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包场47万打水漂,大结局热度比开播还低三百万,这剧把观众最后一点耐心也耗光了。
云包场47万打水漂,大结局热度比开播还低三百万,这剧把观众最后一点耐心也耗光了。
昨晚十点,超点通道刚开,实时热度曲线像滑梯一样往下冲。
平台原本指望最后一波收割,结果弹幕里全是“退钱”。
有人算过,从开播到大结局,这部剧掉了将近两百万活人,连黑粉都懒得打卡。
粉丝砸钱冲榜,却连热搜前二十都没摸到,数据组直接关站。
业内群传出截图,广告商连夜撤排期,原定庆功宴取消,酒店定金白交。
问题到底出在哪?
先把镜头拉回开播前。
预告片剪得刀光剑影,成毅一个转身把期待值拉到满格。
原著粉连夜扒设定,说终于等到真正的大男主武侠。
平台趁热放出豪言:打戏无替身,剧本还原名场面。
热搜一天买五条,线下地广铺到县城电影院。
所有人都以为稳了。
正片上线第一集,女主先出场十分钟,镜头慢动作加柔光,滤镜厚得看不清眉毛。
男主第一剑砍在空气里,对面反派直接下跪,弹幕飘过一句“这也能赢”。
原著里男主靠九死一生才拔剑,剧里改成女主一句“别杀他”就化解危机。
书粉当场傻眼,把小说截图甩在超话,配文“这谁”。
更离谱的是感情线。
原著男女主势均力敌,剧里男主成了工具人。
女主受伤,他递药;女主闯祸,他背锅;女主想报仇,他递刀。
最燃的雪山决斗被改成女主回忆杀,男主站在原地挨三刀,只为让女主觉醒。
打戏高光全在预告里,正片一剪没,剩下的是慢动作对视加配乐。
有人统计,三十七集的剧,男女主同框哭戏占十八集,真正比武不足四十分钟。
观众不是不能接受改编,而是不接受乱编。
原著里男主的剑道是“向死而生”,剧里改成“为爱退让”。
内核被抽掉,只剩工业糖精。
武侠粉想看绝境反击,结果喂了满盘恋爱脑。
路人只想爽一下,先被逻辑雷,再被节奏拖。
粉丝闭麦安利,黑粉都懒得剪视频,广场一片荒凉。
云包场是最后一根稻草。
平台以为粉丝能复制去年古偶冲榜神话,却忽略基本盘早已跑路。
47万包场听起来吓人,换算成活人不到三万,还要被系统判定为机器刷量。
热度没保住,反被群嘲“人傻钱多”。
隔壁《许我耀眼》零包场,靠口碑自然破亿,对比惨烈。
观众用行动说话:好剧不用跪,烂剧扶不起。
更惨的是演员。
成毅待播库存还有两部古装,预告片刚放出来,评论区已经提前预警“别再魔改”。
李一桐这边更尴尬,原本想借大女主飞升,结果戏份多了,骂声也多了。
粉丝控评说“姐姐无辜”,路人回怼“不接剧本吗”。
演员替编剧背锅,成了惯例。
钱都花在哪?
官宣图里,男主一把剑造价三十万,女主一套头面四十万,特效号称每秒烧掉一套房。
结果正片里剑是塑料反光,头面像义乌批发,特效只剩花瓣飘。
有人扒出制作公司去年三部剧全部扑街,同一班底,同一套路:把钱砸在流量和热搜,剧本外包给实习生。
观众骂声还没落地,他们已经开机下一部,阵容更大,口号更响。
武侠剧死了没?
没有。
观众只是拒绝把武侠当皮,内核却塞满狗血。
真正的武侠不靠慢动作,不靠对视落泪,更不需要谁为谁挡刀。
它要的是绝境里拔剑的勇气,是明知不可为仍要去的孤绝。
把这份魂抽掉,只剩空壳,再贵的服化道也撑不住。
有人把锅推给审查,说不能拍太狠。
可同期一部小成本网剧,男主为护城池自断经脉,照样过审,评分飙到八分。
区别就是人家尊重观众智商,不把爱情当万能补丁。
观众要的是人,不是神,更不是恋爱脑。
把主角写成只会谈恋爱的工具,就别怪大家换台。
平台还没放弃,后台数据不好看,就发大字报说海外卖出天价。
粉丝截图炫耀,被路人拆穿:所谓海外是三个不知名网站,点播量加一起不到十万。
自欺欺人到了这个地步,连挽尊都懒得体面。
真正的海外市场早被隔壁悬疑短剧占领,人家靠八集讲完一个案子,没有流量,照样出圈。
这场扑街给所有人提了个醒:营销只能把观众骗进来,留不住人,就是自杀。
热搜可以买,口碑买不了。
剧本烂,演员再用力也救不了;打戏假,粉丝再吹也破不了圈。
观众时间有限,划走只需要一秒。
下一次,谁还敢把47万砸给烂尾剧,谁就准备接受同样的耳光。
武侠不需要拯救,需要尊重。
尊重原著,尊重角色,尊重观众。
把钱花在剧本上,比花在热搜上更有效。
别再让演员为烂剧本陪葬,也别再让粉丝为烂剧花钱洗地。
好剑要配好鞘,好故事要配好脑子。
否则,下一部天地剑心,已经在路上。
来源:顶级麻酱6swnQ7H
