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小欢喜》中男女主角因「搂抱」被家长误会早恋,立刻发展成一场价值观引导。
大家都知道,「早恋」是国产剧禁区。
很多剧为规避审查,都要费尽心思绕开它。
要么用误会抹除暧昧,安排家长、老师出来「纠偏」。
比如《小欢喜》中男女主角因「搂抱」被家长误会早恋,立刻发展成一场价值观引导。
要么将感情线拖到大学再确定关系。
像《最好的我们》《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等剧,高中阶段更多用「青梅竹马」「暗恋」来模糊感情,毕业后才能坦然交往。
只能在零星几部网剧中看到真正的校园爱情,尺度也都相当克制。
而最近有部韩剧,不仅直面这一话题,还拍得搞笑又治愈。
没有热门卡司,却拿下8.6分的高分。
许是久不见这份青涩与美好,社交平台很多人都在安利。
豆瓣评论区不少人表示,这是他们近年来看到的最细腻治愈的小甜剧。
真有这么好?到底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今天就一起来看看——
这部剧不仅拍了国产剧不敢碰的,高中生恋爱。
讲的还是那种放到现实中,绝对会让无数家长集体暴走的情节——乖乖女和差生小混混的CP。
女主是典型的乖孩子,成绩中上,规矩懂事,从小到大都没惹过麻烦。
家里也抓得很紧。
放假去图书馆,母亲都要开车接送,还要求她只能结交成绩优异的学生。
但男主呢,就读于当地公认的差生学校。
是那种老师都默认学生考不上大学,所有人都在混日子的地方。
男主的学习差到什么程度呢?
字都没识全,跟别人发消息,错别字多到让人看不懂的地步。
可能是纯爱剧里文化水平最低的男主了。
他也清楚自己不会继续读书。
所以早早就在校外兼职,积累社会经验。
好在他外形亮眼、身材足够好,经常在商场做服装模特,接写真拍摄。
但即便兼职,他也吊儿郎当,敷衍了事,从没认真对待过。
说来奇葩,他人生中唯一认真对待的事,是拉屎……
因为他患有过敏性大肠综合征,常见症状包括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会因情绪、压力等诱发或加重。
所以拉屎基本上就是他心情风向标。
悲伤会便秘,快乐会通畅,情绪高涨甚至能「拉出彩虹屎」。
难以想象,这居然是纯爱剧设定……
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高中生,居然恋爱了。
名正言顺交往,大大方方约会。
和朋友分享个中甜蜜和烦恼,剧里也没有回避两性话题。
色胆包天的男主,想入非非的小心思,都一览无余。
当然,女主是瞒着父母的。
每天在作业下藏着手机,半夜偷偷聊天。
谎称去图书馆实则出门约会,每天放学都期待能在校门口看到对方的身影。
这种剧情放在国产剧里,大概三集不到就要被举报整改。
不过,别急着骂。
这部剧的重点不是甜宠,而是青春成长。
在「双强」CP更受欢迎的当下,乖乖女与小混混这种古早CP设定之所以还能这么受欢迎,主要还是因为,这部剧给出了足够细腻的细节,浮夸中透出真挚的情感发展线。
两人初次相遇,就是社死名场面。
那天,女主刚遭遇过校园霸凌。
被人恶意涂花脸后,一脸狼狈,拿出纸巾刚要擦拭。
没想到,男主突然冲出来抢纸,因为他急着要去上大号……
之后,男主为表达感谢,认真传授她怎么让眼神变得凶狠。
这个时候,女主已经看出男主是个傻子了。
但偏偏,两人还很有缘。
女主刚刚加入「灵指」——一个由学生和社会人士组成的周末绘画小组。
每周定主题、穿异装、自由速写,不限制专业水准,完全凭爱好加入。
但,核心成员之一居然是男主的姐姐,她也拉着男主来参加了。
女主最初加入灵指,是因为被一个温柔的学长型帅哥邀请;
而看到男主也来了,她整个人炸毛一样戒备,生怕对方泄露自己受霸凌的狼狈经历。
不过头脑简单的男主,压根没考虑这么多。
他只看到女主莫名对自己敌视,便觉得郁闷生气。
随后又发现女主暗恋别人,天生臭屁的他,颇觉心里不平衡。
和大多数傻里傻气的中学生一样,后来在频繁打闹、互怼又长期相处后的某个瞬间,男主不知不觉被女主吸引了。
说不清什么原因。
越看越觉得别人眼中平凡的女主,长得那么好看。
于是,一个头脑简单的直球告白,把女主吓得不轻。
女主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外表很自卑,迄今为止只敢背地里偷偷暗恋帅哥。
长年是埋头苦学的书呆子,从未好好在外形上打扮过自己,总想着考上大学后再想这些事。
加之从小到大母亲对她全方位的打压,也让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她总觉得自己像个在地上随处滚落,却被忽视的「10韩元硬币」。
因而,面对男主灼热的目光,她只想赶快逃离。
毕竟,男主虽然人像个傻子,但还是外形耀眼的模特,很受女生欢迎。
这样的男主,居然夸女主漂亮、聪明,深情地说喜欢她。
