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演技在线,却总是接烂本的8位短剧男主,哪一位最可惜?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7 17:58 1

摘要:15天拍完一部剧,43%的剧本直接复制粘贴,颜值演技都在线的短剧男主集体被烂本拖进深渊。

15天拍完一部剧,43%的剧本直接复制粘贴,颜值演技都在线的短剧男主集体被烂本拖进深渊。

刷手机刷到他们,你大概率也划过:于伦豪刚把《予你长生》里隐忍的贵公子演活,转头就陷进《一别七载》的失忆豪门三件套;赵冠宇和林籽蓉一年搭档十几回,剧情像复制粘贴,弹幕齐刷“闭眼都能背台词”;陈云廷去年靠《死后才知》一夜涨粉百万,今年女主升咖,他自己却只能在土味重生里反复横跳。

屏幕外的观众气得跺脚,屏幕里的他们其实更憋屈。

烂本为啥还能一部接一部?

平台后台数据把真相摊得明明白白:2023年头部短剧平均拍摄周期15天,最快7天杀青,剧本重复使用率43%,服化道预算砍掉一半,导演现场飞页改词是常态。

剧组抢的是档期,不是质量。

演员想拒演,可以,后面排着队的小网红立马顶上,平台算法只认脸熟,不认故事新不新。

刘润铭连着八部古装全是换名不换魂,粉丝总结规律:第一集必落水,第三集必误会,第八集必吐血。

李佑霖除了《遥相思》靠雪景出圈,其余剧的龙袍像窗帘,发套像泡面,打光惨白,观众笑称“古装鬼片”。

他们真的看不出剧本烂吗?

看出来也得演,合同早签完,违约金高得吓人,不拍就雪藏,拍了还能刷个脸。

郑锋算半个幸运儿,《病娇反派攻略计划》疯批人设让他一夜出圈,可后续剧本又把他按在“亡夫”坑里:白血病、、跳崖,死法不重样。

观众哀嚎“能不能让他谈场正常恋爱”,制片方摇头:虐点数据好,哭戏剪短视频点赞高,换别的没人投钱。

吴添豪更惨,处女作《江南时节》豆瓣短剧频道7.8分,之后接的剧不是因擦边被下架,就是被女主浮夸演技拖垮,五年过去,代表作还是第一部。

一航长着校园白月光脸,演高中生毫无违和,公司偏要塞给他霸总本,西装垫肩厚到能防弹,观众出戏,数据下滑,公司回头怪他“不带货”。

赵冠宇换搭档拍《傅爷的小青梅》,前半段甜度爆表,眼看要破圈,平台为了赶春节档,后十集剧本直接挪用旧稿,结局烂尾,评分从8.1掉到5.4。

演员在直播间苦笑:“我也想选好本,可好本不找我。”

好剧本都去哪儿?

编剧阿K透露:平台采购部每年收到三千多部短剧大纲,第一筛选标准不是故事,而是“能不能十五天拍完”。

古装优先,现言要狗血,悬疑必须带重生,创新等于冒险,投资商一听“新题材”直接挂电话。

去年有部都市科幻梗,来回改六版,还是被毙,理由是“观众看不懂”,转头另一部“总裁失忆带球跑”光速过会,上线三天破亿播放。

劣币驱逐良币,循环闭环。

演员真的一点选择权都没有?

也不尽然。

顶流短剧女主沈栀被曝带编剧进组,现场改台词,平台照样买单,因为人家有流量。

腰部以下的小演员没筹码,只能被流程推着走。

陈云廷经纪人私下吐槽:曾帮艺人争取到一个原创悬疑本,平台让先押30万拍摄保证金,否则不给档期,小公司掏不起,只能作罢。

钱和时间,两头都卡死。

观众骂演员“不挑本”,其实骂错方向。

平台算法、制作方投机、投资人只看ROI,三方合力把短剧做成快消品。

演员像流水线上的包装工,再高的颜值、再好的演技,也救不了化学原料本身变质。

有人把希望寄托在“观众用脚投票”,可现实是:越狗血越上头,数据越猛,广告商越砸钱,闭环焊得更死。

困局怎么破?

三条路摆在眼前。

第一条,平台设立“剧本黑榜”,重复率超过30%直接打回,倒逼制片方买原创,成本上涨,播放分成相应提高,让好故事能赚钱。

第二条,放开分账比例,把收益向编剧和演员倾斜,好剧本能拿到更高提成,吸引真正会写故事的人留下。

第三条,观众自己换口味,点赞收藏那些不狗血、不套路的短剧,用真实数据告诉平台:我们愿意为好内容花时间。

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其实已经有人悄悄试水。

南方一家小平台推出“慢短剧”计划,给剧组45天拍摄期,剧本必须原创,上线四部,口碑全在7分以上,广告商从美妆到3C纷纷入局,ROI反超市面狗血剧。

演员林屿森靠其中一部悬疑短剧涨粉两百万,采访只说了一句:“终于不用在第三集吐血。”

市场永远比想象跑得快。

当观众开始划走烂俗桥段,当投资人发现狗血不再赚钱,当演员敢于对劣质剧本说不,流水线才会减速。

下一次再刷到喜欢的脸,别急着刷走,点个赞,写条走心评论,让算法知道:好演员值得好故事,好故事也能赚钱。

别让他们的灵气,被十五天的快餐彻底耗尽。

来源:巴黎rf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