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剧里的“小天使”:锁心、流珠是工具人,明玉才是真活人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7 20:11 1

摘要:提起宫斗剧里的“小天使”侍女,大多人会想到对主角掏心掏肺的忠仆,可细品才发现:有的是“为剧情牺牲的工具”,有的却是“有血有肉的活人”——就像《如懿传》锁心、《甄嬛传》流珠,和《延禧攻略》明玉的差别,藏着角色塑造的“真”与“假”。

提起宫斗剧里的“小天使”侍女,大多人会想到对主角掏心掏肺的忠仆,可细品才发现:有的是“为剧情牺牲的工具”,有的却是“有血有肉的活人”——就像《如懿传》锁心、《甄嬛传》流珠,和《延禧攻略》明玉的差别,藏着角色塑造的“真”与“假”。

1. 锁心、流珠:完美到悬浮的“工具人”,连牺牲都是设定

这两位“小天使”,从头到尾都像为主角量身定做的“辅助道具”,没有自我,只有“忠诚”:

- 锁心的“冤”:陪如懿进冷宫、为证清白被打断腿,终身残疾,可如懿眼里的“温暖”只有凌云彻和海兰,连她出宫嫁人,都是因为如懿要当皇后、需要更“锋利”的助手。后期还得冒着诛九族风险祭拜凌云彻,她的所有付出像“义务”,没有一丝主角的真心回馈,连“成长”都没有,只是随着如懿的需求换位置,活成了“移动工具”。

- 流珠的“惨”:对甄嬛掏心掏肺,可人设单薄到“除了忠诚没别的”。甄嬛遇险时,她触刀而亡,死亡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只是为了让观众觉得“甄嬛处境难”,连名字都藏着“为甄嬛留血色”的隐喻。她从没想过“自己要什么”,连甄嬛偏心浣碧,她也不抱怨,完美得像个设定,而非活人。

他们的“好”太机械:没有动摇、没有需求,连牺牲都像“程序触发”,本质是为主角铺路的“祭品”,角色越完美,越显得单薄悬浮。

2. 明玉:会犯错、有脾气,“不完美”才是真鲜活

同样是“小天使”,《延禧攻略》的明玉却让人记住了“她是谁”,而非“她是魏璎珞的侍女”:

- 她有“坏毛病”:出场时像个“熊孩子”——为让皇后静养,封锁长春宫导致怡嫔被害;嫉妒魏璎珞,处处使绊子,还差点耽误余贵人生产。这些“不讨喜”的细节,反而让她脱离了“工具人”的扁平,像个真实的姑娘,会吃醋、会犯蠢,而非“天生就该忠诚”。

- 她有“真感情”:对皇后的好,是“把皇后当母亲”的真心;喜欢傅恒时会直白争风吃醋,发现傅恒爱魏璎珞后,被魏璎珞的关照打动,转头就放下芥蒂;后来和海兰察相爱,是两个“独立个体”的互相吸引,有自己的爱情和生活,不是“围着主角转”。

- 她的牺牲“有缘由”:最后因顺嫔挑拨、怕拖累海兰察而自杀,不是“为了主角死”,而是“为自己的爱情和尊严死”。她到死都是“明玉”,会冲动、会害怕,但所有选择都源于“自己的本心”,而非“剧情需要”。

3. 好的“小天使”:从不是“完人”,而是“真人”

其实观众不爱“完美忠仆”,爱的是“有缺点的活人”:

锁心、流珠的问题,在于“太完美”——没有私心、没有动摇,连痛苦都像“走流程”,他们的付出是“机械设定”;而明玉的动人,在于“不完美”——会犯错、有脾气,有自己的爱恨和选择,她对主角的好有“理由”(皇后的恩情、魏璎珞的真心),不是“无脑忠诚”。

就像剧里说的:“打动人心的角色,不会是任何人的附庸”。真正的“小天使”,不该是为主角铺路的“祭品”,而该是“会哭、会笑、会犯错”的鲜活生命——毕竟,连缺点都真实的人,才值得被记住。

你看宫斗剧时,更记得锁心、流珠,还是明玉?

来源:洒脱麻酱mj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