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光会的商人死了7个,在苏无名的探查推断下,凶手是要组成一个“士”字,这却激怒了卢凌风,认定士族都是清贵正气之人,不可能直达犯法。所以在苏无名怀疑凶手是士族后大发雷霆,态度傲慢,言语刻薄。
杨旭文、杨志刚主演的《唐朝诡事录3》越来越精彩了,《去天尺五》一案,意味深长,也给人带来了很大震撼。
金光会的商人死了7个,在苏无名的探查推断下,凶手是要组成一个“士”字,这却激怒了卢凌风,认定士族都是清贵正气之人,不可能直达犯法。所以在苏无名怀疑凶手是士族后大发雷霆,态度傲慢,言语刻薄。
卢凌风这种不问证据的情绪化指责和强词夺理,更让观众觉得他的理智让位于身份偏见。卢凌风也是高门士族,看到韦韬设宴因看不上苏无名身份而不被邀请时,卢凌风也没有辩解,观众纷纷感到难受。
这个案子通过韦杜两家,既折映出“士”与“商”之间的深刻矛盾,也反映出士族阶层不可逆转的衰颓命运。“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就是离皇城只有一尺五,比喻权贵世家的权势滔天。
到了唐代,其他阶层逐渐崛起,即便有门荫,上等人也不再专属士族。正如苏无名所言:“士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然而士族内心仍自诩高贵,他们仍以阀阅为荣。商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仍被看不起,无法通过财富获得权力,便联合起来对抗士族阶级。
何弼想到个捷径,接近高门贵女韦葭。韦葭一开始因为身份总是高傲的姿态,但架不住何弼每日鲜花相送的猛烈爱情攻势,二嫁商人何弼。
何弼以为娶得韦葭,便能得到大舅子韦韬和整个士族的扶持,没想到始终被看不起,没得到任何好处后露出真面目,开始虐待韦葭,动不动就打骂,还把她关起来,甚至用湿纸捂面让韦葭体会窒息感,也难怪明媚要强的她就这样疯了。
更过分的是,何弼还把韦葭当成货物,让其他商人侵犯她来获得钱财,那些商人都想和高门贵女一度春宵,何弼就总是迷晕韦葭。遭到这样的侮辱,韦葭疯病更厉害了,最后被韦韬接回家,心疼不已!
韦葭实在太惨,难怪她每天都穿着一身嫁衣,对嫂嫂说“嫂嫂,我今天嫁谁?”真的细思极恐!看到这些经历,观众也终于明白,在韦家宴会上她为何会突然哭诉不该嫁给商人!
何弼确实罪该万死!韦韬带人抢回妹妹,两家由此结怨。商人 暴 富 之后的为富不仁,成为韦韬心中难以释怀的恨意之源。士族视女儿为贵女,嫁作商妇却未必被当人看待,甚至当成家妓送给金光会商人换取利益。
内心的骄傲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最终激化为仇恨的火焰,怎能不报复?但又为了家族名誉和女子清白,只能暗中报复。最后被抓到,宁愿被斩首也不愿说出实情,可悲又可敬。
还有士族如此看重阀阅,何弼挖出了韦杜两家的阀阅,两家也愿意买回去,他非要砸下来一块,砌到台阶上,当垫脚石,完全就是在打士族的脸!士族最看重的,商人却一锤便能将其骄傲击碎。
阀阅恩怨、阶级矛盾和韦家妹妹的遭遇综合在一起,从韦韬与杜玉的立场出发,他们并非单纯 犯 罪,而是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执行正义,惩 戒 他们认为不配拥有财富与地位的“恶人”。这才是韦杜联手作案,成为真凶的真相!
只是可惜了韦韬与杜玉,本是办案利落、行事公允的能吏。杜玉制止街头霸 凌,韦韬教子 临 终 赠 言,杜橘娘上堂只为讨回阀阅之尊。都可见韦杜两家严谨的家风与士大夫的风骨,他们本当是大唐的栋梁,却不幸早早陨落。
但这两家并不会因为韦韬和杜玉身死而衰落,即便暂时衰败,仍能看到世家的精神遗存,那不曾随时代湮灭的骨气与坚守,在韦韬妻子杜橘娘身上依然能看到。
柔肩亦有大义,不仅要回了代表家族荣光的阀阅一角,更在恶人闯家门时勇敢抵挡。老公和弟弟死了,她一人撑起两大家族,教育好两家小孩,让后辈成为国家栋梁。还照顾好疯癫小姑子,橘娘身上能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士家风骨。
卢凌风对橘娘赞不绝口,和苏无名的对话引人深思。卢凌风说士族之贵不在权位,而在“清贵”——对书卷与文化的热爱。
而苏无名则点破:一旦士族失去对知识的垄 断,这种清贵也将不复存在。光阴浩浩,士族的荣光终将褪色。
那不会褪色的是什么?我们在杜橘娘身上看到了答案。她为救小姑,拜师鬼市无名之辈费鸡公;
危难时刻率领女眷抗敌,镇定果敢;公堂之上不为亲人求情,只为讨回阀阅之尊,不卑不亢。尊重法度、文明开化、护卫家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才是真正值得传承的世家精髓。
所以这一案,不只在破凶,更在破执。时代奔流向前,门第会衰落,权位会消散,但没有完全否定士族,也展现了他们身上可贵的精神,这精神才能真正不朽。
来源:剧迷深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