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魂草的神效持续了七日七夜。昆仑雪线之下的某个隐秘山谷中,言豫津与宫羽相对而坐,周身萦绕着七彩霞光。三世记忆如长河倒灌,在他们识海中激荡交融。前世的月宫仙子与剑仙,今生的琴师与侯爷,百年的爱恨痴缠在这一刻终于圆满。
文/鼎客儿
第七十章 青衫永偕
还魂草的神效持续了七日七夜。昆仑雪线之下的某个隐秘山谷中,言豫津与宫羽相对而坐,周身萦绕着七彩霞光。三世记忆如长河倒灌,在他们识海中激荡交融。前世的月宫仙子与剑仙,今生的琴师与侯爷,百年的爱恨痴缠在这一刻终于圆满。
第七日黎明,霞光渐敛。言豫津睁开双眼,眸中似有星河流转。他看向仍在入定中的宫羽,只见她眉心浮现一枚月牙印记,正是月宫仙子当年的本命仙印。
"这一世,终于来得及。"他轻抚她的脸颊,声音带着历经沧桑的温柔。
宫羽缓缓睁眼,握住他的手:"三生石上旧精魂,此生终不负相思意。"
二人相视而笑,前尘往事尽付一笑中。连心契在还魂草的淬炼下已然大成,此刻他们心意相通,再不分离。
离开昆仑时,青鸟前来相送。它衔来一枚玉简:"此乃月宫双修之法,可助你们早日重返仙道。"
言豫津郑重接过:"多谢仙使。"
青鸟展翅:"切记,红尘未了,莫要急着归去。"
返回中原的路途格外顺利。所过州县,百姓夹道相迎。原来在他们离开的这段时间,太子肃清朝堂,平定各方势力,已然坐稳皇位。更令人惊喜的是,靖安帝竟奇迹般苏醒,虽不能再理朝政,但能在深宫颐养天年。
这日行至金陵城外,但见城门大开,新帝率文武百官亲迎。见到二人携手归来,年轻的天子热泪盈眶:
"先生、夫人,你们终于回来了!"
言豫津与宫羽正要行礼,却被天子拦住:"从今往后,二位见君不拜。"
他取出一道圣旨,当众宣读:"封言豫津为逍遥王,宫羽为一品诰命。赐婚西山,永缔良缘。"
满城欢腾,钟鼓齐鸣。这场迟来太久的婚礼,终于要在天下人的祝福中举行。
婚礼前夜,言豫津独自来到苏宅。这里保持着梅长苏生前的模样,一草一木都透着故人气息。他在那株老梅树下驻足,轻声道:
"苏兄,明日我就要成亲了。"
夜风拂过,梅花簌簌落下,仿佛故人含笑回应。
与此同时,宫羽在言府整理母亲的遗物。在阮乐师的妆匣暗格中,她发现了一封泛黄的信笺。展开一看,竟是母亲与言夫人的往来书信。
原来当年言夫人早看出儿子对宫羽的情意,曾暗中托阮乐师多加照拂。信中写道:"若他日两个孩子有缘,还请姐姐成全。"
宫羽泪湿信笺,终于明白这段姻缘早得长辈默许。
吉日良辰,西山别院张灯结彩。满朝文武皆来道贺,江湖各派也派来使者。最让人意外的是,北燕、西域等地都送来贺礼,愿永结盟好。
新房内,红烛高烧。言豫津轻轻掀开盖头,见宫羽凤冠霞帔,美得不可方物。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他执起她的手,"在苏宅,你弹琴,我听曲。"
宫羽微笑:"那时我就想,这个公子听得懂我的琴音。"
二人共饮合卺酒,许下白首之约。连心契在此时运转到极致,他们的神魂在双修功法中水乳交融。
婚后第三日,二人进宫辞行。新帝再三挽留,言豫津却道:"江湖远阔,臣愿与内子云游四海,为陛下察看民情。"
离京那日,金陵百姓倾城相送。马车行至郊外,却见蔺晨、沈追、狄青等故人早已备酒等候。
"这一别,不知何日再会。"沈追举杯,眼中含泪。
言豫津饮尽杯中酒:"山水有相逢。"
他与众人一一告别,最后对蔺晨道:"琅琊阁就拜托先生了。"
蔺晨微笑:"放心,待你们游历归来,必见天下清明。"
马车缓缓驶向远方,宫羽靠在言豫津肩头,轻声道:"我们去哪里?"
