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靖安七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十月才过,金陵就落了一场薄雪。言豫津站在言府最高的望楼之上,望着皇城方向升起的缕缕青烟,眉头深锁。自从那夜宫变已过去月余,太子以"静养"为名被软禁东宫,朝政暂由六部共议。然而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暗中布局。
文/鼎客儿
第六十四章 龙战于野
靖安七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十月才过,金陵就落了一场薄雪。言豫津站在言府最高的望楼之上,望着皇城方向升起的缕缕青烟,眉头深锁。自从那夜宫变已过去月余,太子以"静养"为名被软禁东宫,朝政暂由六部共议。然而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暗中布局。
"侯爷,边关急报。"莫怀远踩着积雪匆匆而来,递上一封火漆密信,"北燕陈兵二十万于雁门关外,要求交出...交出杀害他们使节的凶手。"
言豫津展开密信,目光在"北燕使节单于明月"八字上停留片刻:"好一招借刀杀人。单于明月分明是西域人,何时成了北燕使节?"
宫羽捧着暖手炉走近,闻言轻声道:"恐怕是'烛龙'的又一计策。北燕向来觊觎中原,正好借机生事。"
三人在书房仔细研判局势。根据琅琊阁最新情报,单于明月死后,他背后的势力并未瓦解,反而更加活跃。朝中多位大臣收到匿名密信,内容直指言豫津"勾结北燕,图谋不轨"。
"这是要逼我们离开金陵。"言豫津指尖轻叩桌面,"北燕大军压境,朝中谣言四起,若我们留在京城,必成众矢之的。"
"那就去雁门关。"宫羽突然道,"既然对方设下此局,我们不妨将计就计。"
言豫津若有所思:"你是说..."
"单于明月临死前说我们都会死,这话不像是空言恫吓。"宫羽展开一幅北境地图,"若我猜得不错,'烛龙'的真正目标,恐怕不只是皇位。"
三日后,言豫津上表请缨,愿往雁门关调解边衅。奏折递上后,朝中争议不断。以沈追为首的一派力主言和,而以兵部尚书为首的主战派则主张强硬应对。
就在争议不休之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被软禁的太子突然毒发昏迷!
言豫津与宫羽连夜入宫。东宫寝殿内,太子面色青紫地躺在床上,呼吸微弱。太医正战战兢兢地禀报:"殿下中的是'七日追魂散',若无解药,七日内必死无疑。"
言豫津仔细检查太子症状,忽然道:"这不是毒,是蛊。"
他想起单于明月临死前的诡异笑容,心中豁然开朗:"原来他早在太子体内种下了第二只蛊虫!"
宫羽轻抚焦尾琴:"可用《清心普善咒》一试。"
琴声在寝殿内回荡,太子的脸色渐渐好转。但就在众人稍松一口气时,异变再生!太子突然睁眼,双瞳变成诡异的金色,一掌击向身旁的太医!
"殿下!"言豫津急忙阻拦,却发现太子的内力暴涨数倍,竟与他旗鼓相当。
更让人心惊的是,太子招式狠辣,招招致命,完全不像平日那个温文尔雅的储君。
"他被控制了!"宫羽琴音骤急,试图唤醒太子的神智。
但太子的攻势越发凶猛,寝殿内顿时乱作一团。就在言豫津犹豫是否要下重手制服太子时,殿外突然传来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
一个身着袈裟的老僧缓步而入,手中禅杖顿地,发出清越的鸣响。说来也怪,太子听到禅杖声,动作突然一滞。
"慧明大师!"言豫津又惊又喜。
来人是少林寺方丈慧明大师,也是言豫津的武学启蒙老师。
慧明大师口诵经文,梵音与宫羽的琴声交融,形成奇特的共鸣。太子眼中的金光渐渐褪去,软倒在地。
"此乃'摄心蛊',西域邪术。"慧明大师检查过太子后道,"下蛊之人以自身精血喂养母蛊,可远程操控中蛊者心神。"
言豫津心中一沉:"大师可知解蛊之法?"
"需找到母蛊,以佛门至阳内力逼出。"慧明大师沉吟道,"但母蛊必在施术者体内,若要解蛊,必先杀施术者。"
言豫津与宫羽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然。
当夜,言府密室中,三人密谈至深夜。根据琅琊阁最新情报,"烛龙"很可能藏身北燕,借北燕之力图谋中原。
"看来雁门关是非去不可了。"言豫津展开边防图,"但朝中局势未稳,我们若离开..."
"老衲可暂留京城。"慧明大师道,"有少林弟子暗中保护,太子当可无虞。"
计议已定,言豫津与宫羽三日后启程前往雁门关。临行前,太子苏醒,亲自将调兵虎符交到言豫津手中。
"孤的性命,就托付给言侯了。"太子虚弱地说。
北上的路途并不平静。才出金陵百里,他们就遭遇了三波刺杀。这些杀手武功路数各异,显然来自不同势力。
"看来想我们死的人不少。"言豫津擦拭着青冥剑上的血迹,"'烛龙'这是要我们在到达雁门关前就葬身荒野。"
宫羽轻抚琴弦,音波探查着四周:"前方十里处有埋伏,约五十人。"
言豫津冷笑:"那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果然,行至一处峡谷时,乱箭如雨而下。言豫津青冥剑舞动,剑光形成护罩,将箭矢尽数挡下。宫羽琴音化作无形利刃,暗处的杀手纷纷惨叫倒地。
然而这批杀手不过是诱饵。真正的杀招来自地底——数十名土行术高手破土而出,刀光直取马腿!
