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盛夏芬德拉》成功破圈的酣畅淋漓,到《半熟老公》用“程序化老公”重新定义霸总,从《你装纨绔,我装瞎,看谁能演》的极致狗血张力,到《野女孩》扎进现实的共情力,短剧赛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
2025年,堪称短剧的黄金时代。
从《盛夏芬德拉》成功破圈的酣畅淋漓,到《半熟老公》用“程序化老公”重新定义霸总,从《你装纨绔,我装瞎,看谁能演》的极致狗血张力,到《野女孩》扎进现实的共情力,短剧赛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
200亿到账,只花九个月。
QuestMobile刚出的三季度报告把数字摆桌上:短剧这块蛋糕比去年胖了三圈。
蛋糕越大,抢刀的人越狠,有人拼班底,有人拼狗血,有人干脆把社会新闻搬进剧本。
观众划手机的那根大拇指,成了裁判。
裁判最偏心的一部叫《盛夏芬德拉》。
上线二十四小时,红果后台直接崩了十五分钟。
没有飞檐走壁的爽点,也没有豪门认亲的狗血,就拍了一对分手七年的情侣在民宿里擦灶台、换灯泡、给猫洗澡。
电影级摄影+克制式演技,观众边看边骂“这不就是我本人”。
男主刘萧旭凭这张“想复合又死撑”的脸拿下金鸥奖,平台立马跟进:以后S+项目必须请电影摄影班底,预算再抬30%。
第二名那条赛道更野。
《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3》听名字就上头,却是阖家欢。
太奶奶一巴掌把败家孙子扇出三米远,抖音二创播放量干到50亿,央视新闻都剪了这段,配文“家风就该这么教”。
平台偷偷在后台把“家庭群像”标签权重拉高,同类型剧本收了一千多部。
第三名《野女孩》把镜头对准被拐卖的姑娘,女主从山里逃出来,一路打零工、学剪辑、开直播找亲人。
播到第七集,全国妇联官微推了这部剧,评论区两万多条“我也差点被拐”。
红果第二天宣布每年拿一个亿专拍现实题材,审核通道单独排队。
甜宠没死,只是升级。
《半熟老公》把“先婚后爱”老梗玩出了契约细节:甲方负责哄睡,乙方负责应付催娃,违约一次扣两万。
成年人算得门儿清,观众看得嗷嗷叫,播放完成率92%,直接把“性张力”三个字钉在简介页。
历史权谋也分到一杯羹。
《冒姓琅琊》成本只有《盛夏芬德拉》一半,却把“庶子改族谱”拍得像职场升职指南。
小秘书在弹幕里总结:这不是朝堂,这就是集团年会。
弹幕被截屏发到小红书,点赞破十万,历史区up主连夜出解析,流量又反哺回剧集。
东北味儿也冲出圈。
《东北年代之我的大腰子》把重生爽文搬到1988,男主带着烧烤秘方回村,从摆摊到连锁,台词一股东北大茬子味。
外地人边看边笑,本地人边看边哭:下岗、买断、下海,全在段子里抖落出来。
抖音上“大腰子挑战”话题,七天卖空了沈阳三家烧烤店的存货。
有人靠题材赢,有人靠节奏赢。
《你装纨绔,我装瞎,看谁能演》每集九十秒,反转三次,男女主互相飙戏,观众连呼“别刹不住”。
竖屏模式把眼神放大到满屏,平台直接把它当模板,后面二十部同模式短剧排队上线。
排在第八的《刺猬的拥抱》最委屈。
塑料夫妻边吵架边洗碗,台词密得像机关枪,观众一边喊“这像极了我家的周末”,一边只给它排到第八。
原因也简单:糖里带刀,刀里带糖,情绪太累,不够爽。
可业内偏把它写进教材:怎么把冷战拍出多巴胺,以后做夫妻矛盾戏都得来抄作业。
榜单垫底的那部《山有木兮木有枝》最尴尬。
古风权谋+先婚后爱,套路全中,却生不逢时,撞档《盛夏芬德拉》,观众分流,只剩颜值粉硬撑。
平台总结:同档期只能留一个S+,撞题材就是自相残杀。
观众到底在追啥?数据拆给你看:
想看爽点的,24小时里完播率必须飙到85%以上,少一个反转就弃剧。
想看共情的,弹幕关键词“我也是”出现三次,就能带动续订。
想看质感的,暂停率极高,观众得把画面截下来当壁纸,平台才肯打S+标签。
三条赛道,三种心跳。你总担心短剧low,其实人家早把用户切得比纸薄。
再往深扒,短剧疯长背后,是手机电量和碎片时间之间的战争。
等地铁五分钟、电梯上行三分钟、外卖迟到十分钟,这些缝隙被算法算成金库。
一集三分钟,刚好够进电梯出电梯,平台就在这段时间里把情绪卖成钱。
钱到手,下一步就是“抢人”。
红果占38%份额,仍嫌不够,直接开出“千剧计划”:一年上线一千部,签约编剧保底月薪一万,外加流量分成。
传统影视公司慌了,电影导演、电视剧编剧、甚至脱口秀写手,全被拉去写竖屏脚本。
人才流动快过春运,价位按集论,最狠的枪手一天能写十集,一集一千五,日薪过万。
可隐患也摆在那儿:当套路被拆成公式,观众会累。
三秒一个反转、十秒一个耳光,爽点堆到极限就是麻木。
业内已经在传“反套路”风口:下一部爆款可能是没有爆款的节奏,静到极致,再杀回马枪。
给你个信号:后台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2倍速观看比例从65%跌到52%。
观众开始愿意回到正常速度,甚至0.5倍速看眼神。
平台赶紧调转枪头,把“慢短剧”标签推上首页,谁先拍出静水流深的90秒,谁就摸到下一波热钱。
别急着嘲笑土味,也别盲目追高级。
短剧这场牌局,筹码是情绪,底牌是时间。
你在屏幕前笑一声、哭一秒,账上就多一个付费点。
创作者拼的是谁能先抓到观众下一个爽点,观众拼的是谁先对套路翻白眼。
牌桌翻得比短视频还快,唯一不变的,是那只不停刷新的拇指。
盯住它,就盯住了2026年的新榜单。
来源:笑料百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