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惯了言情故事里“男主虐我千百遍,我待男主如初恋”的戏码,总会忍不住想问:就没有女主从始至终都不爱男主,甚至转头选择男配的故事吗?答案是——有!越来越多反套路的作品里,女主不再是男主的“爱情附属品”,她们清醒、独立,哪怕男主光环再盛,也捂不热她们不爱的心;哪怕
看惯了言情故事里“男主虐我千百遍,我待男主如初恋”的戏码,总会忍不住想问:就没有女主从始至终都不爱男主,甚至转头选择男配的故事吗?答案是——有!越来越多反套路的作品里,女主不再是男主的“爱情附属品”,她们清醒、独立,哪怕男主光环再盛,也捂不热她们不爱的心;哪怕男配起初并非最优解,只要懂她、惜她,就能成为她最终的选择。这种“不将就、不妥协”的设定,才是真正戳中观众的“爽点”。
《追妻火葬场绝无可能HE》里的周若涤,把“不爱男主”的决绝写到了极致。面对顶流男主的追求,她从一开始就没动心——不是故作清高,而是从踏入这场“骗局”起,她的目标就只有一个:让这个游戏人间的渣男身败名裂。男主以为自己是掌控者,觉得“女主再狠,终究会爱上我”,可周若涤偏不按剧本走:他送的奢侈品,她转头折现当复仇资金;他玩深情套路,她冷眼旁观记下车牌号留作证据;哪怕有过片刻心动,也会立刻清醒“复仇比爱情重要”。最后,她不仅让男主名声扫地,还坦然接受了一直默默支持她的豪门继承人(男二),用行动证明:“你的爱意再浓,也抵不过我想要的正义;别人的真心相伴,才值得我驻足。”
卿隐的《女护卫》更是把“女主选男配”的合理性写得淋漓尽致。女主时文修最初对禹王动过心,觉得他风度翩翩、值得托付,可这份心动很快就被禹王的猜忌和轻视打碎——他嫌弃她“非处子之身”,怀疑她是间谍,直接把她送回敌营受刑,连一句辩解的机会都不给。而另一边,宁王起初对她也充满敌意,可在看到她受酷刑仍坚守底线后,逐渐动了真心:她被灌哑药无法说话,他就耐心学手语和她交流;她因过去的伤害不敢信任,他就拆了自己的兵器库证明“我不会再让你受委屈”。对比禹王的“爱而不信”,宁王的“惜而护之”显然更懂时文修的需求。最后,时文修选择和宁王相守,甚至在禹王后悔来抢时,坚定地说“我吃过一次苦,就不会再跳一次火坑”——这份清醒,比任何“破镜重圆”都更有力量。
还有短剧《她从不谋爱》里的沈念初,虽然没有明确的“男配线”,但她“拒绝男主、选择独美”的态度,其实是另一种“不爱男主”的极致。男主陆临州以为自己是她的“救命恩人”,就可以一边吊着白月光,一边享受她的依赖,可沈念初偏不:她算清所有资助款项,一分不差地还回去,转身就把精力投入到事业里,从打工人做到公司高管,活得比男主更耀眼。有人说“她要是选个男配就好了”,但其实她的“独美”比选男配更有意义——它打破了“女主必须靠爱情圆满”的枷锁,证明“不爱男主,甚至不谈恋爱,也能活成大女主”。
为什么这类“女主不爱男主”的故事越来越受欢迎?因为观众早就看腻了“男主犯错只要道歉,女主就必须原谅”的狗血套路,也厌倦了“女主的价值必须通过男主的爱来证明”的设定。就像周若涤不稀罕男主的顶流身份,时文修不贪图禹王的权势,沈念初不依赖陆临州的财富,她们更在意“对方是否尊重我、是否懂我、是否愿意和我并肩”。而男配们往往能满足这些需求——他们或许没有男主的光环,却有“看见女主的脆弱”的细心,有“保护女主的决心”,有“不强迫、不猜忌”的尊重。
其实,“女主不爱男主”从来不是为了“反套路而反套路”,而是为了传递一种更健康的爱情观:爱情不是单选题,更不是必答题;你可以选择爱,也可以选择不爱;可以选择耀眼的男主,也可以选择平凡却真心的男配。重要的是,这份选择是基于“我想要什么”,而不是“故事应该怎么写”。
就像《追妻火葬场绝无可能HE》的作者说的:“我不想写女主原谅渣男的戏码,因为现实里,很多女孩受了伤就会清醒离开;我也想写男配的好,因为现实里,总有默默守护的人值得被看见。” 未来,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故事——让女主不再为男主流泪,让男配的真心不被辜负,让“不爱”也能成为一种勇气,让“选择”真正属于女主自己。
来源:水上悠然荡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