"先去江南,再看大漠,然后出海..."言豫津握紧她的手,"这一生,我陪你看尽世间风景。"
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大梁在新帝治理下海晏河清,边境安定。而言豫津与宫羽的足迹踏遍天下,他们救治瘟疫,平定匪患,调解江湖恩怨,所过之处必留佳话。
这日他们在东海之滨,忽见海面上仙气缭绕。一艘楼船破浪而来,船头立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
"奉西王母法旨,特来迎接月宫仙子归位。"
言豫津与宫羽相视一笑。这三年来,他们的修为已臻化境,早该重返仙班。
"仙使请回吧。"言豫津道,"我们愿留在人间,守护这太平盛世。"
老者叹息:"仙缘难得,二位三思。"
宫羽拨动琴弦:"若无世间真情,长生何益?"
仙船远去,海天复归平静。二人携手走在沙滩上,身后留下一串脚印。
"可会后悔?"言豫津问。
宫羽微笑:"与你在一起,永不后悔。"
又过了十年。西山别院的梅林深处,多了一处学堂。言豫津与宫羽在此授徒传艺,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向学之心,皆可来此求学。
这日学堂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已是中年天子的皇帝微服来访。见到言豫津依然俊朗如昔,宫羽容颜未老,他不禁感慨:
"先生与夫人真是神仙眷侣。"
言豫津奉茶:"陛下治国有方,才是万民之福。"
天子看着在院中学琴的孩童,忽然道:"朕欲立太子,先生以为诸子中谁可堪大任?"
言豫津摇头:"立储乃国本,臣不敢妄议。"
当晚,天子宿在别院。夜半时分,忽有刺客潜入。言豫津尚未出手,宫羽琴音已起。音波过处,刺客纷纷软倒。
"是前朝余孽。"查明身份后,天子叹息,"终究不能释怀。"
言豫津道:"陛下宽仁,天下归心。"
次日天子起驾回宫,临行前题写"天下师表"四字相赠。
春去秋来,又是数十年。言豫津与宫羽的传说遍及四海,有人说他们是神仙下凡,有人说他们是文曲星转世。而他们始终在西山授徒,将毕生所学传于后人。
这年冬天特别寒冷,百岁高龄的蔺晨前来探望。三位故人围炉煮雪,回忆往昔。
"还记得当年在江左盟的日子吗?"蔺晨笑道,"苏兄若在,定会为你们高兴。"
言豫津望向窗外雪景,仿佛又看见那个青衫谋士在梅树下咳嗽的身影。
宫羽轻抚焦尾琴,弹奏起《凤求凰》。琴声悠悠,穿越时光。
蔺晨走后不久,言豫津与宫羽同时感知到大限将至。连心契让他们心意相通,生死与共。
最后那日,他们将弟子唤到床前。
"人生有涯,而道无涯。"言豫津气息微弱,"你们要记住,武学修为终究是为了守护该守护的人。"
宫羽接道:"音律之道,在于修心。心正,则琴音正。"
众弟子跪地泣别。
是夜,西山别院升起七彩霞光,百里可见。有樵夫说看见一对仙人携手踏月而去,空中仙乐飘飘。
次日弟子们进入房中,只见言豫津与宫羽相拥而坐,面色安详如生。他们身体渐渐化作点点星光,最终只留下一具焦尾琴和一柄青冥剑。
新帝闻讯,辍朝三日,追封二人为"逍遥真仙"与"妙音元君"。并在西山建祠供奉,香火千年不绝。
而民间传说,每当月圆之夜,总能听见西山传来琴剑和鸣之声。有情人若在此时许愿,必能终成眷属。
很多年后,一个游方书生借宿西山祠堂。夜半忽闻琴声,循声而去,见月下有一对青衣男女在梅树下对弈。
"二位是?"书生惊讶。
男子抬头微笑:"山中闲人而已。"
女子递过一杯清茶:"公子可要听个故事?"
那一夜,书生听了一个关于青衫风流、三世情缘的故事。天亮时分,他在案头醒来,只见纸上墨迹未干,写着一首《青衫永》:
"青衫不改旧时风,
琴剑长歌月明中。
三生石上缘未了,
千秋共此一心同。"
窗外梅香依旧,而传奇永不落幕。
【全书终】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