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宅门》是郭宝昌以养父乐镜宇的生平及其家族兴衰为原型来编写的。剧中二奶奶的原型人物就应当为乐镜宇的母亲乐王氏,但也不完全是。剧中二奶奶的经历有些来自乐镜宇的奶奶,甚至来自乐镜宇的爷爷。
《大宅门》是郭宝昌以养父乐镜宇的生平及其家族兴衰为原型来编写的。剧中二奶奶的原型人物就应当为乐镜宇的母亲乐王氏,但也不完全是。剧中二奶奶的经历有些来自乐镜宇的奶奶,甚至来自乐镜宇的爷爷。
乐镜宇的爷爷乐平泉年生自乐家的旁支,还是个遗腹子,早年无机会碰药。为了生存,年少的乐平泉在纸店当学徒。老天眷顾,富裕绝嗣的宗亲将他过继过来,乐平泉这才有机会进入乐家老药铺学药。纸业王家也看好乐平泉,就将女儿嫁给了他。当时乐家老药铺大部分股份已掌握在外姓人手中。乐平泉凭着药铺房产及药柜、药橱及匾额的所有权,又运用寄卖药材,扩股招股等多种方式把同仁堂从外姓人那里赎回来。《大宅门》中二奶奶拿的是药铺老匾股,就来自乐平泉的经历。
乐平泉奋斗多年,终将同仁堂药铺赎回。他的原配王氏不幸早逝,没留下儿女。乐平泉又娶了书香门第家的二十三岁老姑娘许叶芬。两人一起生儿育女,做药铺生意。多年后,乐平泉将乐家各旁支的少量股份也买了下来,自此同仁堂归乐平泉家独有。乐平泉为三儿子迎娶了原配娘家的女儿。这三儿媳就是乐王氏,因亡妻的缘故乐平泉对三儿媳特别关照。
乐平泉死后,乐家各旁支虎视眈眈,又想回购同仁堂股份。许叶芬沉着冷静,给四个儿子明确分工,改进制度,严格制药工艺。许叶芬坚持每天到药铺上会,独掌同仁堂二十七年。与剧中二奶奶送礼巴结太监的剧情相似,许叶芬也擅长走上层路线。庚子年,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同在西安的许叶芬及时呈上同仁堂的药物和滋补品。为此,两年后朝廷把旅欧考察团里的两个名额,给了许叶芬的六孙子和七孙子。四孙子乐镜宇没捞着这好差事,被派去了济南,另辟蹊径发展成当地的一代药商。
许叶芬
许叶芬去世后,由四个儿子家共同轮流管理同仁堂。乐镜宇的母亲乐王氏并没有婆婆那样的管理才能,乐镜宇唯一的弟弟吊儿郎当 ,乐镜宇又远在济南。每次轮到三房管药铺时,颇受人诟病。
乐王氏与剧中二奶奶相似之处是对乐镜宇济南太太的仇视。乐镜宇的济南太太名叫辛德馨,出身清帮。最初乐王氏和辛德馨表面上也是过得去的。回京生活的乐镜宇次子从济南带来一身的江湖习气。乐王氏认定是辛德馨惯坏了孩子,这种江湖女子不配当乐家主母。于是乐王氏以注资为要挟给乐镜宇又娶了一房北京太太。这使辛德馨暗地怨恨婆婆乐王氏,受当时的封建习俗制约,两人没当面翻脸。有一次过年,乐镜宇的北京太太和济南太太大打出手,北京太太败北。北京太太生气导致重病,一命呜呼。乐王氏自此才不再理会辛德馨,两人成了死对头。
《大宅门》二奶奶去世是在夏天,在出殡的路上还中暑死去了两个女眷。真实历史中乐王氏死在寒冬,出殡队伍是在刺骨寒风中前行。这就是郭宝昌写作的特色:“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来源:煦色韶光277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