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大结局一播完,我直接关掉电视,心里就一句话:终于有人把“坏人怎么死”拍爽了。
昨晚大结局一播完,我直接关掉电视,心里就一句话:终于有人把“坏人怎么死”拍爽了。
北京卫视实时收视飙到2.89%,弹幕50万条刷“善恶终有报”,不是没道理。
沈一禾横尸街头那场戏,我盯着屏幕没眨眼。
前一秒他还在车里数金条,后一秒被李亨借的刀一枪爆头,血溅在车窗上像给夜色盖了章。
导演没给慢镜头,也没配悲壮音乐,就一声闷响,结束了。
我愣了两秒,居然笑出声,太解气了。
解气归解气,回头细想,这局棋到底谁下的?
李亨。
一个潜伏了八年的地下党,平时闷得像办公室打印机,关键时刻把军统、中统、黑帮、码头工会全当成棋子。
他让汪小飞以为能拿情报换命,让陆淑芬以为能拿感情换自由,让沈一禾以为能拿金条换退路。
结果三个人全死在同一条街上,死的时候互相瞪着眼,估计都没想明白到底谁出卖了谁。
导演周游说,这桥段不是瞎编,1948年重庆真有人这么干过。
地下党故意把军统和中统的黑账同时送到对方桌上,两边以为对面要灭口,连夜火并,最后三个特务头子互射,官方记录写“因私怨械斗”。
真人真事比剧还离谱,却没人拍。
《隐锋》第一次把它搬上屏幕,还顺手给李亨加了点“人味”:
他杀完人回家,把西装扔进煤炉,火光照在脸上,那表情不是胜利,是恶心。
杜淳说这场戏他拍了十七条,最后是中戏王劲松提醒他“别演狠,演想吐”,才过。
反派这边更狠。
沈一禾的原型不是一个人,是三个真特务的合体:
张国锋的捞钱套路——开舞厅卖大烟,学生打工先签字后卖身;
叶翔之的桃色账本——睡了谁、拍了多少照,全存保险箱;
漆玉麟的逮捕名单——六一那天抓四百学生,用竹签钉指甲,签名叫“游戏”。
剧里把这三样全安在沈一禾身上,观众能不恨?
我看完去搜史料,照片里那些孩子才十七八岁,心里堵得慌。
最意外的是年轻观众居然吃这一套。
传媒大学调研说35岁以下占67%,我以为调研造假,结果打开抖音,满屏都是“李亨棋局”剪成爽文短剧:
“如何一句话让三个仇人自相残杀”
“职场版借刀杀人教程”
点赞最高的评论写:
“不是教坏,是教防坏。
”
我盯着这行字看了半天,居然无法反驳。
演员也吃到红利。
刘冠麟抖音一个月涨粉200万,评论区全刷“怕哥变帅,又怕哥不演坏人”。
颖儿提名华鼎奖,她说领奖词都想好了:
“感谢陆淑芬,让我知道温柔刀也能要人命。
”
杜淳更直接,已经在写前传,讲李亨怎么从书生变成棋手,剧本名就叫《布子》,听着就冷。
热闹背后,我想到一个冷事。
重庆党史研究室的老先生告诉我,当年真有个李亨,真名不能讲,档案里只留一行字:
“1949后失踪,疑用化名。
”
他到底活没活到解放,没人知道。
剧里给李亨最后一场戏:
天快亮,他坐在嘉陵江边擦枪,远处传来解放军号角,他把枪扔进江里,起身走向雾中。
镜头停在那里,没给正脸。
我看完突然明白,爽点不是坏人死,是有人替我们算了账,还把自己搭进去。
账算完了,屏幕黑了,客厅静得能听见冰箱嗡嗡响。
我摸出手机想发点啥,最后只打了六个字:
“恶人账,有人记。
”
来源:圆扁眯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