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诡3第16集,母子推心置腹 网友赞看剧还能涨历史知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5 03:08 2

摘要:上官婉儿被羽林军一刀劈成两半那天,太平公主正在大明宫丹凤门外等消息,她手里攥着刚写好的赦令,墨迹还没干透,血就溅到了纸上。

上官婉儿被羽林军一刀劈成两半那天,太平公主正在大明宫丹凤门外等消息,她手里攥着刚写好的赦令,墨迹还没干透,血就溅到了纸上。

赦令没送出去,人已经断了气。

后来太平公主把全部力气砸进一方黑石,刻了九百八十二个字,每个字都是给李隆基看的:你砍的是我半个朝堂,也是这世上唯一能陪我批折子到凌晨的人。

墓志里写“椒花颂声”,考古队真在墓里挖出鎏金龙脑香囊,香味还能闻见,说明太平公主把御库里的顶级香料塞进陪葬,连她母亲武则天都没享受过这待遇。

敦煌新出的残卷记了一笔:那天夜里太平公主派出的密使刚拐进永巷,就听见里面喊“杀”,密使掉头回去报信,太平公主听完只说一句“把她的笔收好”,那支笔后来随棺入土,笔杆上刻着“太平”两字,是李隆基亲手烧给她的。

李隆基不是不知道杀错人。

开元三年,他下旨整理上官婉儿文集,一共二十卷,卷卷有朱笔批注,批注里把“女”字全划掉,改成“臣”,意思很直白:人可以死,身份必须改,后世只能记住她是文臣,不能记住她是女人。

这一改,把太平公主最后一点希望也改没了。

太平公主原本打算让婉儿做中书令,女官掌诏敕,先例一开,她就能顺着台阶登上则天旧位。

李隆基抢先动手,一刀砍了梯子,也砍了唐朝女性参政的顶板。

史书说太平公主“性敏而狠”,可她对婉儿狠不起来。

婉儿死后,她把自己府里所有女史换成男相,连贴身伺候的都换成宦官,夜里却偷偷在寝室挂起婉儿画像,画像背面写“看朱成碧”,四个字,是婉儿生前最爱玩的文字游戏,意思是红得发紫,紫到发青,青到最后成了灰,灰就是死。

太平公主没哭,她把哭都折进行动:给婉儿修墓,规格比照亲王,朝臣弹劾她僭越,她直接把弹劾奏章撕了,扔御史脸上,说“你们连个字都写不顺,配谈礼制?

李隆基看着姑姑发疯,一句话没说,转头把羽林军扩充到一万,直接听命皇帝,不再经过公主管辖。

这一步,太平公主输了,输得干净。

她后来想学母亲养男宠,养是养了,却再没人能陪她通宵批折子,折子堆在案头,她提笔写“婉儿”两个字,写一半停住,把整张纸烧了,灰烬收进香囊,挂在腰间,走路叮当作响,像有人在后面喊她“公主殿下”。

景云四年,太平公主起兵,李隆基先动手,三天结束,史书记载“公主走入南山,投缢而死”,没写她死时腰间还挂着那只香囊,香囊里纸灰早被汗水浸湿,成了一团黑泥。

现在去陕西历史博物馆,扫码就能看见AR复原:太平公主跪在婉儿墓前,把墓志最后一字凿完,起身时她回头望了一眼,那一眼被做成动图,循环播放,像在说“我替你报了仇吗?

其实没有。

李隆基活到了七十八岁,晚年亲自写《开元升平源》,把自己杀婉儿的段落删得一干二净,后世只看见“才女”两个字,看不见血。

太平公主没留文集,只留一座墓,墓里埋着龙脑香和一支改不动的笔,笔杆“太平”二字被土锈遮了一半,像没说完的话。

今天电视剧把她们拍成闺蜜,一起赏花一起查案,观众看得落泪,可历史上她们没空赏花,她们每天算的是兵权、田赋、漕运、边关,算的是怎么让天下人习惯女人发号施令,算到最后,一人被劈成两半,一人被绳子勒断脖子。

所以别再说“女人心软不适合搞政治”,她们不是心软,是对手更狠。

李隆基狠到把“女”字从史书里抠掉,太平公主狠到把全部眼泪换成一方石头,石头不会说话,却替婉儿挡了千年风雨。

现在你去博物馆看那块墓志,最后一行是“千载之下,知我者谁”,太平公主自己写的,她问的不是婉儿,是后来人。

我把话放这儿:如果你看完只觉得“好惨”,那就等于李隆基又赢一次,因为他要的就是你把她们当悲剧,而不是当教训。

还敢不敢说一句“女人当家,国必乱”?

来源:欢快小鱼oBqf9a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