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分演员只有1个,古装悬疑剧卷到这份上,再不会演就真没饭了。
10分演员只有1个,古装悬疑剧卷到这份上,再不会演就真没饭了。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上线四天热度破万,豆瓣8.1。
观众先骂后夸,只因一张演技评分表:陈创10,杨志刚9.8,孙雪宁9.6,杨旭文9.6,郜思雯9.0。
分数咬得紧,差0.1就是天堑。
陈创演费鸡师,出场三分钟,抠脚、闻药、偷鸡腿,一气呵成。
没人觉得他在演,以为剧组真抓了个老江湖。
他得10分,不是因为他做得多,而是他什么都没做,却让你信了。
杨志刚排第二,9.8。
一句慢悠悠的苏无名,把悬疑剧说出相声味。
观众原本最怕他念台词像背课文,结果他越慢越稳,慢到让凶手心里打鼓。
他证明:节奏就是武器,快不一定吓人,慢也能要命。
孙雪宁演樱桃,打戏自己上,威亚吊到腰淤青。
她一刀劈下去,镜头切到脸,眼泪同时掉。
观众这才反应过来:女侠也会疼。
飒和软同时成立,角色就立住了。
杨旭文演卢凌风,从愣头青到独当一面。
第一季被吐槽面瘫,第三季他眼里有火了。
长镜头里,他一边挥枪一边憋泪,观众弹幕刷屏:少年终于长大了。
演员和角色一起升级,这是系列剧最值钱的地方。
郜思雯演裴喜君,开局被批傻白甜。
她没回嘴,默默把角色拆成三段:花痴、画师、线索大脑。
后期一场哭戏,眼泪先笑后掉,观众瞬间倒戈:原来软萌也能有层次。
分数垫底,却进步最大,她给年轻演员留了一条活路:别怕起点低,怕的是不往上走。
剧组先给演员上课,再上战场。
武术训练两个月起步,打戏拍30天,比文戏多一倍。
孙雪宁每天挥刀500下,杨旭文枪花练到虎口裂。
观众看到的潇洒,全是演员提前摔完的跤。
古装悬疑现在拼的是真打真感受。
替身一多,观众就出戏;演员一亲上,弹幕就刷respect。
平台数据说:打戏亲自上的演员,观众黏性高四成。
一句话,血比特效贵。
喜剧元素更难。
杨志刚把段子嵌进破案,观众笑完立刻背脊发凉。
他掌握一条铁律:笑点必须服务疑点,一跑偏就翻车。
能搞笑又能吓人的演员,国内不超过一掌之数,他占一个。
细节派正在悄悄统治奖项。
去年白玉兰70%提名演员靠微表情取胜。
陈创的抠脚、杨志刚的慢半拍、孙雪宁的憋泪,全是显微镜级操作。
观众一旦捕捉到,就会二刷三刷,口碑像滚雪球。
系列剧最怕演员定型。
观众看第一部新鲜,第二部腻,第三季直接弃。
解决法子只有一条:让角色长个儿。
杨旭文把卢凌风从莽撞演到沉稳,观众跟着投入三年,感情绑定,剧集寿命直接拉长。
Netflix已买断海外版权。
外国观众没听过狄仁杰,却被费鸡师的一口药罐英语圈粉。
陈创的无痕迹表演跨越语言,证明好演技自带翻译功能。
中国演员想出海,不靠大制作,靠真本事。
想在这行继续吃饭,记住三句话:
打戏自己上,观众才买单。
节奏稳准狠,台词才能杀人。
细节做到头发丝,奖项和流量双吃。
明天开机,你准备拿几分?
来源:青涩艺术家ei82d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