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真人剧狂揽200亿市场:成本砍至1/4,演员要失业?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11-23 11:44 1

摘要:2025年11月,TVB首部AI生成短剧《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上线即引发热议——剧中男女主角的发丝飘动、眼神流转几乎与真人无异,但评论区却炸开了锅:“这演技比某些流量明星自然”“以后演员真的要失业了吗”。这场关于AI与影视行业的战争,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席卷而

2025年11月,TVB首部AI生成短剧《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上线即引发热议——剧中男女主角的发丝飘动、眼神流转几乎与真人无异,但评论区却炸开了锅:“这演技比某些流量明星自然”“以后演员真的要失业了吗”。这场关于AI与影视行业的战争,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席卷而来。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XKqX5dUq

从300万到50万:AI如何重构影视成本公式

优酷《灵兽被夺,我反手钓到上古神龙》的制作数据足以让传统影视人震惊:68集仙侠剧总成本仅200万元,单集成本不足3万元,而同类真人剧单集成本至少15万元。成本直降75% 的背后,是AI对全流程的颠覆式改造。

可梦AI的爆款《奶团太后宫心计》更创造了行业神话:10人团队15天完成制作,抖音播放量突破2.1亿,单日最高收入30万元。其核心秘诀在于“去剧组化”生产——AI负责从剧本生成、角色建模到场景渲染的全流程,人类团队仅需把控创意和审核输出。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XL0AZXjJ

传统影视制作中占成本50%-80%的演员片酬、场地租赁、设备团队等费用,在AI真人剧中几乎清零。正如业内人士调侃:“以前拍古装剧要租影视城,现在AI生成的皇宫比横店还逼真,还不用清场。”

5步出片的工业化流水线:AI如何让普通人当导演

在AI工具的赋能下,影视制作正变成“搭积木”游戏。某头部AI影视公司内部流程图显示,一部短剧的诞生仅需5步:

上传人设:输入“三岁半太后+读心术”等关键词选择模型:仙侠、现代、悬疑等风格模板一键切换AI生成:系统自动完成分镜、场景、角色动作实时调整:拖动滑块即可修改角色表情、场景光影导出成片:自动匹配多平台格式,支持4K输出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XL6QZ7OW

这种工业化流程催生了大量“一人工作室”。导演周鑫透露:“我用AI工具3天完成6集古装剧,成本仅5594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但效率提升的另一面是内容同质化——打开AI短剧平台,一半以上都是“重生逆袭”“甜宠虐恋”题材,连角色脸型都高度相似。

200亿市场背后的版权暗战:AI生成内容归谁

随着AI漫剧市场规模冲击200亿元,版权归属问题突然浮出水面。2025年实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AI生成内容需标注来源,且著作权归属于人类创作者

但实操中争议不断。某公司用AI生成的“虚拟迪丽热巴”参演短剧被告上法庭,最终赔偿320万元。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AI内容版权登记量同比激增500%,其中80%因“无法证明人类独创性贡献”被驳回。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XLDJj17D

法律界人士指出:“现在的AI就像高级复印机,你用明星照片训练模型生成‘数字人’,本质上还是侵权。”这也是为何TVB在《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中坚持真人配音——既规避版权风险,又保留人类情感表达。

演员会失业吗?行业洗牌下的生存法则

“AI生成的角色连微表情都能调,我们还有饭吃吗?”这是当下演员最焦虑的问题。但数据给出不同答案:2025年Q3影视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23%,只是岗位结构发生巨变——AI训练师、虚拟角色动作捕捉师等新职业兴起,传统演员则需转型“数字人原型”。

香港演员秦芷瑶的选择颇具代表性:她授权AI公司使用自己的面部数据,同时参与角色动作捕捉,“现在我躺着就能‘演’完一部剧,收入反而翻了三倍”。这种“数字分身+真人演技”的模式,正成为行业新主流。

浙江省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徐志清认为:“AI淘汰的不是演员,而是不会用AI的演员。就像当年Photoshop没有消灭摄影师,反而催生了修图师职业。”

当技术狂奔时,我们失去了什么

在AI狂潮下,一些导演开始逆流而上。《Pluribus》导演文斯·吉利根直言:“我讨厌AI,它是最昂贵的抄袭机器。”这部全程标注“由人类制作”的剧集,豆瓣评分高达8.5,观众评论道:“终于看到有瑕疵却真实的表演了。”

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始终是难题。某AI生成的哭戏片段在短视频平台疯传——角色眼泪完美滑落,但观众吐槽“像水龙头漏水”。正如金马奖得主傅榆所说:“表演的魅力在于失控,AI永远学不会演员即兴的颤抖。”

2027年影视图景:AI会取代人类创作吗

行业预测显示,到2027年AI将主导80%的短剧生产,但头部内容仍需人类把控。华谊兄弟“H·AI火种计划”负责人解释:“我们用AI生成100个剧本初稿,但最终拍摄的永远是最有‘人味’的那版。”

这场变革的终极命题,或许不是“AI能否取代人类”,而是“我们想创造怎样的影视未来”。当AI能生成完美的剧情和角色时,人类创作者的价值反而更加凸显——那些关于孤独、挣扎、希望的真实情感,才是影视艺术的灵魂。

正如《奶团太后宫心计》中那句台词:“机器能学会权谋,却学不会人心。”在200亿AI影视市场的喧嚣背后,真正打动我们的,可能还是那个会犯错、会共情的人类自己。

来源:dragon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