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 媛媛编辑| 莉莉初审| 甜甜
文| 媛媛
编辑| 莉莉
初审| 甜甜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第三季播出后,旗亭画壁这个单元彻底把观众看哭了。
这部剧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那么多人追着看?
有人说是因为悬疑烧脑,有人说是被演员演技征服,我觉得真正打动人心的是这部剧骨子里的那股劲儿——它把盛唐该有的样子都拍出来了。
一个酒楼老板为了帮朋友私奔,两个大诗人愿意冒险作保,官差明知真相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故事放在今天还能找到吗?
阮大熊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让人印象深刻。
他开着长安城里数一数二的酒楼,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按理说应该是个精明的商人。
可这人偏偏不走寻常路,最大的爱好就是听诗、读诗、交诗友。
酒楼里经常聚集着各路文人墨客,他对这些诗人的尊敬不是装出来的,是真心实意把他们当神仙一样供着。
一个月前,冷籍找到阮大熊。
这个冷籍不是普通人,他是石桥图那个惨案里南州四子唯一活下来的人。
当年那场变故让他失去了所有兄弟,也和心爱的娇奴分离了。
这些年他一直在找娇奴的下落,终于有了线索。
娇奴现在是个刺客,身不由己,想见一面都难上加难。
冷籍没别的办法,只能求助阮大熊这个老朋友。
阮大熊听完冷籍的遭遇,二话不说就答应帮忙。
他开始策划一个精密的计划,这个计划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他先是花重金请苏无名来酒楼做酥山,这个苏无名在长安城里是有名的厨艺高手,请他出山可不容易。
阮大熊知道苏无名和卢凌风是搭档,这两人一直在查血滴组织的案子,他就想着借这个机会把所有事情串起来。
整个布局精妙到什么程度?
阮大熊在酒楼里安排了暗道,让冷籍和娇奴可以悄悄见面成亲,再从密道逃走。
他还专门找来高达和王幼伯两位大诗人来作保,这两位可是长安城里响当当的人物,有他们出面,事情的可信度立马就上去了。
阮大熊把每个细节都算计好了,包括什么时候让血滴组织的人露馅,什么时候让卢凌风和苏无名发现真相,都卡着点来。
墨影幽焰这个杀手在江湖上横行多年,靠的就是一手诡异的幻术。
这人杀人不见血,专门用幻术让人产生幻觉,在幻觉中把自己吓死或者做出致命的举动。
费鸡师和墨影幽焰的恩怨要追溯到二十年前,那时候费鸡师还年轻,亲眼看着墨影幽焰用幻术害死了自己的至亲。
这笔账费鸡师记了整整二十年,一直在等机会报仇。
血滴组织在长安城里活动频繁,卢凌风和苏无名接到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杀手一网打尽。
墨影幽焰藏得很深,平时装成戏班子的班主,在城里到处演戏,实际上是在物色目标。
这次他盯上的是旗亭酒楼,因为听说这里要办一场盛大的宴会,来的都是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正好可以趁机作案。
阮大熊的计划里就包括引墨影幽焰上钩。
他故意放出消息说酒楼要举办诗会,还请了著名的厨师来做酥山,这种场合最容易吸引血滴组织的注意。
墨影幽焰果然带着假扮的戏班子来了,他以为自己能浑水摸鱼,没想到这本身就是个圈套。
卢凌风和苏无名早就在暗中观察,他们发现这个班主有问题,言行举止都不像正常的戏班子。
抓捕墨影幽焰的过程惊心动魄。
这个杀手察觉到危险之后立刻施展幻术,整个酒楼的人都陷入了幻境。
有人看到墙上的画活了过来,有人觉得自己掉进了无底深渊,场面一片混乱。
费鸡师这时候站出来了,他研究墨影幽焰的幻术研究了二十年,知道怎么破解。
在费鸡师的帮助下,卢凌风和苏无名终于制服了墨影幽焰,为长安城除掉了一个大患。
冷籍和娇奴的故事要从石桥图那个单元说起。
当年南州四子都是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们意气风发,以为可以改变世界。
冷籍在那个时候遇到了娇奴,两个人一见钟情。
娇奴不是普通女子,她身手了得,性格刚烈,和冷籍的温文尔雅形成了鲜明对比。
两个人相爱得轰轰烈烈,可惜好景不长,石桥图事件爆发,整个南州四子都卷入了一场阴谋。
那场变故让冷籍失去了所有兄弟,他是四个人里唯一活下来的。
娇奴为了保护冷籍,主动离开了他,从此消失在江湖上。
冷籍这些年一直在找娇奴,他知道娇奴还活着,但不知道她在哪里,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这种思念几乎要把冷籍逼疯了,他放弃了所有,只想再见娇奴一面。
当阮大熊告诉冷籍找到娇奴的下落时,冷籍整个人都呆住了。
娇奴现在是个刺客,接受雇佣执行暗杀任务,身边全是危险人物,想见她一面难如登天。
阮大熊的计划就是在酒楼里创造一个机会,让两个人可以光明正大地见面,甚至可以成亲。
