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管是说余则成(孙红雷饰演)与郑耀先(柳云龙饰演)两个人谁帅,还是说潜伏能力,那无疑是郑耀先更胜一筹。
《潜伏》里的余则成与《风筝》里的郑耀先,与《沉默的荣耀》里吴石将军等人一样,都是潜伏英雄。
与《沉默的荣耀》不同的是,《潜伏》里的余则成与《风筝》里的郑耀先则更多的体现潜伏工作。
网上对于他们两个谁才是真正的潜伏之王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过。
那么,他们两个谁才是真正的潜伏之王呢?
不管是说余则成(孙红雷饰演)与郑耀先(柳云龙饰演)两个人谁帅,还是说潜伏能力,那无疑是郑耀先更胜一筹。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余则成作为潜伏者,他擅长使用“和光同尘”的策略来保全自己。
他擅长与领导搞好关系,投其所好,想领导之所想,做领导之所做来给自己打掩护。他还擅长笼络同事,比如帮助陆桥山等,来打消同事对自己的猜忌,这一切只为保全自己。
余则成懂得利用人性的弱点来为自己潜伏服务,他还擅长通过隐藏自己的实力的方式,是传统儒家思想中“大智若愚”的潜伏者形象,这种低调、圆滑的处事方式,更是"中庸“之道的体现。
他的潜伏能力主要是偏战术层面,他的潜伏工作集中在解放战争时期,主要通过军统天津站的行动,来传递情报,其主要贡献是为解放天津做出努力。
而郑耀先作为军统六哥,以“鬼子六”而闻名,他做事风格上张扬,大开大合,与余则成属于两个极端。
他擅长用智商、谋略来做潜伏工作,用韩冰的话来说,郑耀先擅长阳谋。
用一种大家都看得懂的方式来做事,但背后却潜藏着更大的阴谋,让人难以分辨真伪。
“阳谋”是一种公开、光明正大的策略,与“阴谋”相对,其核心在于利用现有条件和局势,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因势利导,达到既定目标。阳谋的特点是即使对手识破意图,也无法破解或避免,属于战略层面的碾压。
郑耀先的潜伏能力则上升到战略层面,战略往往强于战术,自然更加高明一些。
他虽然遭受过戴笠、毛人凤的猜忌,但都被他一一化解,他也得以一直保存下来,就算是后来重庆解放了,国民党还试图联系他,还认为他是自己人,想让他继续效力。
对于我方来说,一直把他当做国民党特务,袁农等人更是对他恨之入骨。
敌我两方都分不清他的真实身份,你说他这潜伏高明不。
就算是解放后的清肃时期,他用图书管理员身份作为掩护,给国家继续提供情报,帮助清肃国民党残余势力。
直到上层人士证实他身份,他才转正,但他仍用“反革命”身份潜伏,坚持自己的革命理想。
郑耀先是真正的遵循自己的信仰的人,也是为了自身信仰,敢于面对所有一切的人,不管是骂名、还是亲人的离弃,亦或者面对同志的怀疑。
他的潜伏工作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以及解放后的清肃工作,他的情报对后续的战争影响很大。
在面对失去联络人的情况下,作为“断线的风筝”,他所承受的压力是比余则成高太多了的。因此,郑耀先的潜伏能力要比余则成厉害。
只是为啥郑耀先的名气没有余则成大,观众会倾向于喜欢余则成多一些呢?
我想主要还是因为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命运不一样吧。
《潜伏》中的余则成接地气,做事冷静,又有普通人的情感,是实实在在的人,而《风筝》中的郑耀先则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将信仰凌驾于个人情感之上,显得有些太缥缈,不大接地气。
《潜伏》中的余则成虽然最后在台湾继续潜伏,但老婆、儿子在,整体上来看,相对美好一些,而《风筝》中的郑耀先身上充满着悲剧色彩,老婆死了,女儿不与自己相认,最终孤苦伶仃的死去......
作为观众来说,可能更加喜欢更接地气的余则成,而对于虚无缥缈的郑耀先不那么喜欢。
其实,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外,还有一个人潜伏能力比他们两个人都强,这个人就是《风筝》中的韩冰。
整部电视剧看下来,你会发现韩冰又红又专,完全看不出来,她是国民党安排的特务“影子”。
只有在最后阶段,郑耀先发现了她的身份,尤其是小五去香港执行任务时,暴露了,差点丢了性命。
郑耀先才意识到是韩冰查看了相关的档案,韩冰“影子”的身份才暴露。
余则成、郑耀先等人的潜伏痕迹还是太明显,韩冰的潜伏则悄无声息,滴水不漏。
这种隐藏在敌方,伪装成地方形象,让人看不到任何伪装痕迹,这才是真正的最高明的潜伏。
只是她的潜伏用错了方向,如果成为我方之人,那必定深受人们敬仰。
来源:那个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