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面楼的男人每天被前妻上香,活人照片摆客厅,烟灰缸里插三根烟,孩子放学回家先喊爸再低头认错。
对面楼的男人每天被前妻上香,活人照片摆客厅,烟灰缸里插三根烟,孩子放学回家先喊爸再低头认错。
这不是恐怖片,是最近一部家庭剧里的日常。
前妻把前夫当死人供着,理由简单:恨。
恨他离婚三个月就再婚,恨他生了个小女儿,恨他活得比离婚前还胖两圈。
她没搬家,就住他对面,窗户对窗户,白天晾衣服,晚上点香,烟飘过去,对面全家咳嗽。
观众弹幕刷疯了,说解气,说疯批,说换自己也想这么干。
可镜头一转,孩子站在遗像前发呆,作业本写爸爸名字又划掉,老师问理想,她答:不想结婚。
一句话,弹幕安静了。
恨一个人,最狠的招不是骂他,是当他死了。
不用吵架,不用见面,每天上香就算胜利。
可胜利给谁看?
孩子放学回家,第一眼看见亲爹的黑白照,第二眼看见亲妈在照片前嘟囔,晚饭桌上菜都凉。
她分不清该哭该笑,只能把筷子摆成一排,像给死人上供。
外人看热闹,只有孩子知道,照片里的人天天在对面阳台浇花。
她喊爸,对面男人挥手,被现任老婆一把拽回去。
窗户砰一声关上,前妻在屋里点第二根香,烟飘过去,像给活人上坟。
心理门诊记录里,这种案例不少。
一方离婚后把前任照片放神龛,每天换水放水果,节假日加鲜花,坚持三年以上,孩子出现失眠厌学,看见结婚照就尖叫。
医生写诊断:情绪被家长借走,孩子只剩空壳。
剧里没拍的是,前妻点香那三年,夜里偷偷查男人朋友圈,保存他小女儿生日蛋糕图,放大看,奶油上写着爸爸我爱你。
她放大又缩小,最后把手机扔进马桶,第二天买更粗的香。
烟飘过去,对面阳台晾着小女儿的花裙子,她回头把家里所有彩色衣服塞进垃圾袋,留黑白灰。
孩子想留一条红裙子,被一句别学小三堵回去。
红裙子跟着垃圾车走了,孩子夜里尿床,不敢开灯,怕看见照片里的爸爸在笑。
男人也不好过。
现任老婆发现对面天天上香,觉得晦气,吵架,摔碗,碗渣划破孩子脚背。
男人蹲下去贴创可贴,听见对面钟声,咚一下,咚第二下,他手抖,创可贴歪了。
夜里做梦,梦见前妻穿着当年结婚红裙,拿香戳他脸,烫出三个疤,醒来发现是现任老婆用烟头烫的,理由是他喊了前妻名字。
孩子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请家长,来的只有前妻。
老师劝别让孩子参与成人恩怨,前妻点头,回家把遗像换成更大的尺寸。
老师第二天收到孩子请假条:爸爸去世,需守灵七天。
老师懵了,打电话问殡仪馆,查无此人。
剧外,真实版故事更离谱。
上海一位女士离婚后把前夫照片印在冥币上,一印五千张,叠成元宝,在小区门口烧,风一吹,灰飘进警车,被带走教育。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问:你妈给你爸烧纸,你是不是快领遗产?
孩子回家问妈,妈答:他死了才有遗产。
孩子转头问爸,爸只能掏出两千块压岁钱,说先预支。
烧纸那夜,孩子发高烧,梦见自己躺在纸钱堆,爸爸照片压在脸上,喘不过气。
送医抽血,护士说孩子血型不对,女士才想起,孩子出生那天,前夫在外地出差。
她回家把冥币全冲马桶,马桶堵了,水漫金山,楼下邻居敲门,她开门第一句话:我男人刚死,别吵。
邻居看见屋里全是黑框照片,吓得报警。
医生总结:把活人当死人供,最伤的是中间那个活人。
孩子夹在阴阳之间,呼吸都带着灰。
长大后,要么不婚,要么闪婚闪离,把伴侣照片锁抽屉,怕自己也点香。
一代代传下去,家变成祠堂,活人天天练哭丧。
剧里给出唯一活路,是孩子把照片翻过去,面朝墙。
她没哭没闹,只说一句话:我想吃爸爸做的煎蛋。
前妻愣住,火机烧到手指。
孩子自己过马路,敲对面门,男人开门,眼圈红,灶台上正好有煎锅,油刚热。
三口人坐下,谁都没提香的事。
煎蛋出锅,孩子咬第一口,掉了一颗牙,她张嘴笑,牙缝漏风,像给恨开了一扇窗。
第二天,前妻没点香,照片还在,但盖了一块布。
布是孩子幼儿园时的床单,印满小黄鸭。
烟灰缸里插着一根棒棒糖,糖纸迎风响,像替谁念往生咒。
对面阳台,男人晾出孩子校服,风吹得鼓起来,像有人穿身上。
孩子放学回来,把棒棒糖叼嘴里,对照片说:明天我值日,别来接。
照片被布盖着,没点头也没摇头,但客厅忽然亮了一点。
她回头,发现妈把窗帘拉开了,对面楼那个男人站在厨房,拿锅铲的手举了一下,像敬礼,又像告别。
放下不是原谅,是懒得再烧柴。
把照片翻过去,香灰扫进垃圾桶,开窗,风进来,烟出去,孩子才闻得到煎蛋味。
活人遗像最狠的报复,是让它挂到落满灰,没人再看。
来源:可靠风筝AF27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