"下马!"言豫津揽住宫羽,纵身跃起。青冥剑在空中划出完美弧线,剑气过处,土行术高手尽数毙命。
但危机还未结束。峡谷两侧突然滚下巨石,封住了前后去路。更可怕的是,空气中弥漫起淡淡的甜香。
"悲酥清风!"宫羽急忙取出解毒丹,"快服下!"
这分明是西夏一品堂的独门毒药!
言豫津心中警铃大作。连西夏都卷入此事,看来"烛龙"的势力远超想象。
服下解毒丹后,二人凭借高超轻功翻越巨石。然而等待他们的是更严峻的考验——峡谷外,整整一支骑兵严阵以待!
"北燕铁骑..."言豫津瞳孔微缩,"他们竟然已经潜入到这般深处!"
骑兵首领是个满脸虬髯的壮汉,手中长刀直指言豫津:"言侯,我们王爷想请你去北燕做客。"
言豫津冷笑:"若是做客,何必摆这么大阵仗?"
"那就休怪我等无礼了!"虬髯大汉挥刀下令,"擒下言豫津者,赏金千两!"
铁骑冲锋,地动山摇。言豫津与宫羽背靠背迎敌,剑光琴影交织成死亡之网。青冥剑过处,人仰马翻;焦尾琴响时,魂飞魄散。
但北燕铁骑实在太多,杀了一批又来一批。言豫津渐渐力竭,宫羽的琴音也开始凌乱。
危急关头,远处突然传来号角声。一面"狄"字大旗迎风招展,狄青亲率轻骑来援!
"言侯勿忧,狄青来也!"
生力军的加入瞬间扭转战局。北燕铁骑见势不妙,迅速撤退。
"狄将军怎会在此?"言豫津又惊又喜。
狄青下马行礼:"陛下密旨,命末将暗中护送侯爷。"
原来靖安帝早就料到这一路不会太平,特意派狄青率精锐暗中保护。
有了狄青大军护卫,接下来的路程顺利许多。十日后,雁门关巍峨的城楼终于出现在视野中。
然而关上的情形却让他们心头一沉——城头飘扬的,竟是北燕的狼头旗!
"雁门关...失守了?"狄青不敢置信。
言豫津远眺关城,忽然道:"不对。你们看城头的守军,步伐整齐,显然是训练有素的边军。这狼头旗...是诱敌之计。"
果然,探马回报,雁门关并未失守,守将赵云山故意悬挂北燕旗帜,是要引北燕大军来攻。
"好个赵云山!"狄青抚掌大笑,"不愧是言老侯爷带出来的兵!"
当夜,言豫津一行悄悄入关。赵云山早已在将军府等候多时。
"末将参见言侯!"这位镇守雁门关二十年的老将激动得热泪盈眶,"老侯爷若是在天有灵,看见少主人亲临边关,定会欣慰不已。"
言豫津扶起赵云山:"赵叔不必多礼。现在关外情况如何?"
赵云山铺开边防图:"北燕大军驻扎在三十里外的黑水河畔,领兵的是北燕战神拓跋昊。此人用兵如神,末将只能据险而守。"
言豫津仔细研究地图,忽然指着一处峡谷:"这里...可是当年的落凤坡?"
"正是。"赵云山道,"侯爷好记性。"
言豫津眼中闪过精光:"若是在这里设伏..."
计议已定,言豫津亲自带队前往落凤坡勘察地形。宫羽不放心,执意同行。
落凤坡地势险要,两侧悬崖峭壁,中间一条窄道仅容数骑并行。确实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就在这里。"言豫津抓起一把泥土,"我要让北燕大军,有来无回!"
然而就在他们勘察地形时,危险悄然降临。一支淬毒的弩箭破空而来,直取言豫津后心!
"小心!"宫羽琴音响起,音波将弩箭震偏。
但更多的弩箭从四面八方射来。显然,他们中了埋伏!
"保护侯爷!"亲兵们立即结阵御敌。
言豫津青冥剑出鞘,剑光如龙:"不必管我,护住夫人!"
激战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悬崖之上——竟是本该在京城的杨太傅!
"言豫津,没想到吧?"杨太傅狂笑,"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言豫津心中雪亮。原来杨太傅也是"烛龙"的人!
"就凭你?"言豫津冷笑,"还不够格!"
他纵身跃起,青冥剑直取杨太傅。但就在这时,异变再生!宫羽突然闷哼一声,肩头中了一枚毒镖。
"羽儿!"言豫津心神大乱,急忙回身相救。
趁这个机会,杨太傅掷出数个烟雾弹。等烟雾散去,他已不见踪影。
"追!"言豫津正要追赶,却被宫羽拉住。
"别追..."宫羽脸色发白,"镖上有毒..."
言豫津查看伤口,心头一沉。这毒他认得,是西域奇毒"碧血丹心",若无独门解药,三个时辰内必死无疑!
"回关!"言豫津抱起宫羽,声音因恐惧而颤抖,"赵叔,快找军医!"
雁门关将军府内,军医查看过伤口后连连摇头:"此毒诡异,老夫无能为力。"
言豫津心如刀绞。连心契让他清晰地感知到宫羽的生命在流逝。
"还有一个办法。"赵云山突然道,"关外五十里处有个药王谷,谷主孙思邈或可解毒。"
言豫津二话不说,立即备马。狄青要派人护卫,却被他拒绝:"人多反而误事,我独自带羽儿前去。"
寒风凛冽,言豫津将宫羽紧紧裹在披风里,策马疾驰。宫羽伏在他怀中,气息微弱:"豫津...若我不测..."
"不会的!"言豫津打断她,"我绝不会让你有事!"
夜色如墨,唯有马蹄声在旷野中回荡。而言豫津不知道的是,药王谷中,一个更大的陷阱正在等着他们...
【第九卷 第六十四章 终】【未完待续】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