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人考虑到吴石案未造成军事失利,且其抗战有功,初审提出死刑缓期执行的建议,然而老蒋对此结果极为震怒,认为三人审判不公,最终将其革职。那身居高位的韩德勤被革职后,他的结局如何?
在《沉默的荣耀》中,因审理吴石案被革职的韩德勤最终结局如何?吴石将军被捕后周至柔力荐韩德勤出任主审官之一,与蒋鼎文、刘咏尧共同审案。
三人考虑到吴石案未造成军事失利,且其抗战有功,初审提出死刑缓期执行的建议,然而老蒋对此结果极为震怒,认为三人审判不公,最终将其革职。那身居高位的韩德勤被革职后,他的结局如何?
韩德勤于1892年出生于江苏,其叔父韩恢是资历深厚的革命者,不仅为同盟会成员,参与过黄花岗起义,更在陈炯明叛变时临危受命,担任孙中山麾下讨贼军总司令。叔父的革命背景为韩德勤日后的仕途埋下了重要伏笔。
受叔父影响,韩德勤自幼立志参军报国,1916年如愿考入保定军学第六期。在这里,他结识了顾祝同,两人意气相投,结为把兄弟,并约定日后无论谁仕途更顺,必当相互提携。这一约定成为韩德勤早年平步青云,最终身居高位的关键推力。
从保定军校毕业后,韩德勤被分配到皖系军阀吴光新麾下任职。由于皖系对于军校出身的军官比较轻视,因此韩德勤经常受到歧视,整日郁闷不得志,不得不暗寻出路。后来在同学秦汉臣的推荐下,转而投奔了川军熊克武部,不久便升任第一团副团长,而当时该团团长正是刘伯承元帅。
两人在此期间的共事,也成为韩德勤早年军旅生涯中一段特殊的经历。1924年,四川各路军阀爆发内战,韩德勤在川东战役中负伤,随后返回江苏老家养伤。养伤期间,他先后两次收到顾祝同的来信。此时,顾祝同已南下广中参加革命,在信中力劝韩德勤也前往广东共同发展。后来,曾与他在川军中共事过的刘伯承得知此事后,对他进行了劝说,还资助了他前往广东的路费。在刘伯承的帮助下,韩德勤最终下定决心前往广东投奔顾祝同,而这一决定成为他仕途的重要转折点。
在顾祝同的保举下,他出任第五十二师师长,逐渐掌握了兵权。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期间,韩德勤本人沦为俘虏。幸运的是,他长相粗陋,混在普通士兵中未被认出,后来的山子头战役中,他再次沦为我军战俘。
1943年,时任鲁苏战区副司令的韩德勤率部西渡黄河,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率部冒雨夜袭驻守在山子头的韩德勤部,韩德勤也第二次被俘,成为少见的两度被我军俘虏的国军将领。不过,考虑到抗日大局,我军决定释放韩德勤。经此一役,韩德勤彻底被打,怕此后再也不敢与我军正面交战。
抗战胜利后,他虽在顾祝同的关照下仍居高位,却无实际兵权,所任多为闲职。1949年,韩德勤前往宝岛不久,就因牵涉吴石案被革职。随后,顾祝同、周至柔说情处分,改为撤职留用。但韩德勤早已心灰意冷,此后选择缄默度日,很快便彻底退隐。也正因远离纷争的淡泊心态,他得以高寿,最终于1988年去世,享年96岁。
来源:小焦影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