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张家妍撞见黄宗泽饰演的“大反派”正从奢品包包里掏出什么,此刻咚咚咚的悬疑BGM让观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岂料下一秒,黄Sir只是一味地把一瓶瓶“舒化奶”整整齐齐摆在保险柜里……
犀牛娱乐原创
文|方正 编辑|朴芳
当张家妍撞见黄宗泽饰演的“大反派”正从奢品包包里掏出什么,此刻咚咚咚的悬疑BGM让观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岂料下一秒,黄Sir只是一味地把一瓶瓶“舒化奶”整整齐齐摆在保险柜里……
好家伙,过去看老港剧反派藏贪污款的桥段,竟被《新闻女王2》爆改成了牛奶惊魂?太有节目效果了吧,以上这段已成最近网友二创玩梗名场面的“黄宗泽奢包运奶”,不仅非但没惹观众讨厌,反倒还把 #新闻女王2的广植入真的笑死我# 、#佘诗曼回应新闻女王2广告多# 推上了热搜高位。
这还没完,近期网友对《新闻女王2》广告的议论热情丝毫不输剧情讨论。在该剧里,每个人气角色、每个权斗阵营都有人手一个的“专属饮品”:古肇华(黄宗泽)一言不合就喝舒化奶,Man姐(佘诗曼)改用东方树叶跟对手干杯,到了手底下爱徒刘艳和PM就只配喝补水啦,更边缘的小卡拉米职员更是只能灌瓶怡宝来缓解备台紧张了!
讲真,关于“开播多达11个广告”、“创优酷年度开局广告数第一&年度单集时长第一&全网港剧客户数与总收入双TOP1”、“网传包括天猫总冠名的首轮广告收入高达1.08亿港币”这些傲人数据,其实只是《新闻女王2》剧广营销最不值得一提的部分。这篇犀牛君更想同各位分享的是:
你知道现在的剧集植入有多会玩吗?
N种植入大法成就“广告女王”
“重做广告排期表,死人塌楼就卖保险,四十秒的意外万全保,三十秒家居保,二十秒李先生新楼盘广告,再加一个租房软件。呐,危机就是商机,广告套餐是快时尚,不值钱的。量身打造,赚钱得多……”
你别说,在《新闻女王2》第一集,市场部出身的古肇华(黄宗泽)可能不太懂新闻,但在抓危机性新闻热点为之“量身打造”商业广告这块,他在剧里的台词仿佛是给剧外投热剧广告的营销同胞们上了一课。
而该剧亦示范了N种有意思的植入大法:
第一,尽可能让商品“住”到剧情里。
最近这波《新闻广告2》广告的最成功之处,就是让群众无时无刻不注意到这些广告却又全然不会令观众感到厌恶。如何做到这一点?一个很核心的指导理念就是,让各路商品自然丝滑“住”到剧情里与之融为一体。
效果最好的,当然是古肇华(黄宗泽)与舒化奶的梦幻联动。这里很微妙的是,古肇华(黄宗泽饰)在剧里的职业设定就是“市场部”出身的代表精致利己主义的新闻人,于是在他各种工作场景下看到舒化奶就显得很顺理成章,以至于从他口中听到“牛奶要选适合肠胃的,人要选适合位置的”这类金句台词也丝毫不跳戏,运舒化奶到保险柜的可爱段落更是化为全剧调节故事氛围的“轻喜笑点”博得了观众好感。
同理,Man姐以东方树叶代酒干杯、飞爷从珍珠奶茶改喝东方树叶等品牌商品如热刀切黄油般丝滑“住”到剧情里的做法也轻易被观众接受了,即便有人不接受,品牌方也因为这些争议的破圈讨论获得了很多曝光和转化。
第二,让品牌绑定人气角色传递观念。
看《新闻女王2》,感觉剧集营销方脑子特别清楚,几乎针对这部职场群像大戏的每个人气角色都“量身绑定”了植入广告、代言广告和小剧场广告,从而成就了网友津津乐道的“每个新闻人都有自己的专属饮品”。
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品牌都是剧方为笔下爱角精心挑选过的。像Man姐(佘诗曼)和天猫双11、夸克的双厨联动,品牌很契合角色时常火力全开carry职场的大女主气场;还有做事沉稳、理性至上的张家妍(李施嬅饰),让她来讲出蚂蚁财富“追求正收益,年收稳着冲3%”的口播就会有种令人心安的信任感。
第三,请把广告前置为项目创作的重要一环。
最后这点,也是犀牛君经常会强调的剧广逻辑,也即唯有尽可能地主动将剧集广告的相关合作“前置”,秉持把广告当作剧集内容创作“重要一环”的联创理念,你才能大概率做出不令观众生厌而反倒让其为之点赞的“作品”。
尽管这次《新闻女王2》的广告数量超多,但之所以有不少网友声称“广告并没有很影响剧情”、“反倒我也有了随剧中观众看SNK Prime time广告的参与感”等,恰是因为这些植入广告、小剧场广告不仅没有强打扰到观剧情绪,反之还增添了许多《新闻女王》老粉与偏爱角色打破第四堵墙深度互动的无尽趣味。
记住,好广告就是好内容
当下,群众对“新港剧之光”、“打破续集魔咒”《新闻女王2》的褒奖多在口碑层面,比如豆瓣开分7.9与上一季打成了平手,比如将故事大局观从SNK内斗延展至了电视台、网媒、政府新闻部门的多方博弈角力,比如剧情牵涉到AI盗播、无人机争议等最新内地人也感同身受的社会时事动向等。
种种迹象表明这仍是一个“好内容”。
但放在这篇文章讨论框架下,犀牛君想通过《新闻女王2》剧广的成功向剧集营销行业传达的一个重要观点则是 —— 好广告就是好内容。
在传统观念里,剧集广告往往只是一个生硬的营销动作,但《新闻女王2》能单凭广告就掀起破圈讨论的核心原因,以犀牛君的体感来看,该剧所有广告几乎做到了以“好内容”的严苛联创标准拍出了质量与剧集旗鼓相当的营销作品。
换言之,当你今后一看到黄宗泽、佘诗曼脑海就浮现出舒化奶、东方树叶、夸克等的商品形象,当你想起很有手段的许诗晴(高海宇饰)就顺势联想到德芙、太平燕麦咔咔脆等轻量感的零食符号,你就明白《新闻女王2》“带货”商品的技法多么润物细无声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如今犀牛君观察剧广营销这个行当,早已不像从前那样只会盯着“广告数量”那样的平台大吹特吹的无聊数字,像《新闻女王2》这样打法清晰地拍出“有公众记忆点热剧广告”的方法论才是我们最看重和推崇的。
讲真,热剧广告的“进化”和“迭代”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能跟得上时代的广告人必须拿出像Man姐那样雷厉风行整活各种新玩法的创新魄力才行。
来源:马力经典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