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对嫣然的看法是白白的占了一个嫡长女的身份,就算没了母亲,父亲也偏心,但至少祖父母是疼她的,怎么就那么软弱呢?
《知否》:没想到六年后看明兰替嫣然打马球,让我自洽了
说实话,刚开始看《知否》的时候我很不喜欢嫣然这个角色。
是的,是很不喜欢的那种。
我对嫣然的看法是白白的占了一个嫡长女的身份,就算没了母亲,父亲也偏心,但至少祖父母是疼她的,怎么就那么软弱呢?
自己母亲的遗物被当作彩头出现在马球场上,前脚还说一定要拿回来,后脚看到妹妹后就哀求妹妹让让她,长别人气势灭自己威风。
上场之后她球技不好再次央求自己的妹妹让让她,殊不知她表现的越在乎她妹妹越得意,自然不让她了,所以就想放弃了。
一向藏拙的明兰看到嫣然想放弃,却二话不说就上马,要替嫣然拿回她母亲的遗物。
就算后来得知顾二叔上场,明兰三哥哥临阵脱逃的时候,就算是只有一个人,明兰也是要上场的。
在明兰勇敢的衬托下,嫣然的懦弱好像更明显了。
所以,一开始看剧的时候,对嫣然这个角色怎么也喜欢不起来,对她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思。
但是直到看到一句话我好像理解我为什么这么想了。
王小波说:人之所以会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我开始觉察自己的想法,为什么看嫣然这么软弱,我会这么生气呢?
那是因为年少的我就是那么的懦弱,之所以不喜欢嫣然,是因为我不喜欢年少那个软弱的自己。
很小的时候,在学校里,别人抢了我的东西,我不敢直接抢回来,只会回去跟父母哭诉,但是父母都是实在人,也不会出头去给我要回来。
学校里,本来老师的提问我会,但是因为别人没举手,我就当缩头乌龟,也不展示自己,我还记得有个老师一直对我说,你很好,你要自信,你要懂得表现自己。
虽然我心里也想大大方方的展示,但是我就是做不到,所以心里会有悔恨,会有遗憾。
直到工作多年之后,在工作中才慢慢找到了自信,也接受了自己的平庸,心态放稳之后,整个人的状态才变好。
却没想到,内心里还是不愿意面对那个小时候的自己。
但是现在我转念了,人不是一开始就软弱的,人是环境的产物,小的时候没有人为我兜底,内心不够强大,软弱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也更理解了嫣然。
她虽然是嫡长女,也养在祖父母身边,但是她的祖母一辈子没经历过什么挫折,能教给她的就是善良,善待身边的每个人。
她的底色是善良,所以面对偏心的父亲,爱慕虚荣的继母、张扬跋扈的嫡妹时大多是忍让的,也是为了让祖父母安心。
有时候老天爷是公平的,善良的人运气都不会错,她遇到了为她仗义执言的好闺蜜,嫁给了一心一意待她的丈夫。
有知己有爱人,也算是人生赢家了吧。
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一时的软弱没有什么,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那个勇敢,散发自信光芒的自己。
唯愿苦尽甘来时,能够笑讲来时路。
来源:逆袭中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