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张脸,四条命,换来她一套首尔豪宅,一张永久居留,一部自传版权。
她亲手把四个最爱她的人推进深渊,却说自己从没得选。
白雅珍第一次见血是在七岁。
父亲把母亲拖向楼梯口,酒瓶砸在后脑,血顺着台阶往下滴。
她站在扶手旁,手里攥着一颗糖,没哭,也没喊救命。
那一刻,她学会一件事:想活,就得先学会不看。
后来她把这套规则用在所有人身上。
尹俊瑞跟她一起长大,同样挨揍,同样挨饿。
她给他包扎,给他饭,给他一句“我只信你”。
尹俊瑞信了,替她勒死继母。
警察来时,她只说了一句话:我当晚在打工,是他动的手。
尹俊瑞被判十五年,她在法庭外擦了擦手,转身去面试模特。
金在吾是第二个。
少年班学霸,父亲拿火钳烫他背,他一声不吭。
雅珍在地下通道递给他一杯热咖啡,说原来你也睡不着。
两句话,金在吾把命给她。
她让他把亲爹推下工地升降梯,他照做。
她拿到保险金,他拿到手铐。
探监那天,她隔着玻璃说:别恨我,恨你爸。
咖啡店老板大崔是第三个。
他开店只为给女儿攒学费,见雅珍半夜蹲在门外,给她一碗面。
雅珍把父亲的地址写给他,说那人总来闹事,我报过警,没人管。
大崔一怒之下揣刀上门,血溅卷帘门。
雅珍拿到父亲留下的拆迁房,立刻卖掉,飞去首尔。
大崔在监狱里收到她一张明信片:谢谢你替我守店。
明星徐仁江是最后一个。
顶流偶像,缺爱,把雅珍当救赎。
雅珍搬进他的别墅,三个月内让他染上赌瘾,欠下三十亿。
她卷走现金,留下借条和一段直播切片。
徐仁江跳楼那天,她坐在飞往巴厘岛的航班上,关掉了推送。
四张脸,四条命,换来她一套首尔豪宅,一张永久居留,一部自传版权。
剧组拍到这儿,弹幕刷疯了:这女人没有心。
可如果你倒回去看,会发现她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
七岁到二十七岁,她没睡过一个整觉,没信过一个人。
不是天生狠,是没人给她软的机会。
母亲咽气前想抱她,被父亲一脚踹开。
她伸手,只抓到母亲掉下来的耳环,耳针扎进掌心,血珠滚进袖口。
疼,但不敢哭出声,哭会招来下一脚。
后来她把疼翻译成计划,把哭翻译成筹码。
尹俊瑞、金在吾、大崔、徐仁江,他们给的温柔,在她眼里全是期货。
先折价变现,再清仓离场,血腥味就是交割单。
有人骂她冷血。
可如果没人教你怎么热,你怎么会热。
小学老师让写我的爸爸,她写父亲喝醉后把冰箱推下阳台,砸死一只猫。
老师给零分,同学笑她怪物。
她学会把真话拆成段子,把段子包成糖衣。
长大后再拆成合同,拆成借条,拆成直播话术。
她卖的不是脸,是别人想看的救赎剧本。
买家以为能救她,其实她只想救自己。
每一次拥抱,她都在摸对方口袋里的钥匙。
每一次流泪,她都在算镜头角度。
你不是被骗,你是自己愿意信。
信一个被家暴的小女孩还能长出良心,信一个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人还会爱人。
她早就告诉你:我没得选。
你非要把这句话当情话听,怪谁。
剧播完,网上出现两种声音。
一种喊封杀,说教坏小孩。
一种喊封神,说终于有人敢拍真实。
两边吵到热搜第一,出品方偷偷加更幕后纪录片。
镜头里,编剧说:我们没美化她,只是把伤口摊开。
演员说:拍完我三个月不敢关灯,怕自己也变成她。
心理医生在弹幕提醒:如果你也经历过家暴,请拨打下方电话。
屏幕暗下去,电话号留在那里,像一盏没人敢开的灯。
观众这才意识到,故事不是故事,是报表。
家暴中心每年接到的未成年人求助超过三万起。
其中一半回到原点,因为监护人就是施暴者。
像雅珍那样逃出来的,不足百分之三。
能爬到大结局的,只有她一个。
其余大多数,在第一章就折了。
你看到的爽,是幸存者偏差。
你喊的爽,是别人真实的疼。
剧里她最后没死。
她坐在海边别墅,开一瓶香槟,镜头拉远,海浪冲上来一具男尸。
字幕打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屏幕黑了,片尾曲是童谣。
观众刷着弹幕骂编剧丧心病狂。
可现实里,那个原型还在更新社交账号。
今天晒美甲,明天晒游艇,后天晒和某财阀的合影。
她活得好好的,像剧里一样,把故事写成自传,版权卖遍亚洲。
有人报警,警方说证据不足。
有人爆料,帖子被下架。
她照样直播,照样带货,照样在评论区回粉丝晚安。
你气得睡不着,她数钱到天亮。
世界就是这么粗糙,磨不出童话,只磨出刀。
那把刀现在悬在屏幕上,问你看完敢不敢转身当没看见。
如果你敢,她就赢。
如果你不敢,就从下一个人开始改。
别等下一个雅珍出现,才想起原来自己可以早点伸手。
别等血溅到自家楼梯,才想起原来楼梯也能装灯。
今晚就把家里那盏坏的感应灯换掉。
明早给那个总被爸爸留在校门口的小孩一颗糖。
后天把家暴中心的电话存进通讯录。
三句话,三件事,三天做完。
你多做一点,剧本就少一页。
别让后来的小孩,只能把人生当恐怖片演。
别让下一颗糖,再沾血。
来源:小C撩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