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故事背景设定在微妙的“先天二年”,是历史上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政变夺权的关键时期,在上位者的争斗缝隙里,在历史的夹层里,主角团和盛世大唐的都市会重新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文/景然
神都长安,十三朝古都,在那繁华的表象下,暗流涌动的不只是权力的博弈,更有着人性深处的幽暗与光辉。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作为该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在开播后迅速获得豆瓣8.1的高分,成为2025年末国产剧市场中当之无愧的古装“王炸”。
这一季苏无名和卢凌风再次回到了风暴的中心长安,然后在王朝权力的核心地带揭开一桩桩看似诡谲莫测的谜案。
与前两季的“南下”和“西行”不同,本季通过八个单元案件编织起的是一张连接朝堂斗争与阶级风暴的大网。
故事背景设定在微妙的“先天二年”,是历史上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政变夺权的关键时期,在上位者的争斗缝隙里,在历史的夹层里,主角团和盛世大唐的都市会重新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目前第三季《唐朝诡事录之长安》已经完成了六个案子还差两个案子就到了尾声 ,不同于前两季这一季始终伴着大量的争议,很多人虽然一直往下看但却止不住吐槽与争论,觉得不讨喜,觉得这一季换了导演不对味,这样那样给出了不少负面的感受。
那么这一季到底怎么样?
对比前两季,小景认为这一季的格局和历史知识更高一筹,设计的剧情和内容也都很巧很别致,然而普通观众感受也是真实的,这一切的一切直到“去天尺五”这个案子。
一番极致的细节刻画和冲突描写,不但满满的知识输出更是给出了这一季观众会产生矛盾冲突的真相答案。
01《唐诡》这个系列是以案件为手术刀,精准解剖出大唐盛世华丽外衣下的权力癌变与人性困境。
唐诡的前两季唐诡小组远离长安的权力中心,所看所见皆是民间市井之事,案子通俗易懂,善恶清楚分明,情字也接地气的部分,特别是各种兵甲捕快乙丙们都能有自己的闪光点,因此这两季特别引发观众的共鸣,成为了最闪耀的黑马。
而第三季开篇就是唐明皇李隆基夺权起手,《康国的金桃》单元通过西域贡品金桃引发的连环血案,一点点揭开皇室内部的复杂斗争开局。
这个案子巧妙设置了天子、太上皇与太平公主的三方博弈,用一只小小的金桃来作为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的焦点,这个案子不复杂,除了有张十七的熟人脸并没有太多的悬疑点,尤其是真相揭开后又发生了极为稀松的前朝旧臣兵变事件,因此开局很多人觉得有些寡淡。
到了第二案《成佛寺的哭声》,设置了不少的伏笔更是直指天后,少女舞阳因长相酷似年轻时的武则天屡遭绑架,引出了不少天后旧人。
但是框架给的大,可是最后尾声给出的仅仅是寻常母女间“以爱为名”的情感绑架,整个案子小舞阳游刃有余,真相揭开对她伤害最深的,是她的母亲赤英。
这位单亲母亲以保护其为名,长期将女儿锁在深闺,剥夺了其交友自由,最终导致舞阳宁愿冒险逃离,也不愿继续活在母亲的掌控之下,这个案子让观众也有着意犹未尽,觉得雷声大雨点小又是一场唏嘘。
02接着就是白泽案,瑞兽白泽传说中伴随明君而生,新皇与公主其实没有一个人信这些,但是两个人一个为了争夺口碑宣传一个为了破坏宣传,分别派出了心腹跟随卢苏二人寻找白泽。
这一案子最后引出了意外人物上官婉儿后人,让唐隆政变以及上官婉儿的功绩被一一挖出,这一案同样悬疑性并不强,尤其是上官奈儿与卢凌风的互动更是引发不少荧屏争议,导致大众开始扭转评论声的是这第四案“诺皋记”。
唐诡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始终水平不减让观众保持一致好评的就是对于“情感”剧情的刻画,“诺皋记”整个案件下来不输第一季轻红和独孤遐叔,甚至可以比肩第二季被封神作的《仵作之死》,只不过相较于前两季的悲剧这一季都相对圆满,这一个案子之后就是另一个情感过渡的《旗亭画壁》。
这个单元也很简单,但是给人印象不浅很多反转都出乎意料。
这个单元不但又刻画了一段动人爱情,更是以唐代诗人王之涣、高适、王昌龄的“旗亭画壁”典故为蓝本,用诗酒风流包裹着江湖豪气,将大唐独有的自信文化气质与诗人的浪漫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剧中酒楼老板阮大熊从“不懂诗的俗人”因为侠气仗义和聪慧,被几位诗人接纳一起策马出塞的转变,一下子就打破了“士农工商”的阶级壁垒,将盛唐“海纳百川”的包容气象描绘的一览无余,彼时大唐之盛况如同映在眼前让观众与有荣焉。
