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诡3》:别被列那骗了!武文斌是棋子,李隆基是幕后玩家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4 13:54 2

摘要:一个亡国王子被当枪使,幕后赢家连血都不沾,这才是《唐诡3》最狠的局。

一个亡国王子被当枪使,幕后赢家连血都不沾,这才是《唐诡3》最狠的局。

看剧的时候,很多人把怒火全撒在列那身上。

鸟奴出身,穷得叮当响,却掏出金桃、换脸、训鸟,一整套暗杀流程行云流水,怎么看都不像单打独斗。

苏无名和卢凌风只问了一句:钱从哪来?

线索就全崩了。

列那不过是个前台跑腿的,真正的投资人躲在帘子后头数钱。

镜头再给到武文斌。

他出场就是反相,鼓动李凤造反,转头又自曝暗探身份,节奏快得像是急着下班。

可仔细盘一盘,漏洞比筛子还多。

一个中层军官,凭什么一眼认出列那的亡国王子身份?

又凭什么三言两语说动对方去送死?

更离谱的是,任务刚结束,他就被陆仝一刀封喉,死得比龙套还草率。

这不是灭口,是急着擦桌子。

线索到这里断了,编剧却偷偷给了一个特写:武文斌戴的面具,双眼皮走势和当朝太子李隆基一模一样。

史书里写得很清楚,李隆基登基前,上面压着太上皇李旦,旁边还站着太平公主,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

他需要一场刺杀的失败,也需要一场刺杀的成功。

失败,可以名正言顺清洗异己;成功,可以让太上皇和太平公主背锅。

无论哪条路,他都能把龙椅坐稳。

剧里把这段拍得极淡。

李隆基全程没露几次正脸,却每次都在关键节点出现:太上皇遇刺前,他刚好调走金吾卫;太平公主进宫那天,他顺手把城门钥匙交给了陆仝;列那逃出生天,不是主角心软,是太子需要留一个活口,把故事继续讲下去。

权力斗争最残酷的地方就在这里,棋子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步是过河还是下锅。

有人觉得编剧脑洞太大,可翻开旧唐书,类似的戏码不止一回。

景云二年,李隆基先发制人,诛杀太平公主党羽,史书轻描淡写一句“上命斩之”,背后是多少颗人头落地。

剧只是把史书里的一行字拍成了画面:武文斌被弃,列那被放,李隆基站在城楼上,远远看着血流成河,脸上连表情都没给。

那一刻你才明白,所谓权谋,不是刀光剑影,是有人连刀都不用,就能让所有人按照他的剧本走。

再看李凤,亡国王子,血脉高贵却一无所有。

他最想做的事是复国,可复国需要兵马粮草,需要天下大乱。

李隆基给他递了一把刀,刀尖对准的是自己的父亲和姑姑。

李凤以为自己能撬动天下,结果只撬开了自己的棺材。

剧里他临死前问列那:我们到底输在哪?

列那没回答,镜头切到一只乌焰鸟飞过宫墙,墙下全是金桃的碎屑。

那一地碎屑就是答案:穷人拼命,富人洗牌,皇族看戏。

观众最难受的也在这里。

我们总希望小人物能翻身,现实却是小人物连翻身的方向都由别人设定。

列那逃了,却一辈子背着通缉,再也回不了故土;武文斌死了,史书上不会留他的名字;李凤被写成反贼,后代永世不得入仕。

只有李隆基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轻轻一句“赦天下”,就把所有血迹擦得干干净净。

剧里没拍他笑,但你就是能感觉到那股凉气:人家根本不用笑,天下已经在他口袋里。

说到底,金桃案只是一次压力测试。

李隆基想看看,有多少人站在自己这边,有多少人还在观望。

武文斌、列那、李凤,全是试纸。

试纸沾血,颜色立现。

测试结束,试纸自然扔进垃圾桶。

下一次,他会换一批人,换一套道具,也许是玉梨、银杏、荔枝,名字不同,流程一模一样。

只要龙椅还没坐稳,游戏就永远不会停。

屏幕前的我们之所以后背发凉,是因为在现实中也能找到同款逻辑。

公司里临时成立的攻坚组,项目黄了,组长走人;社会上某些热点事件,当事人一夜爆红又一夜消失;就连小区业主维权,推出去发言的邻居往往最先收到律师函。

有人负责点火,有人负责灭火,有人负责添柴,最后坐在壁炉边烤火的永远是同一批人。

他们连烟都不呛,因为烟早就飘到别人肺里。

剧的最后,苏无名把卷宗封进木箱,对卢凌风说:别再查,再查就是死。

卢凌风不甘心,却也只能转身离开。

镜头拉远,长安城灯火通明,每一盏灯下都有人在赌明天。

赌赢的,换个更大的灯;赌输的,连灰都剩不下。

你突然明白,所谓盛世,不过是有人把输家的灰埋得够深,深到你看不见,就以为天下无贼。

所以再看李隆基那张没有表情的脸,根本不用编剧解释。

历史早就写好注脚:他后来开创开元盛世,被称明君。

可你记得,明君之路的第一步,是让别人家破人亡。

金桃案只是第一步。

后面还有第二步、第三步,直到所有威胁都变成史书上轻描淡写的几行字。

剧停了,历史还在继续。

下一次,换一批棋子,换一把水果,换一座城市,故事依旧成立。

唯一不变的,是坐在城楼上的那个人,永远连眼皮都不抬。

来源:青涩宇宙55A2DU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