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院子里。宋莹小心翼翼地捧着那条刻着“幸福”二字的金项链。满脸期待地递给黄玲。黄玲接过。只是淡淡一笑。随手放在桌上。那条价值3000元的项链——在当时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在简陋的木桌上闪着微光。
一条金项链,照出两样心
院子里。宋莹小心翼翼地捧着那条刻着“幸福”二字的金项链。满脸期待地递给黄玲。黄玲接过。只是淡淡一笑。随手放在桌上。那条价值3000元的项链——在当时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在简陋的木桌上闪着微光。
宋莹脸上掠过一丝失落。虽然她马上又扬起笑容。继续热情地拉着黄玲说话。那一刻的尴尬。却没能逃过旁观者的眼睛。
01 不平等的友情
黄玲和宋莹的友情。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
回想两家人刚搬到小院时。庄老师出差不在家。黄玲一个人带着俩孩子搬家。宋莹看到后。二话不说就过来帮忙。不仅自己忙前忙后。还叫来老公林武峰一起张罗。
那时候。黄玲正处于在婆家受尽委屈的困境。每每在庄家遭受不公。宋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她的人。听到黄玲家中争吵。宋莹会隔着门大喊:“玲姐。没事吧?我跟武峰都在家呢!”
宋莹的付出远不止于此。她总是将家中的好吃好喝与黄玲分享。对待黄玲的儿女更是视如己出。这份无私与慷慨。让黄玲在冰冷的婚姻中找到了一丝温暖。
当宋莹一家要去广州时。她甚至把家中的冰箱、电视机。以及两间房子的钥匙都留给了黄玲。
然而。黄玲对宋莹的回应却始终带着一份保留与距离。她表面上感激宋莹的帮助。骨子里却藏着几分看不起。觉得宋莹“整天把自己整得跟个花蝴蝶似的”。甚至嫌弃她儿子林栋哲裤子破了也不补。
02 那条金项链背后的真相
时光流转。孩子们长大了。
当宋莹得知儿子林栋哲和黄玲的女儿庄筱婷恋爱时。她喜出望外。“从来没想过能让筱婷成为儿媳妇!”
她立刻带着厚礼登门拜访。还特意挑选了刻着“幸福”二字的金项链。送给黄玲。那份诚意。任谁都看得分明。
然而黄玲的反应却令人心寒。她不仅没有为孩子们相爱感到高兴。反而对女儿庄筱婷大吼:“我对你很失望!”
甚至和丈夫庄超英一起责备女儿“不自尊。不自爱”。他们坚决反对筱婷去广州找工作。生怕宋莹这个婆婆会亏待筱婷。
这种狭隘的认知与宋莹的豁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宋莹得知黄玲的态度后。丝毫没有怨言。反而对儿子说:“栋哲想去哪我都支持!”她的理由很简单:“我不能让玲姐怪我!”
一条金项链。两份情谊。宋莹送出的是满满的祝福与诚意;黄玲接过的。却只是一件普通的物品。
03 黄玲的凉薄底色
黄玲这份凉薄。并非一时一事。
当林栋哲也考上名牌大学时。黄玲和庄老师的反应是怀疑与揶揄。“广东分数低到这种程度?”“是不是体育系?”他们根本不相信宋莹的儿子能如此优秀。
宋莹搬去广州时。送别场景更是揭露了两人对这段友情的真实想法。
宋莹抱着黄玲哭。说着孩子气的话:“玲姐。你一定要和我好。不能和别人好。你不能忘了我!”这是儿时好友间最纯粹的表达。
而黄玲呢?她只对女儿庄筱婷说:“你宋阿姨走了。再也没人护着妈妈了。”这一刻。她想到的依然只有自己。
在黄玲看来。宋莹的深情厚谊。最终都归结于“没人护着她了”。这种彻头彻尾的自私。让人不禁为宋莹感到不值。
04 只有在宋莹面前的眼泪
黄玲并非没有脆弱的时候。
当她面临下岗时。整个人都崩溃了。这份工作对她来说。不仅是收入。更是她在家庭中底气的来源。
“我靠不上你。”黄玲曾对庄超英说过。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想的。所以死死守住了自己的工资。
失业后的黄玲。伤心又慌乱。虽然家人都换着方式安慰她。但她的回应都很冷淡。
直到宋莹得知消息。从广州赶回苏州。站到黄玲面前。黄玲才突然哭了起来。
为什么只有在宋莹面前。黄玲才肯流露真情?
因为在丈夫庄超英面前。她要强;在女儿庄筱婷面前。她要强;在晚辈面前。她更要强。唯有在宋莹面前。她可以放下伪装。因为宋莹见过她所有的不堪。却从未轻视过她。
宋莹是姐妹。是可以无条件信任并保护她的人。更是有着共同经历的人。
黄玲在宋莹面前哭泣的那一刻。才让人看到这段友情对她真正的意义。可悲的是。她只愿在宋莹面前展现脆弱。却从未给予宋莹同等的深情。
05 婚姻中的两种模样
黄玲与宋莹的差异。根源在于她们婚姻处境的不同。
黄玲嫁给庄超英后。一直在庄家二老的压制下生活。直到遇见了宋莹。才逐渐有了反抗意识。她第一次正面反抗。是在庄图南高三那年。也就是说。之前她压抑了将近二十年。
而反抗的结果。也仅仅是给她和庄筱婷争取来了上桌吃饭的权益。
在庄家。黄玲是靠不上的。庄超英是个愚孝的人。结婚多年。一直都要拿出一部分工资补贴父母和弟弟。家里难得买一次肉。庄超英都要叫来弟弟和父母一起吃饭。
而宋莹的婚姻则完全不同。
在林家。宋莹是绝对的一把手。虽然很多大事都是林武峰在后面出谋划策。但只要是宋莹提出来的事情。林武峰从来不会拒绝。
即使宋莹不说。林武峰也会随时观察宋莹的情绪。想方设法的哄宋莹开心。
黄玲看惯了宋莹在婚姻中的被爱。却依然无法真正理解这份友情的珍贵。她在婚姻中受了太多苦。以至于把自我保护变成了一种本能。连最真的友情。也融化不了她内心的寒冰。
友情像镜子。照见我们最真实的模样。
宋莹送给黄玲的。不只是一条金项链。更是一颗滚烫的心。黄玲收下的。也不只是一件礼物。而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包容与理解。
可惜。真心未必能换真心。有时候。它只能换来习惯性的接受与理所当然。
一段不平衡的关系。往往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宋莹甘之如饴地付出。黄玲心安理得地接受。我们旁人看着唏嘘。但或许。这就是她们相处的独特方式。
只是忍不住想。当宋莹某天回首。看着自己一路付出的深情。会不会也觉得累?而黄玲在无人护着的夜里。会不会想起那个曾护她周全的姐妹?
大家怎么看?
来源:雨洁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