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可阮大熊就是有这个本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旗亭酒楼那天热闹非凡,表面上是在办诗会,实际上暗流涌动。
娇奴按照约定来到酒楼,她一眼就看到了冷籍。
这么多年过去,两个人都变了模样,可那种心意相通的感觉还在。
阮大熊安排他们在密室里完成了成亲仪式,高达和王幼伯亲自作证,这场婚礼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可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成亲之后,冷籍和娇奴从密道离开长安,从此天高海阔,再也不用分离。
高达和王幼伯这两个人物太有意思了。
他们是长安城里公认的大诗人,写的诗传遍天下,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
这种级别的人物按说应该很注意自己的名声,不会轻易卷入是非。
可这两个人偏偏不是这样,他们听说阮大熊要帮助冷籍和娇奴私奔,二话不说就答应帮忙。
给逃婚的人作保,这在唐朝可不是小事。
娇奴是刺客,冷籍是逃犯,两个人都是官府通缉的对象。
高达和王幼伯明知道帮他们就是和官府作对,还是决定站出来。
他们觉得冷籍和娇奴的爱情太难得了,经历了那么多磨难还能重逢,这种缘分值得成全。
诗人不就是应该做这种浪漫的事吗?
如果连真爱都不敢支持,还写什么诗?
在酒楼里作证的时候,高达和王幼伯表现得特别认真。
他们穿着正式的长袍,亲笔写下保书,盖上自己的印章。
这个举动意味着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名誉和前途为这对恋人背书,如果出了事,他们也要承担责任。
仪式结束后,两位诗人还专门送冷籍和娇奴到密道口,叮嘱他们一路小心。
等卢凌风和苏无名发现真相来询问的时候,高达和王幼伯已经离开了酒楼,据说是去塞外游历去了。
他们这种做法在今天看来可能很不理智,可在盛唐那个年代,这就是文人该有的样子。
诗人不是只会风花雪月的书生,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和底线,遇到不公的事敢于发声,遇到值得帮助的人愿意伸手。
高达和王幼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侠之大者,他们的诗可能会随着时间被遗忘,可这种精神会永远流传下去。
卢凌风和苏无名这对搭档在剧里一直是正面角色,他们负责维护长安的治安,破获各种疑难案件。
按照他们的职责,应该严格执法,抓住所有违法的人。
可在旗亭画壁这个案子里,两个人的表现让观众看到了他们人性化的一面。
卢凌风很早就察觉到阮大熊在搞什么名堂。
一个酒楼老板花那么多钱请苏无名做酥山,还专门邀请大诗人来作客,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卢凌风观察了几天,发现阮大熊在帮助冷籍和娇奴私奔。
按理说他应该立刻阻止,可他没有这么做。
卢凌风了解冷籍的遭遇,知道这个人不是真正的罪犯,他只是想和心爱的人在一起。
苏无名的想法和卢凌风一样。
他觉得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能什么事都按条文来。
冷籍和娇奴的案子太复杂了,牵扯到当年石桥图的冤案,如果深究下去,会牵连出更多无辜的人。
既然阮大熊已经把计划安排得这么周密,他们不如顺水推舟,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捕墨影幽焰上。
抓到血滴组织的杀手是大功一件,至于冷籍和娇奴逃走了,这种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等到冷籍和娇奴已经离开长安,卢凌风和苏无名才"发现"真相。
他们去质问高达和王幼伯,两位诗人也很配合,表示自己要去塞外游历,顺便躲避一下风头。
卢凌风装模作样地记录了口供,象征性地责备了几句,就放两位诗人走了。
阮大熊把酒楼转给了侯掌柜,自己跟着高达和王幼伯一起出塞,说是要去寻找诗意。
这种处理方式在今天可能会被质疑,可在唐朝那个环境下,这就是人情练达的表现。
卢凌风和苏无名没有违背自己的职责,他们抓住了真正的罪犯墨影幽焰,为长安除掉了一个祸害。
至于冷籍和娇奴,他们本来就是受害者,让他们逃走是给他们一条生路。
法律的目的是维护正义,而不是制造更多的悲剧。
阮大熊这个人物的结局特别让人感动。
他经营酒楼这么多年,积累了不少财富,在长安城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可当他帮助冷籍和娇奴私奔之后,他知道自己不能继续留在长安了。
官府虽然没有明确追究,可风声已经传出去了,继续待下去早晚会出事。
阮大熊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把酒楼连同所有产业都转给了侯掌柜。
