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重刷后发现,贺涵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情感控制狂”。他享受的,从来不是爱谁,而是“塑造谁”。他的手段,只不过比传统的NPD型人格的操控方法更高明罢了。
看了《我的前半生》,被贺涵的人设迷的心脏酥酥麻麻的,希望身边有个像贺涵这样的完美男人。
他穿着量身定制的高级西装,开着百万豪车,是咨询界的顶尖精英。他看似深情,对唐晶十年守护;又看似仗义,对罗子君倾囊相授。
但重刷后发现,贺涵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情感控制狂”。他享受的,从来不是爱谁,而是“塑造谁”。他的手段,只不过比传统的NPD型人格的操控方法更高明罢了。
比如,他与唐晶一起十年,如果真爱唐晶,为什么不结婚?
贺涵与唐晶的关系,一直被包装成一段“职场师徒神仙恋情”。但让我们撕开这层浪漫的外衣,看看内核是什么。
唐晶跟了他十年,这十年里,他用“教科书”般的塑造法则塑造唐晶成为职场上的女版“贺涵” 。他从一个最基本的实习生开始雕琢她,教她理性、教她算计、教她一切以数据和利益为先。
他对她说:
“你首先要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能取代任何人。”
“交易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天下万物,皆在交易。”
这些话听起来是励志,但细想,这是他替默易化的把自已的世界观一点点的渗入到唐晶的思想里。久而久之,他成功打造了一个完美的“女版贺涵” 。
这个过程,对于贺涵而言,充满了创造的快感。他看着一张白纸,被自己画上了最精美的图案,这种成就感,远胜于爱情。
一旦唐晶真正独立、不再完全依附于他时,甚至当唐晶敏感地察觉到他和罗子君之间的暗流,并试图反抗这种控制时,他的反应是冷漠和疏离。因为一件“不听话”的作品,失去了继续塑造的价值。
再比如,他与罗子君的情感纠葛。贺涵与罗子君本来毫无交集,互相看不上眼。一个是职场精英,一个是家庭主妇;一个眼里全是并购及利益,一个眼里都是老公和孩子。
最初的罗子君在贺涵眼里是什么?是一个花钱如流水、肤㳀、庸懒、依赖、毫无职场能力的“花瓶”而已。唯一能让他正眼看的或许只有罗子君的美貌、张扬的生命力和浓郁的烟火气。
罗子君与唐晶是完全相反的极端。对于贺涵这样的“顶级玩家”来说,将一个所有人都认为无药可救的“花瓶”重塑成功,这带来的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是无可比拟的。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对罗子君极其耐心的贺涵,帮她抢抚养权整理证据;教她卖鞋时怎么跟客户打交道;在她被老金纠缠时毫不犹豫的替她撑腰;教她如何应对职场刁难。甚至教她如何在下雨天抱着坏掉的鞋子狼狈却体面地赶路。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他都在场指导。
他对她说:“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苦要自己一口一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脱胎换骨。”
这句话看似鼓励,实则透露了他的塑造哲学:我要为你设计好所有关卡,但你必须亲自去闯,最终完成我为你设定的“脱胎换骨”剧本。他在这场拯救中,像一束光,像“神”般的存在。
他享受看着罗子君用他教的方法,一步步解决难题时投来的崇拜目光;他享受自己一句话,就能改变一个人命运走向的权力感。
当罗子君逐渐成长,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不再需要他“事无巨细”的指导时(比如她决定去深圳),贺涵的“塑造工程”就接近了尾声。他的爱意,也随之达到了顶峰,因为“竣工”的时刻,正是“作品”最完美、也最值得怀念的时刻。
所以,我认为贺涵是最自私的那一个。他爱的不是唐晶,也不是罗子君,他爱的是那个站在高处、掌控他人人生的自己。他享受的,从来不是爱与被爱,而是像一个上帝一样,亲手塑造他欣赏的“作品”。当这件作品即将脱离他的控制,或失去“塑造”的乐趣时,他便毫不犹豫地寻找下一个。
贺涵谁都不爱,他深爱的,是在塑造唐晶和罗子君的过程中,那个全知全能、被需要、被仰望的他自己。
来源:华艺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