所以这一个单元虽然简单没有复杂的案情,但是出奇的好评如潮,而有打破壁垒的阶级共荣,就有无法跨越壁垒无法相容的争执与对立。
第六个案件“去天尺五”就是残酷阶级的另一面,这个单元让无数观众发自内心震撼和动容,被誉为唐诡3最出色单元。
03这个单元可以说不但讲明白了卢凌风三季的傲气由来,更是将彼时大唐的问题剖析的清清楚楚,同时还将观众对这一季的两极评论说的明明白白。
“去天尺五”讲的是世家门阀与商人的一场残酷搏杀,韦杜两家是长安数的着的望族,作为诗书传家有着无上荣耀与自豪的世家连帝王都觉得俗气,自然而然对于以利为本地位低下的商人是不屑的。
这个案子讲商人何弻骗取韦家稚嫩少女,他想要通过与世家联姻获取更高的地位和财富,可是结果是虽然骗到了人却依然被韦家不容,依旧被看不起根本得不到帮助,于是他对高傲的世家恨上心头。
而后随着生意受阻他竟然将主意打到了韦家女妻子身上,处于阶级最底层的商人和高高在上的世家,那种彼此骨子里的恨意、羡慕、凌驾等等心理在这个案子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韦氏并非世家子,外邦异人和商人们不会有这样的兴趣,何弻也不会有这样的恨意,因为被世家极度看不起而变得扭曲的商人们在那一夜成了恶魔。
随后巧合和冲突的事又加一笔,就是象征着韦杜名誉荣耀声名的“阀阅”被挖出后却被何弻敲残,他一直想要如此羞辱世家,种种冲突叠加引发了韦杜两家男主的杀意,于是以“祭祀”一样的杀戮就此展开。
商人们为他们扭曲的恨意付出了代价,可世家也因为傲慢和盛气凌人同样付出了代价,可怜的韦女子,英武的韦杜双杰同样悲戚满满。
这一个故事非常深刻的揭示出了大唐士族与其他阶级的残酷对立,士族有他们的骄傲应该么?
应该,他们英姿勃发,通文通武,他们豪气干云,韦杜二人包括卢凌风都是英武能干正的发邪的出色人物,因此他们骄傲非常正常。
可是他们的出色由来是因为世家独自把持着教育,书籍文卷等等都是世家掌握,其他人根本没有能力学习,所以他们能够知书达礼,能够才干过人很正常,同时他们还掌管着人才推荐,因此其他阶级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久而久之自然也引发了其他阶级的严重不满,最直观的当然就是手中握着庞大财富却不可出仕入相的商人,多次的矛盾对碰之后悲剧也就诞生了。
同样这个案子还通过韦杜两家对阀阅的重视,还有卢凌风对苏无名的怒斥这些细节在刻画朝代的同时也让小景看懂了这一季很多人不太满意的原因。
因为这一季讲的是朝堂争霸,是世家,是前朝旧事,是独属文青的“矫情”和浪漫,几个单元共同勾勒出那个盛世大唐下高一层人们的生活和信仰,这和普通人的距离有些远。
而前两季更多的是小人物,是能引发观众牛马共情的打工人之歌,那些金吾卫普通将士显现出的高级锁技,那乡野衙役捕丁显露的勇武和侠气。
04不同于其他剧中龙套的毫无存在感,这部剧中小人物频繁出现的高光都让观众感觉到了被尊重和看到的快乐。
所以前两季被反复称赞是群像,是每个角色非常贴近常人的反应,可是这第三季是政治隐喻是历史知识普及,是诗人风韵雅致,是门阀那骨子里的骄傲和自豪。
这些对于普通观众有些难理解,因为没有一定的政治知识会看不懂第一案是李隆基借力打力的收权,看似稀松兵变背后未必不是黄雀在后,同样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也不会看懂第二案和第三案背后的权力隐喻。
舞阳从被困到自由,故事表面是母女的情感绑架,隐喻的却是天后影响力的消亡,只有越来越少的人记得天后舞阳才会越来越安全很自由,而上官奈儿一案则是对太平和玄宗的一次总结回忆以及纷争的暗喻,两人携手夺权最后又走向对立。
所以第三季相对于前两季根本不是比不上的问题反而是更出色立意更高,这部第三季就好比《大话西游》刚上映初期观众拿着看传统西游的眼光看,差评一片,时隔多年后被大学生们一把带红,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故事竟然是这般的精彩与深邃。
所以小景想说《唐诡》真的没有逊色没有拉胯,它真的是一季更赛一季,它的优点并不是在于单部作品的质量,而是在于其构建“唐诡宇宙”的长远布局。
唐诡三并没有因为部分观众知识面低就放弃了打造精品的设想,唐诡是真的全方位给观众展现了那个辉煌但又带着明暗的盛世大唐。
三季唐诡观众可以为小人物底层而感同身受,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样也可以以另一种视角去看那个时代的名人雅士,士族豪门的骄傲与豪气,通下可以情感共鸣,从上可以学知识多阅历,所以唐诡真的已经成了一部百科全书,希望我们每一个观众好好品尝,多思多想允许每个不同的阶层都闪闪发光。
来源:月影星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