女主难以相信,也不确定自己的感情,一开始就拒绝了男主。
男主被发了好人卡后,也单纯傻气地真从朋友做起。
在这之后,两人以朋友的身份相处,偶尔一起吃饭、逛街。
在这个过程中,男主又有意无意流露出爱意,无条件袒护女主,即使这让他被误会和中伤。
男主锲而不舍的喜欢,不知不觉给了女主自信和底气,使得她开始正视自己,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温暖的陪伴和偏爱,也让她第一次获得了情绪的出口。
她开始会生气、会委屈、会直白表达不满,不再压抑自己。
男主又有把问题简单化的能力,让她觉得很多事情好像没那么复杂。
等她意识到时,自己已经喜欢上他了。
他们在一起,是顺理成章。
但恋爱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困惑的开始。
男主看到女主全心备战高考,也开始陷入对未来的思考,工作上不自觉多了分用心。
女主也有了新的烦恼……
剧中有一场戏,格外触动我。
相恋后的某天,女主去男主兼职的地方参观。
看到男主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能闪闪发光成为焦点,轻松获得掌声和喜欢。
说不清是自卑感还是其他情绪作祟,她突然好端端地,找借口提前结束了约会。
因为,她感觉到了内心某个地方在坍塌。
她开始觉得一直以来,被灌输并深信努力才会成功的自己,一直以来心无旁骛用功读书的自己,突然变得好傻。
「基正很耀眼,而且是其中最耀眼的,这是基正不努力也自然实现的事情。
不去努力也能拥有的人们,与生俱来的人们,原封不动地相信那些人的话的我……
基正跟我说过的无数的话,比‘我喜欢你’听起来更甜蜜的那些话,让我安心的那些话,现在成了欺骗我的话。
喜欢上某个人,就会看清自己,而不是对方。
怎么办,我要讨厌你了。」
这是青春最隐秘的疼痛:
第一次意识到世界的不公平,也第一次因为喜欢一个人看到了自己的伤口。
看完大概会明白,为什么这样一部低成本漫改剧会获得这么高的口碑。
它不靠狗血,也不靠撒糖,而是靠大量生活化细节让观众在不经意间看见自己。
那些没来由的心动,藏不住的自卑,不够勇敢的瞬间,以及突如其来的成长……
很多家长视电视剧中的早恋情节为洪水猛兽,倒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
因为,很多国产剧拍校园爱情,一味渲染的是感情落地后的甜蜜。
裙摆飘扬,看似青春,本质上还是把成年人想象的情感嫁接在孩子身上,又做了「提纯」处理。
很多校园剧中,完全看不出读书时的烦恼,动辄一起过夜、开趴,学校更像cosplay的背景板。
但这部剧中,爱情戏始终不是全部。
女主从头到尾都在处理更迫切、琐碎、真实的烦恼:
有学业的压力。
临考试前狠心推掉约会,熬夜苦读。
有被霸凌的烦恼。
不愿告诉家长,又常常自责于缺乏勇气。
还有友谊的摩擦。
好朋友总以开玩笑的语气说出伤害她的话,她也因为怕破坏气氛,做不到当面指出。
更多是家庭的压力。
哥哥弟弟都是尖子生,她的成绩处于中游,长期被比较、贬低。
她想光明正大地练习画画,却被妈妈指责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年少的爱情成为一个避风港,让她灰灰的青春有了些色彩。
让男女主相识的速写社团「灵指」,尤其让她找到了爱好,逃离绩优主义的压迫,也获得了能指引她的成熟朋友。
在这里,成年人和学生混在一起。
穿着夸张衣服,没有专业指导,随心所欲画画,画成怎样都会互相鼓励和夸赞。
的确,这个设定一开始看很是悬浮。
剧中有一集,一个霸凌女生大概说出了很多观众的心声。
她当时为接近男主,哄骗女主带她参加。
但她全程都无法投入进去,看着一群成年人打扮成那样,小丑一样说着浮夸的话,只觉得愚蠢幼稚。
她在心里默默吐槽,画得那么难看,还互相夸赞,真是浪费时间。
但最后,女孩离开前,一名成年男性成员悄悄告诉他一句话:
「不要这么早就佯装大人。
成为大人以后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苦衷而变得卑鄙。
大家都是无可奈何,才会变成庸碌的人。」
这段话不仅回应了观众,也点出了这部剧的底色——
青春之所以珍贵,因为它是人生最后一段允许不完美、允许做梦、允许无条件去爱的阶段。
再回到早恋这个话题。
它真的是个危险的禁区吗?还是,成年人装作看不见的必经之路?
我倒觉得,与其把它当成洪水猛兽,不如好好拍、好好讲,让少年的情绪、欲望、迷惘被看见。
至少从这一点看,《灵指》做到了。
它没有浪漫化青春,也没有妖魔化青春的爱恋,而是展示了一个真实、复杂,有出口、有阴影、有温度的青春,一段不完美但有诸多可能性的初恋。
也因此,人们看完会心软,会鼻酸。
会想起自己时而灰灰、时而耀眼的青春。
来源:独立鱼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