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男主”还是“大女主”?并非选择题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2 13:24 1

摘要:从2025年秋天开始,古装剧突然冒出很多,光是女将军题材的戏,三个月里就播出五部,平台还压着三部大男主剧等着推出,但这些剧只在粉丝圈里引发讨论,普通观众提不起兴趣,评论区总有人提出疑问,好剧去了哪里。

从2025年秋天开始,古装剧突然冒出很多,光是女将军题材的戏,三个月里就播出五部,平台还压着三部大男主剧等着推出,但这些剧只在粉丝圈里引发讨论,普通观众提不起兴趣,评论区总有人提出疑问,好剧去了哪里。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mA4vaWJG

开机之前先争抢角色排名,宣传就像在画大饼,还没签下演员就开始炒作造势,大家不在意故事讲得好不好,只盯着谁站中心位置、谁带着流量来,制作方觉得只要把明星名字挂出来,收视率就能保住,结果观众看完第一集就不想继续看下去,内容没好好打磨,全靠营销手段硬撑,这种做法现在已经行不通了。

在一些女性将领题材的剧集里,女主角穿着打扮很精致,铠甲显得单薄,打仗场面也简单潦草,人物设定常常重复,要么是帮姐妹发展事业,要么是靠男性角色解围,虽然打着独立女性的口号,实际还是依赖男性角色,同样地,大男主剧也问题不少,主角形象通常是英俊强大又遭遇悲惨,兄弟情谊描写过分浓重,打斗场景充满慢动作和滤镜效果,说到底这类作品的目标观众其实是女性群体,性别标签更多是用来吸引广告商的手段。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mA9oy1V9

演员们总是演来演去都是那几个人,造型和台词也都差不多,观众早就看烦了,大家把这种表演叫做“消消乐式表演”,就算换个发型、换件衣服,角色给人的感觉还是一样,演技分不出差别,根本认不出谁是谁,这不是因为演员不行,而是剧本写得太懒,导演也不愿意花时间好好指导他们。

现在拍电视剧大多依赖网络小说改编,编剧在创作中缺乏话语权,投资方不愿为原创剧本投入资金,认为风险太大,原著粉丝和剧集观众经常争论,剧情稍有改动就被指责为胡乱改编,编剧因此不敢调整内容,只能照搬原文,结果导致作品越来越乏味,一旦有某类剧集走红,整个行业就一窝蜂模仿,比如重生复仇题材一年推出十几部,反派主角受欢迎,马上涌现大量类似角色,重复模仿缺乏创新。

以前的经典剧,像《甄嬛传》和《琅琊榜》,并没有强调什么“大女主”或“大男主”,角色都有真实的性格,成长过程自然,情绪变化也很丰富,穆桂英和霓凰郡主这些人物,不是靠着盔甲或者外貌让人记住,而是因为她们在乱世中的挣扎和选择才深入人心,现在的剧只顾着给主角加上光环,却忘了人本来就有弱点、有矛盾、有无奈。

广电总局今年十一月发布新政策,不再限制古装剧的播出数量,而是鼓励内容创新,这让行业必须自己寻找出路,就算花钱买热搜、请水军宣传,如果观众不喜欢,结果还是没人看,数据可以造假,但好口碑造不了假,有些剧开播前三天热度很高,到了第四天就没人关注了,这种情况确实挺尴尬的。

现在的年轻观众都很聪明,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虚假的感情套路,他们不喜欢那种被贴上“天选女主角”或者“战神男主角”标签的角色,反而更愿意看到真实的人,有缺点、会犯错、在时代压力下艰难挣扎的形象更能打动人心,古装剧当然可以讲历史故事,但别硬把现代观念塞进去,让角色按照当时的规矩去做选择,哪怕最后选错了,也比强行给主角开挂来得自然。

看剧的时候,我最受不了主角总是一路顺风,对手都显得很蠢,感情戏也甜得发腻,这种剧看着累人,看完什么都记不住,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在困境中努力挣扎、在规则里找出路的角色,他们并不完美,但让人觉得真实,现在的古装剧缺的不是特效,也不是明星,而是这份用心。

平台不停推出新剧,观众却越来越挑剔,不是观众变了,是这些剧跟不上时代,以前大家追剧就图个热闹,现在更想找到共鸣,如果你没法让角色鲜活起来,观众自然不愿意投入进去。

来源:美剧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