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外传之《言豫津传》【40】:梁帝驾崩靖王灵前即位新君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0 20:37 1

摘要:夏去秋来,金陵城的暑气在几场连绵的秋雨中被涤荡殆尽,天空变得高远而澄澈,空气里弥漫着桂子的甜香与草木凋零前最后的丰沛气息。然而,这座帝王州的政治气候,却与这爽朗的秋日截然相反,愈发显得沉闷而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那令人窒息的低气压,笼罩在每一个关心时局的人心头

《琅琊榜》·《卿本谪仙:言豫津浮生录》

文/鼎客儿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YiDoHat

第四十章 新帝星升

夏去秋来,金陵城的暑气在几场连绵的秋雨中被涤荡殆尽,天空变得高远而澄澈,空气里弥漫着桂子的甜香与草木凋零前最后的丰沛气息。然而,这座帝王州的政治气候,却与这爽朗的秋日截然相反,愈发显得沉闷而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那令人窒息的低气压,笼罩在每一个关心时局的人心头。

梁帝萧选的病,终究是瞒不住了。

起初只是偶尔的罢朝,宣称龙体微恙,需要静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罢朝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即便偶尔临朝,那龙椅之上的身影也日渐佝偂消瘦,声音失去了往日的威压,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与虚弱。太医院的太医们出入宫禁的脚步愈发匆忙,各种珍稀药材如同流水般送入宫中,却始终不见起色。朝野上下,人心浮动,各种猜测与流言甚嚣尘上。

储位空悬,帝星黯淡。这几乎成了所有人心照不宣的共识。

太子萧景宣自谢玉倒台后便一蹶不振,势力大损,虽仍占着名分,却已难挽颓势。誉王萧景桓虽一度风头无两,但其根基浅薄,行事又过于急切,在拉拢朝臣的过程中屡有不当之举,反而引起了部分中立官员的反感与警惕。

而靖王萧景琰,则如同磐石般,沉默而坚定地立于这漩涡之中,不结党,不营私,只是日复一日地处理着繁重的军务,巡查边防,整顿吏治,那冷峻刚毅、务实肯干的形象,反而在无形中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期待。

言豫津清晰地感受到这股潜流的转向。他在各种场合听到的、关于靖王的议论,已从最初的质疑与非议,渐渐转向了谨慎的肯定与隐隐的期盼。他知道,梅长苏生前呕心沥血铺就的道路,景琰哥哥以自身行动赢得的信任,正在这关键时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并未因势头的转变而放松,反而更加谨慎。他深知,越是接近终点,越是不能行差踏错。他依旧以言府世子的身份周旋于各方之间,只是那看似随意的言谈举止间,对靖王的维护与对朝局走向的引导,变得更加不着痕迹,却也更加坚定。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YjGjHOC

这一日,他受邀前往纪王府赏菊。纪王爷性喜风雅,府中菊花品类繁多,争奇斗艳。席间宾客如云,多是宗室子弟与文士清客,气氛看似轻松融洽。

酒至半酣,一位素来与誉王府走得颇近的宗室子弟,借着酒意,忽然扬声笑道:“如今这朝堂之上,风云变幻,真是令人眼花缭乱。要我说啊,这治国安邦,光会带兵打仗可不行,还需懂得圣人之道,懂得如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某些人,只怕是……莽夫之勇,难堪大任啊!”

他这话虽未点名,但矛头直指谁,在场众人心知肚明。席间顿时安静下来,不少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瞟向了坐在稍远处的言豫津。

言豫津正拈着一块桂花糕细品,闻言,动作未停,只是抬起眼,唇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看向那位宗室子弟,慢悠悠地道:“李兄高见。不过,小弟倒是想起《左传》中有一则故事。昔年晋楚城濮之战前,晋文公问计于舅犯与雍季。舅犯主张权谋诈术,以求必胜;雍季则主张以信义治国,不以诈力取胜。文公用舅犯之谋而胜,行赏却以雍季为首。众人不解,文公曰:‘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席间众人,声音清朗依旧:“可见,这治国之道,权谋诈术或可胜于一时,然欲图万世之基业,终须回归正道,以信义为本,以实干为要。不知……李兄以为然否?”

他引经据典,将对方那含沙射影的攻讦,轻巧地化解于无形,反而将话题引向了“信义”与“实干”的为政根本,其立场不言自明。

那位李姓宗室子弟被他这番话说得面红耳赤,张了张嘴,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反驳,只得悻悻地端起酒杯,掩饰尴尬。

席间几位老成持重的宗室长辈,闻言则是不住颔首,看向言豫津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激赏。纪王爷更是抚掌笑道:“豫津侄儿近来学问大进啊!此言深得我心,深得我心!治国,确当以正道为本!”

经此一事,席间再无人敢轻易出言挑衅。言豫津依旧谈笑风生,仿佛刚才那场小小的风波从未发生。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YkQJkEq

然而,就在赏菊宴即将结束,众人准备告辞之际,一名宫中内侍却急匆匆地赶来,在纪王爷耳边低语了几句。

纪王爷脸色骤然一变,手中的酒杯险些跌落!他猛地站起身,也顾不得满堂宾客,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对众人拱手道:“诸位……宫中急召,老夫……失陪了!”

说完,便在內侍的簇拥下,匆匆离去。

满堂宾客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与不安。宫中急召?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莫非……陛下……

一种山雨欲来的巨大压力,瞬间笼罩了整个宴会厅。

言豫津心中也是猛地一沉。他强自镇定,与众人一道告辞出府。回到言府时,天色已近黄昏。

他独自坐在书房中,心中思绪纷乱。宫中的急召,纪王爷骤变的脸色……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可能——陛下的病情,恐怕已经到了极其危急的关头!

他唤来观砚,低声吩咐道:“动用所有眼线,密切留意宫中和几位王府的动静!有任何异常,立刻来报!”

“是!”观砚领命,神色凝重地退下。

这一夜,言豫津几乎未曾合眼。他站在书房窗前,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只觉得时间过得异常缓慢。金陵城的夜晚,似乎也比往日更加寂静,仿佛整座城市都在屏息等待着某个重大时刻的降临。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YoZGQcI

直到东方天际泛起第一丝鱼肚白,观砚才带着一身露水,再次匆匆而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与肃穆。

“少爷!宫……宫中有旨意传出!”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陛下……陛下已于昨夜子时……龙驭上宾!遗诏……遗诏册立靖王殿下……为皇太子,命其……灵前即位!”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这石破天惊的消息真正传来时,言豫津还是感到一阵巨大的眩晕!他扶住窗棂,深深吸了几口气,才勉强稳住心神。

陛下……驾崩了。

景琰哥哥……被立为太子,灵前即位!

梅长苏穷尽生命谋划的棋局,靖王萧景琰隐忍多年等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他缓缓直起身,望向窗外。晨曦已然刺破云层,万道金光洒向大地,将整个金陵城从沉睡中唤醒。那光芒,如此的耀眼,如此的充满希望,仿佛在昭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

长河落尽,晓星已沉。

但一颗新的、更为璀璨的帝星,已然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冉冉升起,即将照亮这万里江山。

言豫津整理了一下衣袍,脸上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却又带着无尽感慨的复杂笑容。

他知道,属于他们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第五卷 终】【未完待续】

【本卷为《琅琊榜》主线剧情终结,后续将开启言豫津个人命运的新篇章。】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Ypu3hIi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