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们知道吗,我昨晚窝在沙发里刷剧的时候,突然被《隐锋》里杜淳那个点烟的动作惊到了。他演的那个地下党李亨,在茶馆里用烟杆敲三下桌面,旁边跑堂的立马心领神会,这种袍哥组织的暗号,现在年轻人哪见过啊!要说今年央视的谍战剧真是下血本,连这种冷门细节都还原得一丝不苟。先说《隐锋》这个剧名改得就很有意思。原来叫《没有硝烟的战线》,现在改成两个字,反而更有味道了。杜淳这次演的地下党可不像以前那些西装革履的特工,他得混在袍哥组织里当"幺爸",整天跟三教九流打交道。我查资料才发现,原著作者马识途老爷子都109岁了,他年轻时
你们知道吗,我昨晚窝在沙发里刷剧的时候,突然被《隐锋》里杜淳那个点烟的动作惊到了。他演的那个地下党李亨,在茶馆里用烟杆敲三下桌面,旁边跑堂的立马心领神会,这种袍哥组织的暗号,现在年轻人哪见过啊!要说今年央视的谍战剧真是下血本,连这种冷门细节都还原得一丝不苟。
先说《隐锋》这个剧名改得就很有意思。原来叫《没有硝烟的战线》,现在改成两个字,反而更有味道了。杜淳这次演的地下党可不像以前那些西装革履的特工,他得混在袍哥组织里当"幺爸",整天跟三教九流打交道。我查资料才发现,原著作者马识途老爷子都109岁了,他年轻时真在川康特委搞过地下工作,难怪剧里那些茶馆对暗号的场景看着特别真实。
涂松岩演的反派也够绝,上次看他在《红石榴餐厅》还是个美食家,这回突然变成心狠手辣的中统特务。特别是第一集茶楼那场戏,他掏枪时那个眼神变化,从笑眯眯到突然阴狠,把我家猫都吓得从沙发上跳起来了。不过要说最让我意外的还是剧里的道具,那些烟杆、茶碗摆的暗号阵,据说剧组专门请了民俗专家来指导。
现在谍战剧都开始玩地域特色了。《隐锋》把故事放在成都真是聪明,满街的麻辣香味配上紧张的地下工作,比总在上海滩打转有意思多了。我有个成都朋友说剧里连袍哥说的黑话都和他们爷爷那辈人一模一样,比如"拉稀摆带"意思是临阵退缩,"提劲打靶"是虚张声势,这些方言词字幕组还得配注解。
再说说于和伟的《沉默的荣耀》,这剧直接告诉你主角最后会牺牲。看预告片里他坐船去台湾的那个回眸,明明知道是永别还笑得那么坦然,这种悲剧英雄的设定也太虐心了。 剧组胆子也大,敢拍1950年那段真实历史,吴石将军的照片现在还能在党史馆查到呢。
我发现现在的谍战剧都不爱用流量明星了。《千里江山图》里张若昀为角色练了三个月格斗,爬楼戏基本亲自上阵。听说有场在黄浦江拍的打戏,他连续掉水里七次,冻得嘴唇发紫还在那说台词。刘诗诗虽然只是特别出演,但路透照里她那身旗袍造型已经上过热搜了,据说演的是个双面女间谍。
郭京飞和宋茜那部《疾风劲草》前间谍改行当销售员,老婆居然是国安精英,这种夫妻档谍战剧我还是头回见。预告片里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郭京飞藏私房钱的地方居然是个微型保险箱,打开一看全是假护照,这编剧脑洞开得比我家微波炉还大。
要说最烧钱的还是《交锋》,王凯和彭昱畅演师徒那个剧组。他们用AI面部复原技术把演员变年轻那段,我反复看了三遍都没找出破绽。据说光是还原2005年的街景就搭了整条实景街,连当时流行的翻盖手机都找到原型机来拍特写。
不过现在观众也变挑剔了。我刷豆瓣小组看到有人在分析《隐锋》里茶阵的摆法对不对,还有人考据出顾顺章叛变时的真实天气记录,说《惊变》里下雨的戏不符合史实。现在追个剧还得先修个历史学位,这届网友比导演组还严格。
其实看多了谍战剧会发现,最近反派都变聪明了。《沉默的荣耀》里余皑磊演的那个特务头子,分析案情时逻辑缜密得让人后背发凉。再不像以前那样随便糊弄两下就被主角团耍得团团转,这种势均力敌的较量才好看。
我特别留意到这些剧的播出时间都挤在11月。央视八套晚上九点半的档期现在成了谍战剧场,上周我同时追两部剧差点串戏,看到于和伟出场时差点以为他要和杜淳接头。建议电视台搞个追剧课表,不然观众真的要精神分裂。
现在连道具组都卷起来了。《千里江山图》里张若昀用的怀表是1929年的古董款,剧组从收藏家那里借来拍特写镜头。有场戏他打开表盖看时间,弹幕里全是"求同款链接",可惜这表现在博物馆里躺着呢。
说到弹幕就更好玩了。看《隐锋》时每次杜淳和涂松岩同框,满屏都是"双厨狂喜"。最近还流行起"谍战剧穿搭学",刘诗诗那身丝绒旗袍已经有时尚博主在做仿妆教程了。要我说这些剧组应该直接出周边,肯定比剧集还赚钱。
不过让我感慨的还是老戏骨们的演技。于和伟在《沉默的荣耀》里得知战友牺牲时,那个眼眶泛红却强忍泪水的镜头,比我上次切洋葱哭得还真实。这种不需要台词就能演戏的功力,现在年轻演员真该好好学学。
话说回来,现在谍战剧越拍越真实到底是好是坏?我昨天看《隐锋》里审讯戏的时候,我妈突然问现在是不是还有这种潜伏任务。这个问题我愣是没敢接话,你们说呢?
来源:是鱼大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