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科走廊凌晨三点灯光惨白,沈明珠攥着B超单,孕囊位置离子宫破口只剩两毫米,医生一句随时大出血把陪床的养母岳秀娥直接吓哭,亲妈喻静香隔着电话反复劝放弃,说女人带拖油瓶再难嫁,只有婆婆何丽华冷静问医生,如果转去省妇幼,保住孩子的几率能不能再提一成。
丈夫刚走,子宫里却卡着一颗随时爆炸的宫角妊娠,沈明珠一夜从被捧在手心的独生女变成单亲高危孕妇,三个妈围着,最后能签字保胎的却是那个最嫌弃她的婆婆。
产科走廊凌晨三点灯光惨白,沈明珠攥着B超单,孕囊位置离子宫破口只剩两毫米,医生一句随时大出血把陪床的养母岳秀娥直接吓哭,亲妈喻静香隔着电话反复劝放弃,说女人带拖油瓶再难嫁,只有婆婆何丽华冷静问医生,如果转去省妇幼,保住孩子的几率能不能再提一成。
很多人以为这是电视剧夸张,现实里宫角妊娠的母体死亡率高达5%,胎盘一旦穿透子宫,十分钟就能流光全身一半血,沈明珠不敢赌,可更不敢睡,她怕闭上眼就错过孩子最后的心跳,这种恐惧只有高危孕妇懂,保胎药一针六百,一天四针,打满三十周就是七万二,医保不报销,丈夫留下的存款只剩十三万,数字像倒计时。
养父母连夜把存折塞给她,余额八十六万,是他们卖老房子凑的,沈明珠没收,她记得小时候发烧,岳秀娥背她走了两小时山路才到镇医院,那份恩情不能再透支,亲妈喻静香第二天提着保温桶出现,里面却是鸡汤配一张名片,对方是开私立幼儿园的远房亲戚,暗示送养孩子能减免学费,沈明珠笑着送走亲妈,转身把鸡汤倒进垃圾桶,油花飘在上面像一层隔阂。
婆婆何丽华的出现毫无温情,她先让助理把沈明珠转进单人病房,再递来一份打印好的协议,孩子出生后户口落在冯家,教育基金由她一次性投入两百万,条件是沈明珠三年内不得改嫁,不能带孩子离开省城,每违约一次扣除百分之二十基金,协议冷得像生意,却准确击中沈明珠最缺的两样东西:钱和安全感,她看完只问一句,如果孩子没保住,这笔钱还作数吗,何丽华点头,那一刻沈明珠明白,婆婆要的是孙子,她要的却是孩子活下来的机会。
签字当晚,沈明珠发朋友圈,只有一张黑色图片,配文两个字:赌了,半小时后收到三百多条私信,一半骂她傻,一半问她协议模板能不能分享,其中一条留言说,自己当年为了保胎花光四十万积蓄,最终孩子没保住,离婚时丈夫怪她人财两空,沈明珠回了一个拥抱表情,屏幕暗下去,照出她浮肿的脸,原来最难的不是签字,是承认亲情也会明码标价。
保胎第三周,沈明珠出现宫缩,医生下病危,何丽华把会议改到病房开,笔记本风扇声混着胎心监护的滴滴声,沈明珠在药物昏沉里听见婆婆说,项目利润可以再让两个点,孩子必须保住,那瞬间她忽然理解,婆婆的强势不是冷血,是把战场从家庭搬到职场再搬到产房,习惯用资源换结果,而她和她的孩子,不过是婆婆人生清单里必须打钩的一项任务,这种效率反而让沈明珠安心,因为她再也经不起任何情绪安慰。
孩子最终卡在二十八周零五天出生,体重九百克,直接送进新生儿科,第一天费用一万三,沈明珠麻药未退,何丽华已经办完所有手续,保温箱边贴着一张便签,写着:活下去,账单我付,沈明珠隔着玻璃看孩子,浑身插满管子,像只剥了皮的猫,她没哭,只想起手术前医生让签同意书,她手抖得写不好名字,婆婆握住她的手腕,一笔一画写完,那温度她一直记得。
出院那天,何丽华把沈明珠接回自己家,客房早已改成母婴室,月嫂、通乳师、康复师排班表贴在冰箱,沈明珠第一次对婆婆说谢谢,何丽华回她,别谢太早,孩子三岁前你都要听我安排,沈明珠点头,她知道自己失去的是随心所欲,换来的是孩子活下去的可能,这笔账她算得清。
后来沈明珠把这段经历写成长文发在母婴论坛,阅读量三天破百万,评论区最高赞的留言只有一句话:原来最硬的后台不是血缘,是资源,很多人骂她功利,更多人私信求协议模板,她一个没回,只在文末写了一句,如果你也在产床上绝望过,就会明白,能救命的手,伸过来就够了,管它带着戒指还是手术刀。
孩子现在两岁半,会说完整句子,最先会叫的是奶奶,沈明珠听见心里颤了一下,却也没纠正,她学会不再用喜欢或讨厌去区分亲人,改用能不能解决问题打分,何丽华每月依旧让财务发支出明细,沈明珠签字时不再皱眉,她看清一个事实:当妈以后,最怕的不是欠人情,是欠孩子一条命,其余都是小事。
有人问她以后怎么跟孩子解释爸爸缺席,沈明珠说,就告诉他,爸爸走了,奶奶留下来了,这句话够用到十八岁,她不想粉饰,也不打算贩卖苦难,生活已经教会她,亲情有时就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合作,谁先放下情绪,谁先救到孩子,其余眼泪,等孩子睡了再流。
来源:博学的星球J60D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