——它既测试着观众对“恶女”人设与暗黑叙事的接受程度,也预示着这一类型角色在未来创作中的叙事可能。

03

带着这样的视角重新审视《亲爱的X》,便能读出许多剧情之外的信息与局限。

尽管白雅珍的“恶女”形象足够鲜明,韩国的创作环境也相对更为自由,但《亲爱的X》与国内影视剧中那些纠结拧巴的“恶女”实为一脉相承——

这些角色一方面迫切渴望掌握人生的主动权,试图通过“恶”将彻底利己与自我中心合理化;另一方面,她们又不敢与主流价值观所推崇的真善美彻底割席。

《亲爱的X》第八集中,许仁江(黄寅烨 饰)因白雅珍间接选择自杀。面对男主尹俊瑞(金永大 饰)的质问,她表现得毫无罪恶感,拒不认责;但在后续情节中,创作者又特意安排雅珍在幻想中与仁江告别,以此暗示她心中仍存未泯的善念。

这种矛盾性可以丰富人物层次,却也可能削弱作品的力度,使“恶女”沦为一种表演——国内影视剧中,并不乏以“恶女”之名作为宣传噱头的剧集,最终却仍滑回爱情救赎的偶像剧老路。

其次,包括《亲爱的X》在内的大多数“恶女”形象,往往都是被现实“逼”出来的。

白雅珍的“恶”,源于堪称“奇情”的原生家庭;

吴细妹的“恶”,是作为底层女性反复被命运与恶男倾轧的必然结果;

宝珠的“恶”,则源于不甘重复母亲悲惨命运的反抗。

“恶女”除了能通过“又争又抢”展现出主体性之外,这种“被辜负的心情”,或许也正是引发观众共情的另一关键。

然而,这种塑造方式也极易滑向另一种创作误区,即通过堆叠悲剧标签,将角色的“恶”简单归因于外部压迫。在层层的苦难叠加中,“恶女”反而成了被命运完全裹挟的悲剧符号,沦为另一种刻板印象的延续。

最后,在上述提到的影视作品中,恶女都很美。似乎女性角色可以坏,却不可以丑。

提出这一点并非要求此类角色在外形上必须“去美感”,而是在这种对美的执着中,恶女的挣扎、欲望与痛苦,极易被景观化,最终成为一种廉价的视觉符号。

2023年的台湾电影《恶女》中,就大胆以林美秀饰演的中年女子何秀兰作为主角。这样一名普通妇人,如何运用自己的生存哲学在现实中谋求最大利益?在“恶女”的标签之下,又隐藏着哪些更为真实的人性图景?

比起外形上的赏心悦目,这部电影所探讨的人性深度与现实重量显然更为可贵,也为“恶女”叙事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路径。

【文/王盼】

来源:影视独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