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败方有多惨?别被电视剧骗了,真实下场比你想的还绝望

西瓜影视 欧美剧 2025-11-21 08:03 2

摘要:可真翻历史书才知道,古代战败方的日子,简直是把“惨”字刻进了骨头里——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头百姓,几乎没人能逃过一劫,说句“生不如死”都算轻的。

看古装剧时总觉得“战败”就是丢块地盘、死伤一些士兵,主角们拍拍屁股跑了,寻思着集结人马,过一段时间再卷土重来。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pCq42LQP

可真翻历史书才知道,古代战败方的日子,简直是把“惨”字刻进了骨头里——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头百姓,几乎没人能逃过一劫,说句“生不如死”都算轻的。

我们先从最底层的士兵说起,他们可是战败后最先被“牺牲”的一群人。

你以为当俘虏能留条命?想多了!古代打仗最忌讳“养俘虏”,一来费粮食,二来怕他们造反,所以战败士兵的结局基本就俩:要么被直接坑杀,要么当一辈子奴隶。

最出名的就是长平之战,赵国40万降卒被白起连夜挖坑埋了,尸体堆得比城墙还高;项羽打胜仗后,也把20万秦军降卒骗到新安城南活埋,夜里哭声能传到几十里外。

就算运气好没被坑杀,也得去当苦力——修城墙、挖运河、给战胜方当牛做马,哪天累倒了,直接拖去乱葬岗,尸体大概率会被野兽啃食殆尽,落得个尸骨无存下场。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pCrYVwXb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士兵惨,老百姓更惨。

战胜方进城第一件事,往往就是“屠城”,美其名曰“震慑反抗”,其实就是抢东西、杀人不眨眼。

蒙古西征时,只要城池敢抵抗,破城后就会屠城,除了工匠留着干活,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全杀,河里的水都被血染成红色,过半年都清不了。

就算不屠城,也得被“搜刮”一遍:粮食被抢走,家里的金银首饰被搜空,年轻女人更是遭殃,要么被抢走当妾婢,要么被拉去军营当“营妓”,一辈子毁在这。

东汉末年董卓乱京,把洛阳百姓掳到长安,路上饿死者、被士兵打死的不计其数,原本繁华的洛阳城,最后只剩断壁残垣。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pCulD8IH

你以为贵族能好到哪去?别傻了,战败的贵族,不过是换个方式被“拿捏”。

要是国君、皇子被俘,那日子比囚犯还难受。

北宋靖康之耻时,宋徽宗、宋钦宗俩皇帝被金人掳走,一路上被当成牲口一样使唤,皇后、公主被金兵随意侮辱,到了金国还得行“牵羊礼”——光着上身披块羊皮,跪在地上被人牵着走,尊严被踩得稀碎。

就算不被俘,也得“和亲”“纳贡”:把公主嫁给战胜方的首领,每年送大量的粮食、金银,比如汉初对匈奴的“和亲”,多少公主背着“和平”的名头,去陌生的草原当工具人,一辈子见不到家人。

还有的贵族会被“赐死”,比如南唐后主李煜,投降宋朝后看似能安度晚年,最后还是被宋太宗赐了毒酒,死得不明不白。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pCwocKUU

更让人绝望的是,战败后整个地区的“根”都会被毁掉。

战胜方会把当地的青壮年迁到自己的地盘,让这里变成“无人区”,比如战国时秦国打下来的城池,常会把百姓迁到关中,留下空城防止再有人反抗;还有的会毁掉当地的农田、水利,让你想种地都种不了,只能一辈子靠乞讨过日子。

就像安史之乱后,原本富庶的中原地区,到处是荒地,老百姓只能吃树皮、草根,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几十年都没恢复过来。

现在回头看,古代的“战败”从来不是某个人、某个军队的事,而是整个群体的灾难。没有所谓的“体面投降”,只有无尽的杀戮、掠夺和屈辱。

也难怪古人说“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用担惊受怕被屠城、被掳走,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来源:写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