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明珠租了一个饭局,冯家,许家和沈家坐在了一起,所有人短暂地实现了大和解。
不出意外,结局就是中国式的大团圆。
沈明珠租了一个饭局,冯家,许家和沈家坐在了一起,所有人短暂地实现了大和解。
可是现实生活永远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大团圆。
只要是有人在的地方,矛盾和冲突就会不断地出现。
虽然三个大家庭能够心平气和地做到了一起,但是每个小家庭都有各自的悲欢离合。
许知夏的二胎在四维检查的时候,发现孩子有六个手指头。
这对一向争强好胜的许知夏而言,简直是当头一棒。
之前刚刚因为二胎性别问题跟婆婆闹得不欢而散,甚至跟张浩都提出了离婚。
其实知夏的婆婆并不坏,她想要知道知夏二胎性别,是想要早点做打算。
她觉得如果二胎是个男孩,就提前买下房子,相当于给许知夏和张浩减轻后续的压力。
知夏婆婆老家的房子正好要拆迁,她并不是说这笔钱不给孙女,而是觉得若是二胎是孙子,应该早做规划。
但是在许知夏眼里,婆婆就是重男轻女。
这让许知夏很不舒服。
毕竟原生家庭里,喻静香和许大成就会存在一些重男轻女的思想。
这种思想无形中就给许知夏带来了压力,时常让她陷入自己不够好的困境中。
她从小接收到的一个讯号就是,自己的价值因为性别大打折扣,所以无论是帮扶娘家,还是努力打拼事业,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足够好。
但是看张浩妈妈平常对待姣姣的态度,她并不是个重男轻女的婆婆。
姣姣需要用钱的时候,作为奶奶,她可是没有半点迟疑的。
但是作为长辈,作为奶奶,她也想要孙子孙女都有。
可是此时的许知夏因为怀孕,情绪不稳定,张浩妈妈的一句话就让她产生了过激反应。
她觉得没有人体谅自己,所有人都在向自己索取,娘家人如此,婆家人也是如此。
于是她才离家独自去住了酒店。
这是她给自己找的一个喘息的机会,也是让张浩感受一下自己平日的压力。
夫妻之间是需要这样的机会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
许知夏的短暂逃避,也让张浩顿悟了许知夏对自己,对这个家的重要性。
后来许知夏的婆婆得知二胎是六指的时候,她的反应也让许知夏大为感动。
她没有埋怨许知夏,也没有说风凉话,而是表示自己会用拆迁的钱不遗余力地帮助这个未出生的孩子。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她都喜欢,健康大于一切。
这一刻,许知夏也懂了婆婆,她终于释怀了。
谁都没有想到,临到大结局时候,最令人惊喜的竟然是何丽华。
为了还冯志欠下的债务,他们不得不把冯建奇的婚房也卖了。
冯家母女和沈明珠一起回到了沈家,和沈家人住在了一起。
但是好胜了一辈子的何丽华怎么甘心这样灰溜溜地寄人篱下。
她在厂子里发现了冯志生前留下的桑蚕丝。
这是冯家最后的退路。
为了冯美奇,为了沈明珠肚子里的孩子,何丽华决定利用这些桑蚕丝东山再起。
年轻时候,何丽华并不是养尊处优的贵太太。
建美工坊是何丽华和冯志白手起家做起来的,现在冯志不在了,何丽华的野心又被激发起来了。
她去上海见了曾经的第一个合作对象王总,决定利用桑蚕丝重建建美工坊。
王总答应了何丽华的请求,若是计划书可行,愿意帮冯家一把。
何丽华从来不是个简单的人。
“我跟着你爸爸,一起赤手空拳打天下的,那时候我们没有钱,那些货都放在自行车后面,用自行车送。那货码得比我人都高啊,我一上去,车都翻过去了,我得趴在那个龙头上,骑车送货。”
她经历过生死,那股气又出来了,她想要为了孩子们再拼搏一下。
可见,无论那个年纪,只有心中有一股拼搏不服输的韧劲,做什么都能翻身的。
“美奇,愿不愿意跟妈妈,再拼一拼,搏一搏?”
冯美奇最幸运的是有一个永远不愿意放弃的妈妈。
看到这里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何丽华才是全剧被低估了的人。
在何丽华的加油打气下,冯美奇愿意接受建美工坊,为自己的人生拼一把。
这才是大女主的人生,即便跌倒了,也敢爬起来再拼搏一次。
冯家已经处在最低谷,何丽华和冯美奇以后走得每一步都是高峰,建美工坊发展壮大指日可待。
剧中最遗憾的就是沈明珠和李景哲了。
其实李景哲对沈明珠是有一丝好感的。
初次相遇,沈明珠刚刚失去冯建奇,内心孤独又无助。而李景哲则是因为女朋友出轨,失恋了。
虽然是陌生人,但是两个人都知道了彼此最脆弱的一面。
后来李景哲成了沈明珠的产检医生,两个人在相处中成为了朋友。
许知冬和袁碧晨结婚的时候,李景哲担任了主持人。
李景哲第一次被人剥虾,这个人是沈明珠。
所有人都以为李景哲和沈明珠会走到一起,但是剧中两个人的感情仅限于朋友便戛然而止,没有深一步的发展。
因为有个很现实的壁垒摆在两个人面前,那就是冯美奇和何丽华。
现在的沈明珠一直跟冯美奇和何丽华一起,她是冯家的儿媳妇。
若是孩子还没有出生,她就跟李景哲走在了一起,不知道又要遭到多少人的非议。
于是两个人谁都没有戳破这层窗户纸。
这就是成年人的感情,要权衡利弊,要考量各方面的关系和现实条件。
李景哲是个孤儿,他其实需要沈明珠这样的大家庭来弥补自己亲情的缺失。
但是遗憾的是沈明珠还没有完全和何丽华以及冯美奇分离开,这就使得李景哲无法加入沈明珠的生活。
这段感情最后不得不遗憾收场。
来源:UU书影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