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隐锋》飙到1.3567%,腾讯8亿播放,弹幕齐刷“汪小飞别死”,我直接心梗。
谍战剧里最怕啥?
不是子弹,是熟人。
昨晚《隐锋》飙到1.3567%,腾讯8亿播放,弹幕齐刷“汪小飞别死”,我直接心梗。
问题来了:反派死得比正派还圈粉,这剧到底给谁洗白?
——
汪小飞咽气那场我来回看了三遍。
没有慢动作,没有煽情BGM,就一枪,血从脖子侧面滋出来,像没拧紧的水龙头。
种丹妮说拍了三天,导演让尸体姿势调了二十七次,最后选了她右手还攥着纽扣的细节。
我盯着那颗纽扣,忽然想起我妈缝大衣时掉的那颗,一模一样。
坏人死得这么家常,谁受得了。
杜淳为了李亨跑去见真地下工作者的孙子,老爷子一句“我奶奶到死都没说上级是谁”,杜淳回来就把剧本里那段哭戏删了,改成半夜对着灯泡发呆。
灯泡亮得刺眼,他眼里啥也没有,我后背却凉了。
原来英雄不是不怕,是怕到没表情。
更离谱的是贾云英。
颖儿自己爆料,特训时真被绳子勒青,回家女儿抱她喊疼。
剧里她下一秒就能拿枪崩人,青印子还在脖子后面露着,像盖章的“我不是好人”。
观众刷“姐姐杀我”,我刷“姐姐疼不疼”。
当反派比正派还累,这世道。
历史档案里写,1946年国民党上海站确实有人拿军车运鸦片,车牌号都查得到。
剧里把车牌改了两位,其余全抄。
我第一次感谢编剧偷懒,抄得够真,我才能理直气壮跟老爸说:这不是胡编,是你爷爷当年闻过的味。
老爸看完沉默,去阳台抽烟,烟灰掉在花盆里,像极剧里沈一禾撒的灭迹灰。
收视破1那天,群里有人丢张截图:唐猛把李亨按在墙上,枪口抵下巴,弹幕飘过一句“别杀他,我爸下周过生日”。
我盯着那行字,忽然明白剧为啥火。
它不是让我们猜谁好人,是让我们想起自己爸也快生日了。
枪口离下巴两厘米,屏幕外的我手机日历弹出提醒:给爸订蛋糕。
导演说70%实景,我特地跑去苏州河北岸,找剧中那栋天台。
门锁着,我从隔壁工地溜进去,天台边缘真有弹孔,不是道具,是1948年留下的。
我蹲那儿抽了根烟,风把烟灰吹进孔里,像帮当年的人补最后一刀。
回家路上耳机放片尾曲,鼓点一响,我眼泪差点掉下来。
原来打卡的不是剧,是时间的缝。
——
汪小飞死时攥的那颗纽扣,镜头最后给到大特写,我才发现扣眼缺了半圈线。
那半圈线,八成是贾云英第一次接近他时掉的。
感情线埋得比地雷还深,踩中的时候已经炸完了。
剧里没给回头镜头,没给补救机会,现实也一样。
所以别问正派反派谁赢,赢的是时间,把纽扣、子弹、鸦片灰、生日提醒全搅成一锅,谁喝谁醉。
下次再刷到收视破2,我大概会想起今晚没给我爸订蛋糕,赶紧下单。
英雄、汉奸、观众,最后都得乖乖过日子,这就是《隐锋》最狠的剧透。
来源:快乐的熊猫Z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