侯掌柜跟着他干了很多年,为人忠厚老实,阮大熊放心把生意交给他。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阮大熊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带上一卷诗集,就跟着高达和王幼伯出发了。
他们要去塞外,去看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去体验那种天地辽阔的感觉。
这个选择看起来很疯狂,可对阮大熊来说,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
他开酒楼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结交诗人朋友,为了听到好诗。
现在有机会和两位大诗人一起游历天下,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经历。
阮大熊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他做了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帮助了一对有情人,还能跟着诗人去看世界,这比守着酒楼数钱有意思多了。
三个人出塞的场景特别有画面感。
高达和王幼伯骑着马走在前面,阮大熊跟在后面,他们一路上吟诗作对,谈论着天下大事。
夕阳西下的时候,三个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地平线上。
这个结局没有悲伤,只有释然和洒脱,这才是盛唐该有的气象。
旗亭画壁这个单元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它和石桥图的呼应。
石桥图讲的是南州四子的悲剧,四个年轻人满怀理想,最后却全军覆没,只有冷籍一个人活了下来。
那个故事告诉观众,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巨大的鸿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好结果。
旗亭画壁则给了观众一个温暖的结局。
冷籍虽然失去了三个兄弟,可他最终和娇奴重逢了,两个人可以相守一生。
这个结局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靠阮大熊、高达、王幼伯、卢凌风、苏无名这些人的帮助才实现的。
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有人出钱,有人出力,有人承担风险,大家齐心协力,才让冷籍和娇奴有了新的开始。
这种呼应不仅仅是情节上的连接,更是精神上的升华。
石桥图展现的是悲剧,旗亭画壁展现的是希望。
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再深的伤痛都能痊愈,只要还有人愿意伸出援手,这个世界就不会太冷漠。
唐朝之所以被称为盛世,不是因为它有多繁荣,而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有气度,有胸怀,敢爱敢恨,敢作敢当。
剧组把这两个单元放在一起看,用意非常明显。
他们想告诉观众,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这些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他们的选择和我们今天面对的困境没什么区别。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活得更纯粹,更洒脱,不会被那么多条条框框束缚住。
结语《唐诡3》旗亭画壁这个单元火不是没有道理的。
它没有刻意煽情,没有强行灌鸡汤,就是把一群有血有肉的人放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让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
阮大熊帮朋友,诗人讲义气,官差懂人情,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了该做的事。
这样的故事放在今天看依然有意义,它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消失。
盛唐气象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活生生存在于这些细节当中的精神气质。
信息来源:
《唐朝诡事录》系列剧集官方播出内容
唐代历史文化研究专著《盛唐社会风貌与文人精神》
中国古代侠义文化研究文献《唐代游侠与文人交游考》
来源:场景SkZ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