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欢迎来到小莫看国际,小莫这篇行业观察,主要拆解《新闻女王2》为啥能让观众对广告“越看越上头”,它背后藏着的品牌投剧新逻辑,才是长视频招商的破局关键!
欢迎来到小莫看国际,小莫这篇行业观察,主要拆解《新闻女王2》为啥能让观众对广告“越看越上头”,它背后藏着的品牌投剧新逻辑,才是长视频招商的破局关键!
作为现象级港剧续作,《新闻女王2》开播即掀热议,#新闻女王2开局11广# #新闻女王2的广植入真的笑死我# 等话题接连霸榜,广告从“观剧干扰项”变成“二次创作素材”,这种反常现象的背后,是内容创作与商业合作的双向革新。
优质IP是招商的“硬通货”
《新闻女王2》的招商神话,始于无可挑剔的内容品质。
相较于第一季聚焦SNK内部权斗,第二季将格局升级为传统大台、网媒、政府新闻处的三方博弈,AI盗播、劳工纠纷等现实议题的植入,让剧情被网友调侃“像边拍边播的纪实片”。
豆瓣7.9的开分创下近两年职场剧最高分,“格局更大、立意更深、人物更立体”的口碑评价,印证了其内容硬实力。
这种品质底气并非偶然,而是优酷“新港剧”战略的成功落地。
不同于传统港剧的地域局限,“新港剧”既保留了港剧敢拍敢言、节奏紧凑的优势,又融入内地社会生态与职场共性,实现了受众破圈。
剧照
优酷数据显示,《新闻女王》系列的90后、00后观众占比达60%,其中00后接近20%,东北、西南等非传统港剧受众区的用户占比显著提升,西南地区用户更是增长近10%。
广泛的受众基础与高粘性的粉丝群体,让品牌看到了曝光转化的巨大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该剧精准踩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社会风潮,立体饱满的女性角色成为品牌天然的价值载体。
从快消、日化到母婴、金融,覆盖多元品类的30+品牌中,仅奶粉品类就有爱他美领熠、飞鹤等五家品牌扎堆投放,借助熟龄女性受众实现精准触达,解决了生育率下降背景下奶粉品牌的用户连接难题。
角色共创让广告“润物无声”
观众对广告的宽容度,源于《新闻女王2》打破常规的植入创新。剧中多达9个角色衍生小剧场,5位主角全员参与,将品牌理念与人物人设深度绑定,既不打扰正片剧情,反而成为剧粉追更的衍生内容。
这种模式让广告从“单向输出”变成“情感共鸣”,实现了品牌与用户的双向奔赴。
角色与品牌的高度适配是关键。气场全开的Man姐,其雷厉风行的风格与天猫双十一的果断补贴、夸克AI的高效智能完美契合。
转型政府工作的许诗晴,高智沉稳的反差形象正中太平、德芙的品牌调性。
牛奶不离手的Kingston,用舒化奶零乳糖、易吸收的特性呼应其协调各方的亲和特质。这种“人设+产品”的精准匹配,让广告自然融入剧情语境,观众接受度大幅提升。
小剧场的成功还离不开高效的协作机制。
从策划到落地仅用一个月,平台、品牌、艺人三方联动,完成角色推荐、方案共创、跨地拍摄等复杂流程,既保证了内容质量,又实现了品牌诉求的精准传递。
伊利的持续复投就是最佳佐证,其旗下舒化奶、金典等产品接连出现在《新闻女王2》《蛮好的人生》等4部优酷剧集中,印证了品牌对这种共创模式的认可。
长效绑定成品牌新选择
《新闻女王2》的招商热潮,本质上是品牌投剧逻辑的集体转向。
两年前第一季“越播越火”,吸引20+品牌追投,不少错过周期的品牌提前锁定第二季合作,这种“追投效应”背后,是品牌对优质IP长效价值的认可。
不再执着于短期曝光,而是追求“滚雪球”式的品牌资产积累,成为当下投剧市场的新趋势。 优酷港剧场十余年的深耕,为这种长效合作提供了生态支撑。
从2013年独家拿下TVB正版版权,到2022年推出“新港剧”概念,再到联合11家香港影视公司发起“港艺振兴计划”,未来5年投入不低于50亿港元扶持港剧创作,优酷已构建起稳定的优质内容产出体系。
《正义女神》《重案解密》等后续片单,涵盖律政、刑侦、都市等多元题材,为品牌提供了持续绑定的丰富选择。 这种生态化合作让品牌实现“长情陪伴”。
通过绑定系列优质内容,品牌能在时间维度上持续触达目标人群,沉淀情感忠诚度。
观众边追剧边下单太平咔咔脆、德芙,主动研究蚂蚁财富产品的行为,正是这种情感连接转化为消费动力的直接体现,形成了“优质内容→品牌曝光→用户转化→内容反哺”的良性循环。
《新闻女王2》的招商成功绝非偶然的流量红利,而是内容品质、植入创新与生态布局三方共振的结果。
它证明优质内容永远是商业合作的核心引擎,而贴合人设的创意植入、着眼长期的生态绑定,正在重塑品牌与剧集的合作关系。
来源:聆听史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