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唐诡》感动了:超越千年的误会,原来她们才是大唐最深情盟友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4 15:19 1

摘要:“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2013年,陕西省咸阳市上官婉儿墓中,一合墓志的出土,揭开了这段被历史尘埃掩盖的往事。墓志上那清晰的文字,让一段被史书刻意模糊的姐妹情谊重见天日。

看《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真的被公主这段表演感动到了,好有感染力。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原来,太平公主为上官婉儿留下的那句“千年万岁,椒花颂声”,不是艺术虚构,而是真实刻在墓志上的悼词。

“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2013年,陕西省咸阳市上官婉儿墓中,一合墓志的出土,揭开了这段被历史尘埃掩盖的往事。墓志上那清晰的文字,让一段被史书刻意模糊的姐妹情谊重见天日。

这次《唐朝事录之长安》的热播,让我们看到了超越千年的误会,原来她们才是大唐最深情的盟友,为大家还原了那段被误解最深的大唐双姝情谊。

旧史将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描绘成争夺武皇宠信,誓不两立的对敌,但在201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邓村发现了上官婉儿墓,墓中有一合保存完好的墓志。

这合墓志高74厘米,宽42.5厘米,志盖篆书“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九字。墓志正文982字,采用骈体文,记载了上官婉儿的世系、经历和死葬信息。

在这片墓志上,有几个关键句子颠覆了历史记载:“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

这句话清晰表明,太平公主对上官婉儿的去世深感悲伤,并出资资助了葬礼。五百匹绢在当时是一笔巨款,相当于现在50万元的购买力。

墓志最后那句“千年万岁,椒花颂声”,更被学者认为是太平公主对上官婉儿的长久怀念。这些文字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这两位唐代著名女性关系的认识。

试问,如果两人真的针锋相对生死不容,太平公主又何必用如此悲痛的笔触为她正名?字字泣血,这分明是挚友才能有的哀恸。

传统史书记载中,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常被描绘为政治对手。

《旧唐书》等官方史料将上官婉儿描述为韦后集团成员,在唐隆政变中被李隆基作为政敌诛杀。史书强调她与韦后、安乐公主“操纵政治,树立私党,广纳贿赂”。

新出土的墓志却呈现了完全不同的叙事。

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曾多次反对韦后集团的行为,包括反对安乐公主的“皇太女”之位。墓志还记述她曾“以死谏诤”唐中宗,甚至提出辞去昭容之位,退为婕妤。

在《唐诡》剧中,公主对儿子卢凌风追忆往事时揭示的,她们本是并肩策划这场行动的战友,是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那种感情。

墓志以隐晦的笔法记载了她“亡身于仓卒之际”的结局。那一夜,太平公主却眼睁睁地看着婉儿倒在了自己亲手发动的黎明之前,这是何等的讽刺和悲凉。

为了告慰挚友的亡灵,更是为了守护她的身后名,太平公主做了好几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她游说哥哥唐睿宗,下令以礼安葬上官婉儿。墓志记载:“皇鉴昭临,圣慈轸悼,爰造制命,礼葬赠官。”

她亲自资助葬礼,“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她主张为上官婉儿编纂文集,留下她的文学成就;最让人震惊的是她允许将上官婉儿葬在太平公主家族的私人墓园。

这些举动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因为上官婉儿已被李隆基定为政变中的敌对分子。

而太平公主作为在武周时期就能避开政治动荡的聪明人物,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做的风险。但她依然这么做了,或许是真的“哀伤”至深。

不仅如此,她更是为婉儿写下了982字的悼亡辞,那句让世人反复吟诵的“千年万岁,椒花颂声”,不只是悼念,更是以公主之名,为挚友一生的功绩与忠诚,发出最强呐喊。

如今,上官婉儿的墓志陈列在陕西考古博物馆中,每天都有无数游客驻足观看。

那些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历经千年依然清晰,仿佛太平公主对上官婉儿的祝祷,真的穿越了时空,在今日引起了回响。

而《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中那段让人动容的表演,不过是将历史已经证实的情感,展现在了更多人面前。

来源:行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